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工業旅遊:讓“沉睡”的鋼筋廠房重現生機

發佈時間:2022-11-21 11:33:00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魯元珍 | 責任編輯:蘇向東

  北京首鋼園。陳晨攝/光明圖片

  天津長蘆漢沽鹽場。資料圖片

  山東青島啤酒博物館。資料圖片

  河南三秋醋産業博覽園。資料圖片

  湖北武漢青山江灘:舊工業碼頭的綠色蝶變。新華社發

探秘古老礦道形成的“地下長城”,在廠房車間見證汽車如何生産,在潮味兒十足的文創園區與老設備合影留念……近年來,工業旅遊作為一種新型旅遊業態,進入越來越多人的視野。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佈53個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它們中既有開放觀光的食品、牛奶、啤酒等行業生産工廠,也有見證新中國工業成長的石油、鋼鐵等重工業基地,更有由工業遺産轉型而生的文創園區和綜合旅遊目的地。無論是充滿現代科技感的生産線,還是年代感十足的老廠房、老物件、舊礦區,無不凝聚著我國工業文明的發展足跡。工業旅遊的發展讓它們一改往日冰冷枯燥的印象,重煥生機。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發展工業旅遊,推動第二、三産業跨界融合發展,是對工業文化的活態展示和創新傳承,也是保護工業文化遺産、加強文化保護傳承、促進城市轉型的重要措施。如今,各地紛紛依託自身工業資源稟賦發展工業旅遊,展示工業文明成果,豐富旅遊産品供給。

多産業融合 催生企業新增長點

山東青島啤酒博物館,紅樓廠房頂部的幾個巨大啤酒罐造型格外醒目,濃郁的發酵香氣令人心醉。“在這裡不僅了解了青島啤酒的百年曆史,不同時代的生産場景讓人很有感觸,還看到了釀酒工序流程,品嘗了地道的啤酒原漿。”一位遊客説道。如今,青島啤酒博物館是很多來青島旅遊的遊客心中必不可少的打卡地,全息影像、老舊設備、現代化生産線無不讓人印象深刻,自開館以來,已累計接待遊客超千萬人次。

“參觀也是生産力。”秉持這樣的理念,蒙牛公司已開放全産業鏈參觀23年。如今,蒙牛公司更開啟了智慧旅遊深度體驗模式——智慧碼垛機器人、奶牛智慧監控、會跳舞的導覽機器人、無人駕駛導覽車,讓遊客在充滿科技感和趣味性的旅程中見證一杯牛奶的誕生。

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不少實力較強或獨具特色的企業率先開放參觀項目,成為我國工業旅遊發展的雛形。今天,越來越多企業開啟工業旅遊發展道路,將工業生産流程展現給大眾。據記者了解,此次公佈的53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中,既包括君樂寶、六味齋、農夫山泉、五糧液、湯臣倍健等人們耳熟能詳的乳業、食品、酒水品牌,還包括遼寧鞍鋼、內蒙古包鋼等代表我國工業成就的知名企業。走進廠房車間,親自體驗食品製作的樂趣、了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既滿足了遊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傳承發揚了工匠精神、科技創新、歷史傳承等精神文化要素。

“生産現場的透明化展示可以增強消費者的信任度,提升品牌效益。企業探索工業和文旅産業融合,使工業旅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北京聯合大學中國旅遊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偉告訴記者,“同時,工業旅遊為多種旅遊業態發展提供場景,不少企業將工業與研學旅遊、休閒度假、生態旅遊結合,催生更多可能性。”

“我們江南造船廠的主要遊客群體是青少年,推出的研學旅遊産品讓孩子們感受最前沿的製造科技。職業模擬體驗、船模製作等項目讓他們在心中埋下科技報國、實業報國的種子。”上海中船文化傳媒公司市場運營部經理姜瀚告訴記者。被譽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的上海江南造船廠,如今已成為長江之濱的現代化造船基地,通過工業旅遊,讓更多人感受工業製造之美。

豐富的工業資源是我國發展工業旅遊的重要基礎。隨著文化旅遊消費的轉型升級,更多工業旅遊基地將不斷涌現,成為推動産業融合發展、提升文化品牌形象的重要抓手。

工業遺産保護開發 助力城市轉型

“今天約朋友來逛751園區,感受時尚藝術氣息,還看了著名的火車街區、大煤氣罐,工業特色很濃厚,很有年代感!”在北京的751園區,張女士興奮地告訴記者。這座園區曾是北京的煤氣生産廠區,如今,兩個已然“退休”的引人注目的巨大煤氣罐,“變身”各大品牌舉行發佈會的場所,斑駁的工業遺存經過改造,成為時尚文化地標。

