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去故宮,看古人熱氣騰騰的生活

發佈時間:2022-09-16 09:47:36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王建南 | 責任編輯:蘇向東

  南宋 李嵩 《貨郎圖》

  清 金廷標 《嬰戲圖》(局部)

  明 張宏 《雜技遊戲圖卷》(局部)


  宋人絹本冊頁《打花鼓圖》

  明 李士達 《歲朝村慶圖》

  清 徐揚 《端陽故事圖》冊之《觀競渡》

  南宋 馬和之 《豳風圖卷》(局部)

◎王建南

展覽:眾生百態——故宮博物院藏曆代人物畫特展(第三期)

展期:2022年8月30日-10月30日

地點: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書畫館

人物畫主要描寫人物形象與活動,是傳統中國畫的主力畫科,出現最早,成熟也最早。人物畫可細分為歷史人物、宗教人物、風俗、仕女等多種題材。五代至兩宋時期,人物畫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出現了一批深入刻畫社會市井生活的力作。金秋時節,故宮博物院推出歷代人物畫特展第三期——眾生百態,共計96件作品,立足於表現唐代以後歷朝歷代畫家在人物風俗畫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帶貨嘍——平民社會的崛起

燈光微明,投影儀在文華殿前殿正中靠墻搭建的舞臺上投射出1千年前市肆的模樣。兩個衣著古怪的宋朝人正在上演一齣滑稽戲。這是兩個賣眼藥的人,左側那人舉著右手比畫著,他頭戴高帽,身著貼有幾十隻眼睛的長袍,挎在腰間的大布袋上也有一隻大大的眼睛。這樣的角色被稱為副凈色(相當於今天戲曲行當中的“醜”角)。右邊的配角相當於相聲中的捧哏,他頭上軟巾諢裹,右手指眼,左手執桿,似乎在説明眼疾的程度。身後放置一架皮鼓,表明二人正在演戲,千方百計地“帶貨”。

展覽中另一幅絹本冊頁《打花鼓圖》上仍是兩人。右側一人頭戴大朵簪花,背插一扇,上書“末色”二字,扇從中一分為二,身後一架大皮鼓,鼓面上放演出道具。左側男子打扮,身下放斗笠木杖,兩人互視,拱手作揖。別看只是兩幅小畫,卻透露出重要的社會資訊——

伴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宋朝各社會階層的流動性超過了前朝各代。與唐朝社會相比,宋朝出現了一個十分明顯的變化,這就是平民社會的崛起。宋朝的農民、商人、手工業者、工匠等群體拓展出新的生存空間,從而推動了更為廣泛的自由流動性,一舉打破了自魏晉以來嚴格的門閥士族制度所導致的社會階層閉塞。這一社會生活趨勢有利於文學和藝術出現新的變化,詩詞的平民化特徵促使宋詞大發展,士大夫文人們開始興致勃勃地為市井百姓寫歌詞,一股清新活潑的“俗文學”之風吹遍了宋朝文學的版圖,與之相關的藝術表現形式(雜劇)也開始活躍于城市的勾欄瓦肆中,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

雜劇是宋元時期人們日常娛樂的重要方式,它脫胎于唐、五代時期流行的歌舞雜戲和各種優戲,在兩宋時期不斷流傳演變,逐步發展成為純粹的戲劇形式。南宋週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載“官本雜劇段數凡二百八十種”,其中有《眼藥酸》一種,可以和絹畫《賣眼藥圖》內容相吻合。不妨由此推想,圖中人物如果出現在北宋張擇端所繪製《清明上河圖》中,會不會很合適?張擇端這一卷精美絕倫的風俗畫巨制描繪北宋汴京一帶的風景、城郭、市肆、村舍以及人們的生産生活,本來最適合出現在本次風俗人物畫展中,但出於種種考慮,並未現身,替代它的是明人繪《清明上河圖》。此卷託名明代大畫家仇英,實為明末人摹寫。基本上沿用了張擇端的敘述方式,只不過人物的裝束和樹木屋宇等呈現晚明的市井樣式。

隨著北宋城市格局突破唐朝長安城所確立的坊市的限制,市民生活日趨豐富,尤其是夜生活,官府准許商鋪照常經營,市民經濟得到了充分發展。《貨郎圖》這類表現經濟生活的畫作初露端倪。北宋政權南渡後,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以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市民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南宋畫家李嵩曾繪製過多幅《貨郎圖》,其中一幅描繪錢塘一帶風土人情的絹本作品是中國美術史上的名作,在本展中隆重登場。

