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潘魯生:從“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開展文化建設

發佈時間:2022-10-20 09:54:19 | 來源:中國藝術報 | 作者:潘魯生 | 責任編輯:姜一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黨領導人民在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做出全面總結,對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做出深刻闡釋,對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産黨的使命任務做出全面部署,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具有重大意義,是新時代新征程奮鬥進取的全局性指導,是我們把握文化建設發展的方向、方法的重要指導,是我們理解文化發展本質和路徑的根本出發點。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部署中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中包括“豐富人民精神世界”以及“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因此指導我們從“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出發,全面把握和構建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協調關係,致力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並由“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做出中華民族對於人類文明的新的貢獻。

從“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開展文化建設,要把握以下幾個重點:

一是把握和實現文化發展的精神文明意義。新時代以來,黨將文化發展提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加以部署,將文藝放在培根鑄魂的重要位置,取得了突出成果。當前,在新的征程上,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要進一步從“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高度,把握和推進文化建設與發展。要從意識形態、精神譜係、核心價值觀、道德水準、文明素養等更高、更核心的層面認識文化發展方向、作用和意義,使文化事業、文化産業等不僅是文化藝術的感性存在,更具有與民族復興、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緊密契合的精神意義和文明價值,發揮深遠作用。

二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方向。新時代以來,黨進一步指導強化文藝工作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紮根生活、服務人民,密切文藝與人民生活的血脈聯繫,發揮了重要的提升作用。當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進一步將人民及人民的需求放在文化發展的中心,書寫人民的生活,表達人民的心聲,體現人民的追求,以文化文藝的傳承與創造共同構建時代的、民眾的、民族的美好精神和文化動力,助力新的偉大征程上新的進步與發展。

三是以文化文明發展、文化傳播影響貢獻世界。新時代以來,黨重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重視以中國的文明智慧服務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國際胸懷與擔當。當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包含中國文化、中國精神、中國智慧,因此將“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我們的文化發展、文藝創作與傳播既要紮根本土、做好傳承、推進創新,要植根生活、關切現實,也要面向世界、展現中國、傳播文化,使新時代新征程的文化文明發展成果有更遠的傳播、更廣的影響、更多元的價值。

新時代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要像習近平總書記部署指導的那樣,埋頭苦幹,行穩致遠,從“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開展文化建設,自信自強,努力鑄就新的輝煌。

(本文作者: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潘魯生)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