在各地,類似751園區這樣的工業遺産改造案例還有很多。在上海,蘇河水岸工業旅遊基地聯合M50創意園、上海紡織博物館、上海造幣博物館和創享塔等文旅企業,其中M50創意園由曾經的粗紡廠轉型而來,集聚了160余家創意設計公司及工作室。重慶的TESTBED2貳廠文創公園,保留了印製二廠的老廠房,引進和孵化特色文創商業品牌近100個。

從古舊廢棄的廠房,到現代文化藝術集聚空間,留存下來的不僅僅是老工業遺跡,也是城市發展的記憶。文創産業的集聚,旅遊産業的發展,賦予冰冷的鋼筋水泥新的溫度。

“工業旅遊是彰顯工業成就、繁榮工業文化、促進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實踐形式。工業景觀是城市景觀的典型代表,工業文化是城市記憶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説,工業是一個城市的成長烙印,發展工業旅遊是創新保護城市歷史與記憶、彰顯城市景觀與性格的重要途徑與方式。”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旅遊研究中心總規劃師寧志中説。

在貴州銅仁市萬山區,曾經的汞礦産地硃砂古鎮是轉型發展的典型。剛來萬山時看到的那片破敗不堪的廢墟場景如今仍會在王芳忠腦海中浮現。曾經的“中國汞都”“硃砂王國”創造了工業奇跡,近年來因資源枯竭而衰敗。2015年,王芳忠所在的貴州銅仁吉陽旅遊開發公司開始承擔礦區遺址的改造項目。

“我們一直遵循修舊如舊原則,把原來的學校、宿舍、辦公樓改為了研學基地、懸崖賓館;一條完整保留上世紀50至70年代場景的懷舊文化街,讓無數遊客流連忘返。”王芳忠説。今天,970公里的地下採礦坑道被打造成“地下長城”,踏上懸崖峭壁上的玻璃棧道,壯觀的礦區景觀盡收眼底,曾經的頹垣廢井已華麗變身為“網紅”休閒懷舊小鎮。

許多曾在我國工業發展歷程中立下功勞的重工業基地,在産業轉型大潮中褪去了往日的輝煌。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産業轉移等原因,讓一些資源型城市陷入了發展困境。而工業旅遊為這些城市的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窗口。山西晉華宮井下探秘遊景區,新疆可可托海礦山公園,浙江溫州礬礦工業旅遊區……曾經的工業遺址遺跡,紛紛通過開發紅色旅遊、研學旅遊、工業憶舊、探險體驗、休閒度假等模式重新煥發生機。

發揮文化創意 增強工業旅遊吸引力

“我國工業文化景觀資源數量龐大、類型豐富、分佈廣泛,當前各類工業博物館和食品、酒類等題材的工業旅遊發展迅速,冶金、機械、電力、森工及三線建設等主題工業旅遊潛力巨大,特別是一些工業發達城市和工業遺産資源豐富地區,未來將會成為工業旅遊熱點地區。”寧志中認為,在一系列政策支援和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下,工業旅遊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然而,總體來看,我國工業旅遊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市場規模仍然較小。有專家指出,由於工業旅遊項目前期投入高、工廠改造難度大、直接經濟效益相對較低、回報週期較長等特點,致使工業企業開發工業旅遊的積極性不高。從市場端來看,消費市場認知度也不高,工廠與人們傳統認知中名山大川、文化古跡的旅遊目的地形象相去甚遠。

當前,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工業旅遊發展已趨於成熟。據了解,目前歐美國家有15%以上的大中型工業企業都在開展工業旅遊。在法國,雷諾、標致、雪鐵龍三大汽車公司所屬的工廠每年接待遊客達20萬人次。德國每年的遊客中約有1/3與工業旅遊及“德國製造”相關,梅森瓦茨工廠、魯爾工業區、賓士工廠都是廣受歡迎的目的地。

隨著旅遊消費需求日趨多樣化,工業旅遊如今已受到更多關注。此次文旅部發佈53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也為行業樹立了標桿典範。未來,如何推動工業旅遊高品質發展?專家認為,需要更多資金優惠、人才培養、頂層設計、媒介宣傳等方面的政策支撐,以及企業自身意識的提升轉變。

“企業或許更傾向於在工業旅遊中宣傳自身文化,但千篇一律的廠房參觀遊覽很難有吸引力。因此,要以發展‘體驗經濟’的思維,站在遊客需求角度,創新豐富遊覽形式,增強趣味性、參與性、互動性,儘量避免宣講灌輸的形式。”曾博偉説。

工業旅遊如何真正活起來、火起來,立足自身特質、發揮創新創意、講好文化故事是關鍵。“工業旅遊要增強對遊客的吸引力,就要依據不同的工業資源類型,挖掘開發各具特色的工業景觀和工業文化,因材定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深挖文化內涵,結合文化創意、科普研學、産品展示、休閒購物等功能,優化遊線組織、創新體驗場景,賦予工業遺産時代價值。”寧志中表示。

(本報記者 魯元珍)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