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地下運河”坎兒井何以成為絲綢之路上的生命線?

發佈時間:2022-10-18 08:20:03 | 來源:中國新聞社 | 作者:孫亭文 馬曉東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新社烏魯木齊10月17日電題:“地下運河”坎兒井何以成為絲綢之路上的生命線?

——專訪吐魯番學研究院副研究館員李剛

作者 孫亭文 馬曉東

在中國集中于新疆的坎兒井,為何能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相媲美,與四川都江堰、廣西靈渠並列成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作為絲綢之路上少數還在延續利用的“活的文化遺産”,千年坎兒井裏流淌的天山雪水至今仍養育著這片沃土。

地處乾旱區的坎兒井何以成為絲綢之路上的生命線?坎兒井的出現對世界水利發展史有何意義?新疆坎兒井的現狀如何?新疆吐魯番學研究院副研究館員李剛,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作出解答。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什麼是坎兒井?它為何多出現在荒漠乾旱地區?

李剛:坎兒井是一項古老的水利設施,是人工開鑿的地下暗河,可把高山的雪水融化後滲入地下的水流引到地面上來,用於人們日常的生産生活,因此又被稱為“地下運河”。

林則徐途經吐魯番時,曾這樣記述坎兒井:“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北,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

坎兒井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豎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在吐魯番,從需要用水的村莊逆嚮往天山高處挖暗渠,為了方便施工,每隔20至50米,需要挖一個向下的豎井,為挖掘暗渠運輸泥土、通風供氧。當暗渠不斷接近山體時,就可連通地下水暗流,形成一個引水通道,大量滲入戈壁的天山冰雪融水就通過暗渠,流向村莊,到達村莊以後再通過明渠接入蓄水池,供灌溉和生活使用。

坎兒井多出現在荒漠乾旱區,比如中亞、中東和北非,歐洲也發現了坎兒井遺跡。荒漠乾旱區的降雨量很小,蒸發量很大,如吐魯番年均降水量16毫米,蒸發量卻達3000毫米以上。這種氣候條件下極其不利農業發展,但高山上有豐富的雪水融化入地,地形又有盆地。人們為了種植農作物及生存,就開鑿坎兒井,從北部的博格達峰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引來水流,灌溉農田,讓原本應是荒漠的地方形成了綠洲。人們因此常把坎兒井譽為“生命之泉”。

李剛:坎兒井的出現使乾旱的荒漠出現了生機,同時也為動植物創造了生存生長環境,為人們生活的綠洲形成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也為人類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眾所週知,吐魯番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東西方文化交匯地,處在四大文明體系的十字路口,是古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綠洲之一。吐魯番歷史上至少使用過18種古文字、25種語言,是世界上影響深遠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伊斯蘭文化和薩滿教、祆教、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伊斯蘭教七大宗教的交融交匯點。

正是由於坎兒井千百年來源源不斷地將冰雪融水,從高山之地運送到吐哈盆地裏灌溉綠洲,荒漠戈壁之上才有了載歌載舞的生活,才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吐魯番成為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園、各種文化交融碰撞的樞紐。

正是因為坎兒井和綠洲的原因,來自世界各國的外交使節、商賈、學者、探險家、傳教士、僧侶等東來西往,頻繁經行、駐留此處。他們既將燦爛的華夏文明傳往西方,也將不同國度的宗教、科技、文化傳入中國,留下了大量生動記述和傳奇故事。比如在吐魯番出土了大量的漢文文書,也出土了粟特文書和梵文文書,甚至有些是漢文和梵文混寫的文書,這也體現了東西方文明在此交匯融合。

因此,坎兒井被稱為“絲綢之路上的生命線”非常合適。也進一步闡明瞭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荒漠乾旱地區文明之間的密切聯繫。

中新社記者:關於新疆坎兒井的起源眾説紛紜,目前學界主要存在哪些觀點?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存在坎兒井,那麼它在世界水利工程對話中又扮演何種角色?

