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裏的中國時間
張建軍
今天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二十四節氣作為中華民族創造和傳承的時間體系及其實踐,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文化資源,是中國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智慧彰顯,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寶貴的財富。
中國人的自然時間
浪漫詩意的生態畫卷
二十四節氣鋪陳著中國人數千年來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畫卷,彰顯著中華民族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文化基因。取法自然,是中國人制定和命名時間的重要標準與鮮明特色。從立春到大寒,二十四節氣不是簡單的數字羅列,而是以季節、降水、氣溫、物候等變化來呈現四時歲月流動的自然之美。例如,從雨水到穀雨,表徵的是從早春“細雨霏霏”到暮春“雨如谷粒”的降水變化。僅從名稱上來看,二十四節氣就洋溢著自然的浪漫與神韻。
與二十四節氣“配套”存在的七十二候,將一個節氣又細分為三候,以植物的萌動、開花、結實、落葉,動物的蟄眠、鳴叫、繁育、遷徙,以及冰雪消融、電閃雷鳴等典型物候現象來標識時間流轉的軌跡。立秋三候,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寥寥數語便將立秋之景刻畫得細緻入微、惟妙惟肖。物候是衡量自然生態變化走向的重要指標,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共同構建起的時間認知體系,反映了中國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
自然物是中國節氣文化時間的標誌物。二十四節氣的時令節物,大多取之自然、比之自然。《荊楚歲時記》載:“立春之日,悉翦彩為燕以戴之”,説的是立春日將彩燕作為發飾,佩于發間的習俗,取燕來春到之意。這種朝向自然的節物文化表達,詮釋著中國人讓生命融入自然的生活追求。
中國人的文化時間
敬重自然的生態理念
人類與自然有著與生俱來、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二十四節氣蘊含著親近自然、走進自然的文化精神,彰顯著自然空間及其事物對人類生活、思想的塑造功能。清明在傳統上又被稱作“踏青節”,放風箏等多項傳統戶外活動,使人們通過與自然的“交流”陶冶心境、強健體魄。諸如此類的節氣習俗,有利於提升人們對於自然重要性的認知、加強人類與自然的情感聯結。
斗轉星移、時節更替,塑造著自然的景致,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中國先民對自然時間流轉秉持著“順乎自然”的精神,逐漸形成了迎接四時、尊崇自然的文化傳統。浙江杭州的半山立夏節、廣西壯族地區的霜降節等,都呈現著中國人熱愛自然的文化精神。
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夏至祭地、冬至祭天,是中華文明仰望蒼穹、俯察大地的智慧表達,充分彰顯著中華民族感仰自然的文化傳統。
春種、夏耘、秋收、冬藏,是從事農業生産的基本節律。作為極度仰賴自然的行業,農業生産的“鐵律”是尊重自然、不誤農時,而二十四節氣在其中無疑承擔著時間指南的重要功能。農諺有雲“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節氣不饒人,錯過節氣無處尋”,農民根據二十四節氣組織農事活動,種植培育出了品類豐富的農作物,至今仍是中國人繁衍生息的重要保障。這種遵節氣安排生産的勞作實踐傳承久遠、影響廣泛,奠定了中華民族崇尚自然生態、尊重自然規律的文化根基。
中國人的社會時間
傳承發展的生態實踐
將二十四節氣作為生産生活的時間尺規,按季生産、順時而食,本身就是有效保護自然生態的一種重要方式。按季生産,是充分利用自然光、熱、水等資源的生産模式,也就意味著能夠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而順時而食,在節氣飲食文化中的重要表現便是“嘗新”“嘗鮮”,即産即食,不僅食材新鮮營養,還能避免食物存貯等造成的資源浪費。
營造宜居的生活環境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圍繞各時令節點,中國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衛生保健習俗。驚蟄時節,氣溫迅速回升,春雷乍響,百蟲紛紛“驚而出走”,因此民間有抖席子、被褥、衣物的習俗;穀雨除蝎、禁蝎,入梅日將器具置於高閣、以防霉壞,入伏日“洗百病”等習俗,也都呈現著人們跟著節氣過日子的健康生活方式。
中國節氣文化反對“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式的自然資源取用模式,很多地區都流傳著“清明前後,挖坑種樹”的農諺,鼓勵人們植樹造林,守護綠水青山。
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程度是衡量生態文明建設品質的重要指標。二十四節氣包含著許多有關愛護野生動植物的文化傳統,對於促進人類與其他生物共用自然之美具有積極意義。在雲南鶴慶,當地會在清明節和冬至日舉行“祭鳥節”,是日人們會喂食鳥兒,繞山踏歌,讚頌鳥兒給人類帶來的諸多益處。這類節氣習俗還有很多,有助於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努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今天,二十四節氣歷久彌新,不僅在激發全民自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上發揮著作用,更昭示著其作為人類共同財富的深遠意義。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