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向世界敬一杯茶!中國茶文化是人類文明共同財富

發佈時間:2022-12-01 08:29:1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應妮 | 責任編輯:謝榮宇

“這是中國向世界敬的一杯茶”,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包靜在電話那頭對中新社記者説,話音中不掩興奮。

北京時間29日晚間,“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中國以43個非遺項目領跑世界。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深入生活

數千年前,中國人就開始採茶、制茶和飲茶。在雲南景邁山,當地民眾栽培茶樹、管理茶園已有1800年的歷史。西元8世紀後期,陸羽寫就《茶經》,這是中國最早系統闡述茶葉知識及實踐的專著。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碧螺春、紫筍茶、恩施玉露、都勻毛尖、漳平水仙、君山銀針……這些好聽的詞語都是茶的名字。


此次44個中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茶葉學會、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參與申報,聯合組成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保護工作組由中國茶葉博物館牽頭,採取共同保護行動。根據相關申報文書,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有關茶園管理、茶葉採摘、茶的手工製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

包靜表示,從技藝方面來説,各地制茶師根據當地風土,使用炒鍋、竹匾、烘籠等工具,運用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酵、窨制等核心技藝,發展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六大茶類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種茶品,以不同的色、香、味、形滿足著民眾的多種需求。

從文化習俗看,飲茶和品茶貫穿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茶背後代表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如客人來訪要上茶,新婚夫婦在婚禮上要給雙方父母奉茶,茶友之間品茶、鬥茶;茶農要祭茶神等等。這些豐富的習俗增進了家庭和睦、人際和諧,增強了文化認同和社會凝聚力。

“中國各地民眾對茶品有不同的需求,江浙一帶喜綠茶,閩臺地區好烏龍茶,在西藏、青海、新疆、內蒙古等地,人們習慣用黑茶製作酥油茶、奶茶等。與茶相關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廣泛分佈在中國大地上。”她説。

茶不僅是有獨特香氣的“黃金葉子”,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事實上,中國茶文化與文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雪沫乳花浮午盞”“且將新火試新茶”還是“寒夜客來茶當酒”“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茶及其所呈現的文化品格,是茶人文化品格的折射,也是中國文化品格的側寫。

中國茶文化是人類文明共同財富

據介紹,“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當前主要通過家族傳承、師徒傳承和社區傳承等傳統方式傳承,並與正規教育有所融合。比如,安溪鐵觀音製作技藝在福建省安溪縣王氏家族已傳至第13代;安徽祁門紅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昶在近5年間收徒授藝17人。

目前,中國有40多所中職和80多所高等院校開設茶學和茶文化專業,每年培養制茶、茶藝等專門人才3000多人;一些代表性傳承人進入學校,開展傳承教學。在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司長王晨陽看來,“我們每個人都能做茶文化的傳承者。”

“以茶敬客、以茶敦親、以茶睦鄰、以茶結友為多民族共用,為相關社區、群體和個人提供認同感和持續感。同時,這一遺産項目促進了茶器、茶歌、茶戲等文化表現形式的發展,見證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造力。”包靜説。

她指出,作為茶文化的締造國,中國幾千來年的茶史就是技術改進、品種改良的歷史,保證了技藝的傳承、飲茶習俗的延續和發展。時至今日,中國依然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技藝資源大國,是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制茶技藝的源泉,也是對世界茶文明的貢獻與共用。中國創造了體系完整、種類繁多、風格獨特的茶葉文明,而且深深紮根在中國人的生産生活中。

中國茶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的一級博物館。包靜表示,“我們館一直是對外交流與展示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窗口,目前正在進一步豐富展覽內容,提升展陳手段,特別增加了此次申遺相關的專題展,同時將‘行走中的茶葉博物館’品牌作品發揮好,推進項目數字化保護,加強學術研究,條件允許的話爭取在更廣泛的世界舞臺上,講好中國茶的故事。”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