畫中貨郎挑著的擔子整個是一個大淘寶店,品種繁多到令一千年後的我們瞠目結舌。這個流動的帶貨舖子立即招來村童們的圍觀,他們繞著擔子嬉笑玩耍,吵著母親買買買。一女子正在給小兒挑選商品,貨郎眉眼含笑,向這位大姐推銷其他貨品。畫中既有貨郎的元素,又包含了嬰戲圖的內容,將風俗畫的兩大類有機結合,反映了李蒿的巧思。《貨郎圖》展示了非凡的線條功夫,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帶著一股宋朝平民之風。令人驚奇的是,擔中的商品幾乎件件有據可查。借助考古學者和風俗學家的研究成果,策展團隊精選出20件在展廳中以電子投屏的形式將其放大數倍,讓觀眾細細欣賞。李嵩用線準確地刻畫出眾多物件堆疊在一起的清晰層次感,令觀眾驚訝不已。《貨郎圖》左下角有一行畫家自題:“嘉定辛未李從順男嵩畫”。從順,一作從訓,即李嵩養父。嘉定辛未是1211年,畫家正值中年,此作細節之豐富,描摹之精工,不由讓人讚嘆這位“三朝老畫師”的精湛技藝。

平民百姓喜愛購物,深宅大院中的闊人和宮墻內的皇親國戚們更是樂此不疲。明人繪《夏景貨郎圖》展現了宮廷生活的這一面。松蔭下的貨郎右手提壺,正欲往小姑娘托起的杯中傾倒。後面兩名女子衣著華麗,衣衫薄透,正接耳細語。貨架上挂有“上林佳果玉壺冰水”的條幅,可知所賣為夏日冰鎮飲品。貨架上雖無繁多貨品,但擺著形狀各異且精美的器皿和各種花木水果。根據“上林”兩個字可推知這可能是一場皇宮內的售賣活動,這位殷勤的小販沒準兒是宮廷貴族,他在模倣貨郎的裝扮。

明人絹本設色的《看手相圖》頁描繪了一種特殊的行當——看手相。右下方席地而坐的相士握緊對方的手掌,正根據紋路形狀在説明此人的身體狀況與運勢。另一人已急不可待,伸直左手催促著換人。

賣萌嘍——多子多福的心願

嬰戲圖是中國人物畫的常用題材,以孩童為主要描繪對象。對中國人來説,多子多福是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的共同心願。

北宋末年的劉宗道和杜孩兒因畫嬰戲而名噪一時,可惜無作品流傳。南宋初年,蘇漢臣和李蒿的嬰戲圖最為有名,其中蘇漢臣最受推崇,後世託名作品甚多。本展中有一件團扇《百子嬉春圖》頁,舊題“蘇漢臣百子嬉春”,實為宋人作,畫面生動,細節豐富。孩童們弈棋、蹴鞠、拜觀音、騎大馬、觀布袋和尚、舞獅、耍傀儡戲,進行各種遊戲。全圖看似繁雜,實則井然有序,畫家巧妙地利用了臺階的上下空間進行佈局。

宋人所繪嬰戲圖多為室內或庭院中之場景,比如絹本設色的《小庭嬰戲圖》頁在右上部繪一塊湖石,背後翠竹襯托,前景右側,玩具散落一地,四個小孩子正在打鬧。重視寫實的宋代畫家將兒童身著布料的重疊透明質感表現得十分細膩。

明代的《宋蘇漢臣兒童戲蟾圖》描繪了自然環境中的孩童嬉戲:紅衣小孩倒提三足蟾,白衣小孩高舉雙手,似乎在捕捉飛蟲,藍衣小孩抬頭凝視垂下的柳梢。明清時期出現了大量具有吉祥含意的嬰戲圖,達到此類題材的鼎盛時期,在形象上也與宋代拉開了距離。明宣宗後,嬰戲圖多表現戶外場景,孩童的形象一般較為矮胖,頭大,前額尤大,圓臉。從明人繪《嬰戲圖》中可體會到這種樣式。老梅樹下兩小兒,衣著華貴,紅衣者正燃放爆竹,綠衣者雙手捂耳。

清宮畫家金廷標所繪《嬰戲圖》軸表現了五月五斗草的習俗。鬥草有文武之別,畫中左下方兩名孩童正在武鬥草,使勁拉扯手中的草莖。柳樹下的四名孩童在文鬥,也就是比較採摘來的草葉品種。從幾個孩童發展到上百個,可以看出當時民眾的心理,傳宗接代的觀念深入人心,因而寓意連生貴子、五子登科、百子圖的題材俯拾皆是,並擴展到其他門類的裝飾圖案之中。

