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精美靈動的文創産品這樣産生(解碼·博物館文創産品開發)

發佈時間:2022-11-30 13:39:02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付文 | 責任編輯:謝榮宇

核心閱讀

以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銅奔馬為原型開發的“馬踏飛燕”系列文創産品,在保留文物原型特點的同時做了卡通化處理,受到年輕人的歡迎。文創産品背後有一支年輕的設計師團隊。深入了解文物內涵,關注年輕人審美趣味,精心做好品控環節,是文創設計團隊的工作常態。

綠茸茸的馬兒咧嘴大笑,形象憨態可掬;馬蹄下的“飛燕”則呆萌可愛,酷似表情包——很難想像,這款毛絨玩偶的原型竟是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的銅奔馬。今年,甘肅省博物館推出了以鎮館之寶銅奔馬為原型的“馬踏飛燕”系列文創産品,一上市就受到歡迎,成為該館開發的1000多件文創産品中的銷量冠軍。


     “馬踏飛燕”系列文創産品何以熱銷?有哪些開發“密碼”?記者就此採訪了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


融入文化元素

銅奔馬于上世紀60年代出土于甘肅武威雷臺漢墓,奔跑如飛的側身形象廣為人知,被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而從正面看,馬頭往左傾、嘴呈嘶鳴狀,以這一形象開發的文創産品並不多見。

“博物館從2015年開始推出文創産品,銅奔馬就是首選文物之一,産品有膠帶、書籤、鑰匙扣、耳環等。”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負責人崔又心説,博物館于2020年推出IP“神馬來了”,但銅奔馬的形象一直比較板正、嚴肅。

設計師王偉反覆修改方案,打磨半年多,確定了一款新的玩偶形象:從跑姿到站姿,從側身到正面,從嚴肅到呆萌。“年輕人喜歡輕鬆、可愛的萌寵形象,我在設計之初,就有意添加了幽默元素。比如,銅奔馬彎折的後腿仿佛在跳舞,‘飛燕’一本正經像是在生氣,二者的互動更加有趣。”王偉説。

“基於萌、潮等審美趨向創作的文創産品,越來越受年輕人歡迎。‘馬踏飛燕’玩偶正是切中了這個點。”蘭州大學絲綢之路文化創意産品設計研究中心主任沈明傑説。

“第一眼,這是什麼?第二眼,好可愛,趕緊入手!”在甘肅省博文創中心社交媒體賬號下,許多網友被玩偶逗笑並點讚,賬號粉絲數也從不到100人增長至8萬多人。

崔又心曾與團隊分析,除去産品自帶的文化屬性和設計因素之外,新穎有趣的外觀更容易激起年輕人的分享欲,兼具社交屬性。

為進一步擴大知名度,文創中心編排“銅奔馬”説唱單曲、舞蹈,積極與網友互動,並進一步開發出微縮挂件等産品。6月27日,上線兩周後,“馬踏飛燕”玩偶一天銷售額近70萬元,創下該館日銷售紀錄,截至目前已經賣出近8萬件,銷售額近800萬元。

尋找創意靈感

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現有工作人員近40人,其中設計師團隊15人,90後佔80%。“年輕人更了解年輕人,對流行趨勢更能心領神會,這對啟發文創設計靈感很有幫助。”王偉説。

2015年至今,甘肅省博物館已推出1000多件文創産品。1000多個創意的背後,是設計人員對館藏文物的細心探察和深入理解。

崔又心説,文創産品從一個點子到最終成品,平均需要3到6個月。點子或者創意,常常是靈光一閃、稍縱即逝。因此,“團隊每個人都可以提建議、説感受,力爭製作出最滿意的産品。”設計師在開發文創産品時,既要實地觀摩體驗,也會看書、查資料或者看電視劇、紀錄片來尋找靈感,有時,同一件文物要聽七八名講解員反覆講解。

“從産品角度看,一切皆可文創,無非是載體的區別。從文物角度看,要考慮恰當的呈現方式。”談及創意來源,崔又心表示,有時是設計師提出想法,大家進行頭腦風暴,有時是項目制,一個任務分配給2到3名設計師同時創作,擇優確定最終呈現方式。

在文創産品孕育過程中,産品經理也會介入。面對設計師們天馬行空的創意,産品經理王紅把自己比作“拽韁繩的人”。“比如,用什麼材質呈現,是塑膠、金屬、樹脂,還是毛絨?尺寸多大,顏色如何搭配?這些細節都由産品經理把關。”她説,即使到了試産環節,發現問題仍會與設計師溝通,直到完善。

拓展文物生命力

“馬踏飛燕”玩偶熱銷,設計師們高興之餘,又靜下心來思考。

崔又心説,文創産品讓承載厚重歷史的文物走向大眾,一方面大眾通過産品進一步了解文物,另一方面也會向博物館反饋,甚至希望提供個性化定制産品,“這正是我們期待的,通過博物館與觀眾的雙向互動,進一步拓展文物的生命力。”

為此,博物館更要嚴格把關文創産品品質。“哪個産品能火,在上市銷售之前無法準確判斷,所以只能小批量生産。但是,許多工廠不接這種數量少卻品質要求高的小單。”王紅坦言,此前推出的一款首飾産品,設計出來後兩年才面市,“我到外地考察了二三十家工廠,最終選定了廣東一家企業,在廠裏住了1個多月,既要把設計師的想法傳達給工人,又要把實際生産中出現的問題反饋給設計師。”

“文物文創産品更要注重品控,做到品質與顏值並存。我們更注重銅奔馬這個IP的生命力,而不是單獨的一件産品。”崔又心説。如今,團隊仍在積極開發新産品。

文創産品的“外皮”可以輕鬆有趣,但最終展示的是古色古香的“瓤兒”。“要用現代方式詮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沈明傑説,通過接地氣的方式讓人們對文物産生興趣,繼而才能走近文物本身,去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歷史。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精美靈動的文創産品,能讓原本不説話的文物走進日常生活,傳遞出古老文明的聲音。”甘肅省博物館館長賈建威表示,甘肅省博物館將以紅色文化、黃河文化等為主題,深入挖掘館藏文物資源的價值內涵和文化元素,設計開發更多的文創産品,推動文物活化利用,不斷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