李剛:關於新疆坎兒井的起源,目前學界有三種看法。

清末學者陶保廉(又作“陶葆廉”)首倡新疆坎兒井源於漢代關中井渠。王國維在《西域井渠考》中明確提出,坎兒井源於漢代關中井渠法,黃文弼也支援王國維的説法。

另有“波斯傳入説”的擁躉。該看法興起于20世紀初,與西方探險家考察新疆活動密切相關。1906年,美國人埃爾斯沃思·亨廷頓提出吐魯番坎兒井大約是在1780年從波斯或特蘭斯卡斯皮亞引入。部分國內學者如張之毅、黃盛璋等也持類似看法。

由國內學者提出的“新疆各族人民所創”之説認為,坎兒井的産生是新疆內部發展變化的結果。柳洪亮認為,吐魯番坎兒井産生於1782年之後,遲至1807年已完全取得成功。張席儒強調,新疆坎兒井是在綜合條件下形成的,坎兒井一詞可能由新疆傳入波斯。

眾説紛紜,尚無定論。但根據當地有關部門聯合科研機構進行的坎兒井碳十四測年取樣分析結論來看,吐魯番的坎兒井最早大致在明代中期左右。新疆坎兒井研究會2006年宣佈,在對吐魯番坎兒井進行普查時,發現一條相對比較古老的坎兒井,該井位於伯什哈千佛洞附近。

目前,世界各地對坎兒井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如阿拉伯語稱其為Qanat,在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地被稱作Fugara,在北非地區則被稱為Foggara。在新疆維吾爾語中坎兒井被稱為Kariz,與波斯語的發音相近。

此外,在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也發現了坎兒井的遺跡。可見,坎兒井在世界各地都是一種相對穩定有效的灌溉系統。坎兒井的存在,幫助人類在一片片的綠洲中抵禦風沙,為人類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生活環境,同時對改善局部生態環境,調節小氣候亦具有重要意義。

這種意義除了體現在吐魯番外,另外一個較為知名的就是伊朗喀山。吐魯番坎兒井的開鑿工藝跟喀山坎兒井大體相同,且都是將坎兒井運用於農業生産和保障人民生活,與其所處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都發生著緊密聯繫,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新社記者:為何坎兒井被稱為“活的文化遺産”,吐魯番的坎兒井現狀如何?

李剛:20世紀80年代以後,由於氣候變暖、降水減少,加之農田機井增加過快,地下水位下降,導致不少坎兒井乾涸甚至消失。進入21世紀,隨著坎兒井開鑿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坎兒井又重新得到重視和保護。

為讓這一古老的水利設施恢復生機,2009年起,中央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共投資1億多元人民幣,對新疆的200多條坎兒井進行搶救性保護加固,加固豎井1.9萬個,掏撈清淤明渠、暗渠近900公里。其中,吐魯番搶救性保護加固坎兒井165條,加固豎井1.4萬個,掏撈清淤明渠、暗渠近700公里。已加固維修的坎兒井出水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極大地延緩了坎兒井的消亡。

施工人員在新疆吐魯番的一條坎兒井裏進行暗渠加固。受訪者供圖施工人員在新疆吐魯番的一條坎兒井裏進行暗渠加固。受訪者供圖  在今天的吐魯番茫茫戈壁上,還能看見一串接一串的蜂窩狀土堆。每個土堆不過一人高,土堆實際上就是一個豎井口,下面流淌著高山融水,經暗渠、明渠等流向村莊、農田,澆灌著葡萄、西甜瓜、番茄、辣椒等農作物,滋潤著被稱為“火洲”的吐魯番。時至今日,人們依然在使用坎兒井進行農業生産。

空中俯瞰吐魯番戈壁灘上的坎兒井豎井景觀。蔡增樂攝空中俯瞰吐魯番戈壁灘上的坎兒井豎井景觀。蔡增樂攝  此外,坎兒井在吐魯番還是熱門景區,海內外的遊客感受完火焰山的炙熱後,一般都會到坎兒井裏,去感受天山雪水帶來的清涼與愜意。(完)

李剛,中央民族大學博士,新疆大學博士後,吐魯番學研究院副研究館員,中國古文字協會會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研究會員,新疆文獻研究中心會員,長期從事回鶻文獻的研究與整理以及坎兒井的保護研究相關工作,主持國家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基金項目1項,參編學術著作3本,先後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0多篇。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