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主館外觀。(本文圖片均由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提供)
客家是漢族一個頗具特色的民係,在海內外分佈廣泛、影響深遠。廣東梅州是客家民係最終形成地和最大聚居地之一,保存著典型的客家傳統文化。在1994年舉辦的“世界客屬第十二次懇親大會”上,梅州被尊為“世界客都”,成為維繫全球客家人情感認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園。
位於梅州的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2008年4月建成並對外開放。這是中國首家全面展示客家民係文化淵源與發展,系統收藏、整理、研究、展示客家歷史文物與民俗文物的綜合性博物館,由主館客家博物館和分館梅州大學校長館、梅州將軍館、梅州名人廉吏館、黃遵憲紀念館、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館、梅州市華僑博物館以及梅州客家文博雜誌社組成。
唐代水車窯青釉雙係壺。
追溯客家來源
來到梅州市東山大橋北端,一座兩層牌坊結構的圓形大門映入眼簾,大門形似客家土樓,門上題有金色大字“中國客家博物館”。
穿過大門,可以看到一口水井,井欄刻“飲水思源”4字,寓意客家人從中原輾轉南遷,對“根源”相當重視,時刻不忘“根本”。
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主館內設有基本陳列“客家人”和“梅州史話”。“客家人”分源流篇、人文篇、客魂篇三大篇章,從地緣、血緣和文化的聯繫來詮釋遍佈海內外的客家人,全面梳理客家民係的發展脈絡。“梅州史話”以“先秦梅州”“建置變遷”“土客交融”“客都形成”“梅州歷史名人”“紅色土地”6部分講述梅州客家的形成和梅州的人文歷史等,展示客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走入主館一樓大廳,墻上一個大大的“公式”字十分醒目。“公式”在客家話中是第一人稱“我”的代稱,是典型的客家方言詞彙。客家話作為漢語七大方言之一,保留了大量中原古音,是溝通各地客家的重要紐帶。
從兩晉之交(317年)起,為躲避戰亂和社會動蕩等,客家人經歷了5次大遷徙,“客家人”源流篇詳細解讀了這幾次遷徙的歷程。千百年來,客家人從中原越黃河,跨長江,沿贛江上溯至江西贛州,越過武夷山到福建長汀,最後來到粵東深山——梅州,然後又從這裡走向全國,走向海外,展現了一幅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展的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廣東是客家人最多的省份,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灣等地也分佈著為數眾多的客家人,還有大量客家人散居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族譜是一個宗族或家族的譜係,客家人有著強烈的宗族意識,在遷徙的時候,對族譜、家譜十分珍重,把族譜當作凝聚族眾、延續精神的載體。館內展示的一些族譜,記錄了本姓本宗始祖、世系、故居地、遷徙地、先人創業、家族發展等情況。
姓氏是代表個人或家族的符號,堂號則是承載這些姓氏文化的標記。展廳裏有一個電子互動屏,可以翻閱百家姓譜,觀眾可從中了解關於客家和姓氏的知識。
展示客家民俗
客家先民曆盡艱辛,從中原輾轉遷徙到南方,將中原地區的先進文明帶到所至之處,又與南方的古越等民族交流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館內採用實物展示、場景復原等方式展現客家豐富多彩的民俗,讓觀眾全面感受這個古老民係的文化魅力。
在“多樣民居”展廳,展示了圓形土樓、四方土樓、圍龍屋等多種典型客家民居的建築模型。不同的客家人聚居區,為什麼會選用不同的建築樣式?在這裡會找到答案。閩西地區歷史上比較閉塞,交通不便,家族武裝衝突和匪患很多,這裡的客家人選擇了圓形土樓這種易守難攻、聚族而居的建築形式。圍龍屋在廣東的客家聚居區十分常見,前半部分為半月形池塘,後半部分為半月形房舍建築。兩個部分的接合部位由一塊長方形空地隔開,空地用三合土夯實鋪平,叫“禾坪”(或地堂),是居民活動或晾曬的場所。禾坪與池塘的連接處砌起一堵石墻。這樣的民居建築,兼顧了生活、生産和休閒的需要,體現出客家人的智慧。
