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海張園西區正式對公眾開放。曾被稱為“海上第一名園”的張園是舊式石庫門里弄,作為上海城市有機更新的典型範例,張園地區的保護性綜合改造,不僅保護與傳承了傳統石庫門里弄風貌,更通過活化利用歷史建築,打造出重歷史文化、強沉浸體驗的風貌街區。
創新徵收方式,完整保留街坊風貌
始建於1882年的張園位於繁華的上海中心城區,是上海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種類最多的石庫門建築群,也是上海首個保護性徵收改造的城市更新項目。
這片曾住過“七十二家房客”的石庫門里弄,經過四年保護性修繕,以更勝往昔的繁華與生機,為上海人民城市建設再添新注腳。
2018年9月,張園地塊啟動保護性徵收,遵循“留改拆”的理念,採用“徵而不拆、人走房留”的方式。
上海靜安城市更新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林介紹説,“人走”即通過動遷方式,讓居民在他處獲得改善;“房留”,則將修舊如故,保持歷史風貌不變,完整保存街坊肌理和里弄肌理。作為上海市中心城區首個適用於“留改拆”政策要求進行實踐的徵收基地,張園在充分尊重居民意願基礎上,于2020年完成全部1122戶居民集中搬離和房屋徵收工作。
“上海在如何保護好歷史風貌、傳承海派文化、講好張園故事方面作了深入思考。”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完整保留街道界面、成片保護屋頂平面,維持弄堂原有里弄建築肌理和空間尺度之外,老弄堂名稱被全面保留並展示。
煥新後的張園內,老弄堂名稱被全面保留並展示。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
“張園石庫門建築群是上海發展歷史的物質見證,而老弄堂名稱則是海派文化的文字實證,如榮康裏、震興裏、德慶裏、永寧巷等,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和上海文化特色,我們將採用多種方式,對老弄堂名稱進行展示。”馬林説。
“一幢一檔”實現歷史建築全覆蓋
馬林介紹説,張園地區的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工作,通過搬遷保護、資料保護、建築保護及現場保護等四個方面來實施。“張園保護性開發堅持‘保護為先,文化為魂,以人為本’,將歷史風貌保護與城市功能完善和空間環境品質提升有機結合。”
記者了解到,張園實施了“一幢一檔”歷史建築全覆蓋建檔工作,共計完成170幢歷史建築、2053個房間的查勘測繪工作,形成了完整的“張園歷史建築資料庫”房屋檔案。
馬林説,建檔系統實現了三大目標:一是記錄現狀,通過現場查勘、建築測繪、影像拍攝等方式對每幢建築的建築構件、完損情況、設備設施、搭建加建等情況進行了現狀記錄;二是歷史原狀考證,通過歷史圖紙等史料研究及現場查勘,考證建築原始構件、原始材質及工藝,匯總歷年改造修繕等資訊;三是人文歷史元素挖掘,以留存歷史文化資源,實現區域環境提升。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王林認為,上海通過細化優化歷史建築和文化保護與傳承機制,以城市更新來活化歷史空間,滿足未來發展需求,促進城市空間利用向集約緊湊、功能複合、低碳高效轉變,打造高品質發展和高品質生活樣板。
在堅定不移地保護歷史風貌中推進城市更新
如何既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又保護好歷史建築風貌、延續城市文脈?張園城市更新模式的探索,正在上海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解題思路。
馬林表示,張園保護性開發將堅持傳統海派文化與國際時尚文化相融合,文商旅聯動發展。未來在張園內將設立美術館及文化演藝中心,展現以石庫門建築活化利用為特徵的建築文化;將邀請國內國際知名製作人和導演定制、打造張園情景主題秀;並定期引進國際熱門劇目,建立廣泛深入的全球文化交流,形成輻射周邊的市民文化活動空間。“張園將在原味傳承海派歷史特色風貌的基礎上,通過文化融合、功能再造,再塑‘海上第一名園’。”
修舊如舊,張園內的歷史建築被賦予新的功能。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説,優秀歷史建築不僅是城市的地標,還保留了城市文脈,具有極高的建築藝術價值,也為人民提供了一份情感寄託。截至目前,上海已認定五批共計1058處,總計3300余幢,760余萬平方米的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包括辦公、商業、文教、宗教、居住、工廠等多種建築類型,其中215處重疊有不可移動文物身份。
“對歷史建築最好的保護就是合理利用。”上海市靜安區文旅局副局長張眾認為,目前上海城市更新對歷史建築的活化利用和開發力度正在加強,“城市更新的目的在於讓歷史建築重新回歸老百姓的生活。未來,我們應尊重文脈,留存記憶,打造公共空間和激發城市活力。”(記者鄭鈞天、郭敬丹)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