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自信自強,中華文化如何奔赴世界和青年?

發佈時間:2022-10-22 08:47:27 | 來源:中國新聞社 | 作者:李金磊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共二十大·觀察)自信自強,中華文化如何奔赴世界和青年?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 李金磊)五千多年沒有斷流的中華文化,在新的歷史節點面臨著兩個更加凸顯的問題:如何更好走向世界?如何更好吸引青年?

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這一次不僅講文化自信,還強調文化自強。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自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落腳點。”中共二十大代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對中新社記者説。

蒙曼曾登上《百家講壇》,也擔任過《中國詩詞大會》的點評嘉賓。2017年,作為十九大代表的她,曾亮相黨代會首次設立的“黨代表通道”。

如今,蒙曼再度參加全國黨代會。在她看來,中國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走進了世界舞臺的中央,為文化提升和自強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讓國人對民族文化有了一種空前的信心。

二十大報告中,文化內容是蒙曼最為關心的部分。她注意到,報告提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還要求“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怎樣更好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蒙曼談到了雲南大象旅行的例子,在攝像頭下,大象今天走到哪,明天走到哪,吃了什麼,居民怎麼樣跟它互動,是非常可信的。這也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例證,人類物質和精神文明提升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這樣有趣的互動,所以這又是可愛的。中華文明歷來講究天人合一、民胞物與,老百姓是我們的同胞,萬事萬物都是我們的朋友,這樣的價值觀是非常可敬的。雲南大象旅行是展現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的一個典範,值得非常認真地去研究。

“中國很多年輕人穿上漢服,用上國潮物品,作為一個禮樂文明的古國,中國人以彬彬有禮的姿態展現出生機勃勃的魅力,這些都是可信、可愛、可敬的表現。”蒙曼説,在這三方面做足了功夫,就一定能把中華文明最美的一面傳播到世界。

近年來,“詩詞熱”“博物館熱”“非遺熱”等蔚然成風,文化綜藝“國潮熱”不斷升級。在蒙曼看來,一方面人們受教育程度明顯提升,對文化的渴求更高更深,另一方面文化文藝工作者放下身段,做出很多努力,“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才形成了這樣“曲高不和寡”的局面。

在她看來,要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才能吸引更多“Z世代”。

“一定要從生活出發,貼近生活,在生活上下功夫。”蒙曼説,“我的學生中很多人喜歡穿漢服,他們會樂顛顛跑來問‘老師,我穿得怎麼樣’,我就會告訴他們哪些東西是對的,哪些東西可能是現在改得不靠譜的,他們就會更好接受這其中的文化。”

“另外,還要在審美和趣味上下功夫。”蒙曼認為,現在年輕人覺得“手機在手世界我有”,所以,可以把文化更多轉化成一部手機、一個短視頻能夠承載的東西。從傳播媒介、傳播方式上提高與青年人的契合度,相信傳統文化不管多古老,也能和年輕人緊密聯繫在一起。

“比如千里江山圖,如果只把它放在博物館裏,能看到它的人是很少的,能理解其精神意蘊的人也很少,但是用《只此青綠》的創新性形式錶現出來,就很受歡迎。還有《唐宮夜宴》、《典籍裏的中國》也是如此。”蒙曼説,一定要堅持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實現雙向奔赴。(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