其實孩子並不總在玩耍,更多時間在上課。“揚州八怪”之一華喦所繪《桐屋鬧學圖》刻畫了三個在教舍內打鬧的孩子。教書先生趴在講臺上呼呼睡去,一個孩子戴著面具,手持短戒尺,與另一個揮舞長板子的孩子對峙。另一個學童從院子裏摘來一朵花,偷偷插在伏案的先生的頭巾上。屋前桐葉以“墨骨法”寫出,淋漓繁茂。從兩棵樹中間可以望到一名乖孩子老實地坐在書桌前,似乎充耳不聞別人的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無獨有偶,明人張宏《雜技遊戲圖卷》中也描繪了孩童大鬧學館的情景。兩個小孩在倒立,三個小孩圍住酣睡中的老先生,一個準備用細繩套住他的帽子,另一個上了桌,抄起毛筆偷著給老師畫黑眼圈。第三個孩子也戴著面具,雙手抱著長板子。剩下的那個在寫毛筆字的好孩子不由得回頭觀瞧。與華喦相比,張宏此圖顯得更加活潑生動。

過節嘍——遵從天時的智慧

風俗畫除了表現人們的日常生活,還注重表現時令與節候情景。這來源於古代社會以農業生産為主,遵從天時與節令。

明人李士達的《歲朝村慶圖》表現了農曆正月初一水村山郭景象。他能在縱軸中將眾多人物安排得錯落有致,圖中老者或訪友,或座談,或賞畫,或遠眺,或圍爐,或郊遊,各得其樂;少者則嬉笑打鬧,燃放鞭炮,或打鑼鼓,或捉小雞,滿眼皆為歲朝春慶,生意盎然,人物造型渾圓,別具一格。這樣祥和的民間景象正是乾隆皇帝的治國理想。他在畫上方題詩一首,表達了為百姓解決溫飽,進而提供豐富物質生活的願望,為這件作品平添了一些政治理想的色彩。

明末蘇州畫家袁尚統的《歲朝圖》所繪雖然也是村舍場景,但人物集中于屋內三位文士。他們對坐品茶,案上有文玩清供,屋外兒童嬉戲。屋後雙松挺立,遠山含黛,畫中多赭石、朱紅,于正月寒意中添加了暖意。依然是蘇州畫家,周官的《觀燈倡咏圖》卷描繪一群文人正月十五日觀燈聯句的情形。清初畫家史漢在《元日題詩圖》中刻畫了正月初一的一種特殊飲食習俗。畫中屋檐下三人圍坐烤火,右側方案上擺一方格盤,盤中盛蔥韭等五樣辛辣食物,用五辛發五臟之氣,借取迎新之意。畫家自題:“賓朋獻歲呈椒頌,爐火辛盤對共賡。”

清代宮廷畫家徐揚繪製的《端陽故事圖》冊,共八幀,以端陽節為主線,匯集了宮廷與民間的一些風俗。除了人們熟知的端午風俗如裹角黍、懸艾人、觀競渡外,還有一些不常見的古代宮廷習俗,如賜梟羹、射粉團等,這些風俗畫使我們可以直觀今已不存的古人年節風俗。

與徐揚作品相對的是他的前輩冷枚所繪《農家故事圖冊》,雖沒有刻畫特定的節日,卻同樣寄託了對太平歲月的嚮往。本展所選5開,分別是納谷、打棗、汲水、呼鄰、驅牛。

根據《詩經》大規模地描繪時令節氣下中國人的生活應自宋朝始。南宋宮廷畫家馬和之活躍于高宗時期,位列御前畫院十人之首,高宗、孝宗兩朝深讚其畫。高宗趙構曾抄錄《詩經》三百篇,命馬和之每篇配一圖,匯成巨帙,可惜未完成人即離世。本展第一件展品便是傳為馬和之的《豳風圖卷》(《七月》部分),表達出對淳樸民風和太平治世的憧憬。另有一卷《豳風七月圖》為“揚州八怪”之一羅聘所繪,場景細節豐富,人物線條得馬和之遺韻。

作為人物畫的一個分支,風俗畫以社會風氣習俗為題材,具有獨特的藝術和歷史價值。優秀的古代畫家在刻畫社會市井生活時深入挖掘人物形象的內在精神,注重場景氛圍的烘托,體現出古代人物畫像“以形寫神”的追求。今天我們解讀風俗畫,不僅可以從美術史的角度,還可以從社會史、民俗史、文化史角度進行多方位的賞析,不亦快哉。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