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2022北京白塔文化周啟幕 展現中尼兩國優秀文化資源

發佈時間:2022-11-08 13:16:4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謝榮宇

中國網北京11月8日訊 (記者 秦金月)11月7日,“2022北京白塔文化周”系列活動在北京白塔寺啟動。

“2022北京白塔文化周”以“攜手讓中尼文化遺産綻放新光彩”為主題,通過挖掘展示白塔寺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發揮白塔寺與阿尼哥在中尼兩國友好往來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旨在全方位、多層次展現白塔寺這一文化遺産承載的厚重歷史價值和獨特文化意義。

外交部、國家文物局、尼泊爾駐華使館以及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外辦、北京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西城區政府等單位領導出席活動。

據悉,2022北京白塔文化周將持續至11月13日。本次活動由開幕式、主題活動、閉幕式三個版塊組成,文化周共設置六個主題日,設計了包括精品展覽、學術交流、文化市集和公眾互動等豐富多彩的主題特色活動近20項,多角度呈現中尼兩國豐富優秀的文化資源,共用中尼兩國歷史文化交流和遺産保護成果。

開幕式上,北京市白塔寺管理處與尼泊爾帕坦博物館簽訂合作備忘錄,外交部亞洲司副司長陳松向尼泊爾駐華使館經濟公使查賓德拉•帕拉朱利贈送象徵中尼友誼的書法作品。

2022北京白塔文化周啟幕(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多元一體相容並蓄

北京白塔寺始建於元朝至元八年(西元1271年)。同年忽必烈採用漢法改國號為“大元”,統一南北,形成多民族融合、多元一體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新格局。得益於元朝中央政府實現對西藏地方的全面施政,這座融匯了尼泊爾、西藏、蒙古、中原建築藝術精華的白塔得以在元朝都城興建。

白塔的建造者阿尼哥(1245年-1306年)出生於尼泊爾的“極致藝術之都”——帕坦,元代著名雕塑家,年輕時即來到中國,入仕元朝40年。阿尼哥為佛教文化傳播和漢、蒙,藏各族藝術融合以及中尼兩國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被尼泊爾人譽為“民族英雄”。

白塔除了被寄予護持國祚昌隆的厚望,更在歷史上切實密切了中央政府和蒙藏地方的政治聯繫,成為西藏和內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白塔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晶,是祖國統一、民族融合的歷史豐碑,更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見證。白塔文化中多元一體、相容並蓄的內涵對於弘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元代遺存歷史見證

北京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首都,元大都城的規劃建設奠定了今天北京城市的格局。白塔與元大都城同時期建造,並稱“金城玉塔”,是中外學者公認的研究元朝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藝術、建築等方面的權威實物證據,歷史悠久、意義非凡。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白塔寺這一重要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先後9次對白塔進行搶險修繕。1961年,妙應寺白塔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作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市持續推進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全面推進新時代文物事業發展。已有750餘年歷史的白塔作為北京老城的重要歷史見證,凝聚著老北京的深刻記憶,承載著展示古都風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國家和首都國際交往,特別是服務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重要使命。

中尼友好文明互鑒

長久以來,中尼兩國往來密切、交流互鑒,白塔寺作為中尼兩國歷史上交流往來的生動例證,具有重要地位和歷史意義。

“2022北京白塔文化周”將通過深入挖掘白塔寺歷史文化中的中尼友好故事,闡釋阿尼哥作為中尼兩國友好交流文化使者的歷史功績,更好地展示白塔寺在中尼交流往來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文化周活動由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主辦,首都博物館、北京市白塔寺管理處承辦。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