展廳裏還有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築構件。清乾隆年間的客家祠堂抬梁式梁架呈品字形,通體暗褐色,樑上有貼金雕花圖案,重達數千斤。一組晚清黑漆木雕描金鏤空花卉人物紋隔扇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隔扇共有8扇,高317釐米、寬53釐米,每扇可分為兩部分,每部分均有上下滌環板和隔心(或裙板),結合浮雕、通雕和漆畫等裝飾手法,色彩對比鮮明,風格華麗莊重,應為宗族祠堂裏使用的隔扇。滌環板浮雕祥雲、瑞蝠狀吉祥紋飾,用漆畫繪製蘭蓮松等吉祥花木、博古圖和棋盤、書卷、如意等。裙板用8幅人物故事圖表現了一個寒門子弟經過多年苦讀,外出考取功名衣錦還鄉,並興旺整個家族的勵志故事。隔心採用通雕工藝雕刻奇石、茂樹、繁花、喜鵲等,表達了希望家族枝繁葉茂、富貴強盛的美好寓意。
擂茶是客家飲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美食,既是客家人的日常主食之一,也是待客之佳肴。據史料記載,擂茶源自北宋,至今已有千年曆史。展廳裏還原了客家擂茶場景:兩名身著藍衫和圍裙、頭戴黑底白花頭帕的客家女子正在方桌前製作擂茶,桌上擺放著擂茶所需的各種原料。據介紹,製作擂茶時,先把茶葉、芝麻放入擂缽,用擂茶棍沿缽內壁有規律地旋磨,再加花生仁繼續旋磨,擂茶過程中不斷注入少許冷開水,直至磨成糊狀。吃時衝入沸水並攪拌,佐以爆米花、糯米花、花生仁、米果及豆類、青菜,一碗香甜可口、營養豐富的擂茶就做成了。
感受非遺風采
梅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館位於客家傳統民居建築恩元第內,設有“鄉愁映像·一客一故鄉”主題陳列,分為“鄉音”“鄉飲”“鄉風”“鄉藝”“鄉情”“鄉信”6個部分,全面展示了梅州市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據介紹,梅州目前已申報300多項非遺,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有梅州客家山歌、廣東漢劇、木偶戲(五華提線木偶)、獅舞(席獅舞)、廣東漢樂等。
梅州市五華縣提線木偶戲源遠流長,明代初年由福建傳入,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明清時期,五華提線木偶戲的演出已經十分興盛。20世紀初,五華共有20多個木偶戲班,技藝高超,演出活躍。1951年五華縣木偶劇團成立。五華提線木偶製作精細、形體高大,高度約為90釐米,操縱木偶的線有14至20條。其唱腔音樂以漢調為主,間唱客家山歌、民歌、採茶小調等,對白使用客家話或普通話。五華提線木偶戲生動多彩,是客家人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木偶戲班還遠涉重洋,到客家籍華裔居住的地區演出,受到海外華僑華人歡迎。
漢劇是中國古老的戲曲劇種之一,廣東漢劇原稱“外江戲”,清乾隆年間進入粵東,以潮州為中心,向鄰近地區傳播。到了光緒年間,外江戲在潮梅地區最為流行,當時專業的戲班有四大班,分別是榮天彩、老福順、老三多、新天彩。廣東漢劇傳統劇目繁多,約有800多種,唱腔質樸淳厚、悠揚典雅,並有大板、昆腔、佛曲和民間小調等做配樂。這一別具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曾被周恩來讚譽為“南國牡丹”。1959年廣東漢劇院成立,院址設在梅州市。
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除了收藏各類型的客家民俗文物,特色藏品還有唐代水車窯瓷器、客家歷代名人書畫和客籍名人黃遵憲的藏書等。黃遵憲藏古籍圖書8000余冊,多為善本、孤本,其中有不少黃遵憲批語墨跡,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梅縣水車窯是粵東地區著名的青瓷窯,創于初唐,盛于中晚唐,其産品曾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東南亞和西非地區。水車窯青瓷是客家先民的日常生活器物,器型豐富,品質精良。唐代青釉雙係壺是館藏水車窯瓷器中的代表作品。此壺胎色呈灰青色,胎質堅硬、厚實。微侈口,短頸,雙豎耳,肩部飾雙係及一短嘴流,平底。外形穩重壯實,是水車窯最具山地特色的造型品種之一。除足底外通身施釉,青釉純正,釉質類冰似玉。
為了給觀眾帶來精彩的參觀體驗,廣東中國客家博物館引入VR、AR等先進技術,並設置了多個互動體驗項目。在講解服務上,運用人工講解、智慧語音講解、定點感應講解、手機導覽等多種方式,滿足各類型觀眾的觀展需求。(記者 陸培法)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年11月08日第07版)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