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紀念吳素秋先生誕辰一百週年系列活動舉行

發佈時間:2022-09-15 09:20:4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高凱 | 責任編輯:謝榮宇

紀念吳素秋先生誕辰一百週年系列活動舉行

朱虹成功演出《蘇小妹》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2022年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吳素秋先生誕辰一百週年,北京京劇院于日前隆重舉辦“紀念吳素秋先生誕辰一百週年”新聞發佈會和專場演出,以及吳素秋先生京劇藝術館(霜紅居)建館落成儀式,以紀念這位積極推動京劇藝術發展的傳承者,緬懷其對京劇藝術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吳素秋先生是北京京劇院著名表演藝術家,先後師從陳盛蓀、王瑤卿、李淩楓、筱翠花、芙蓉草、魏蓮芳等名家,又拜尚小雲先生為師,認荀慧生先生為義父,繼承了“尚、荀”兩派藝術。吳素秋先生青衣、花旦皆工,四大名旦流派戲均能演出,刀馬旦也有光彩,還常串演小生。她表演細膩,嗓音清脆,扮相俊美,擅演劇目眾多。她博學廣納,融會貫通,經常從女性的角度出發,在演唱方面再做處理,形成了獨特的演出風格,使劇目經常翻新,久演不衰。

50年代初,吳素秋先生在北京組織首都人民京劇團,後加入北京市京劇四團任團長。20世紀70年代後期,吳素秋先生與李萬春先生共同組成北京京劇院二團,為北京京劇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京劇藝術提供了寶貴的藝術財富。吳素秋先生入室弟子有吳紀敏、于淑敏、朱虹、張雲、王慧娟、王曉燕、宦桂珠、王萍、劉淑雲、李雪艷、歐陽慧、李雅蘭、李奇、孫謀華、陳況等。吳素秋先生憑藉著自身的特色與風格,吸引著眾多藝術傳承者,由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一批又一批的戲迷觀眾對彰顯她藝術風格的劇目充滿期待。

紀念吳素秋先生誕辰一百週年系列活動舉行主辦方供圖

紀念吳素秋先生誕辰一百週年系列活動舉行主辦方供圖

在新聞發佈會上,吳素秋先生之孫吳堅表示,感謝劇院舉辦紀念演出活動,預祝演出圓滿成功。同時,經過多年努力,吳素秋先生京劇藝術館(霜紅居)現已正式建館,未來將以霜紅居為平臺,持續舉辦小型演出及京劇交流活動,傳承發揚京劇藝術。

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遲小秋表示,吳素秋先生為京劇藝術的發展和北京京劇院的藝術傳承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上世紀八十年代,吳素秋先生曾赴東北演出授課,其唯美的舞臺呈現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趙乃華深情回憶了向吳素秋先生學戲的點滴過往,吳先生如慈母般傾盡心血的教授不僅使先生的弟子們、學生們收穫了藝術成就,也使他們深刻領悟到所肩負的傳承使命。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細緻講述了向吳素秋先生學演《蘇小妹》一劇的心得體會,並見微知著,以“守正”勉勵青年演員夯實根基,踏實做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美學意蘊發揚光大。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宋丹菊表示,吳素秋先生與其先父宋德珠先生是師兄妹,也是她深為崇敬的前輩藝術家。吳素秋先生是中華戲校第一個“挑班”的女演員,闖蕩于大江南北,鼎盛時期其班社擁有葉盛蘭、葉盛章、袁世海、高盛麟、孫盛武、貫盛習、胡盛岩等名家。據其父宋德珠先生生前回憶,一次在上海,恰逢佳期,梅蘭芳班社、宋德珠班社與吳素秋班社在相鄰的三家戲院同時演出,各自拿出拿手好戲,最終三家全部滿堂,傳為佳話。

北京京劇院黨委書記楊洪義當日總結稱,吳素秋先生藝術風格獨特,擅演劇目眾多,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的舞臺形象,留下很多家喻戶曉的經典劇目和膾炙人口的唱腔唱段。由她所組建的班社最終匯入北京京劇院,為北京京劇院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藝術財富。吳素秋先生憑藉她自身的特色與風格,吸引著眾多藝術傳承者,此次專場演出由吳素秋先生弟子、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朱虹再度演繹先生的經典佳作《蘇小妹》,不僅是對經典的一次重溫,也是對大師的再次致敬。

當晚,吳素秋先生弟子、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朱虹以精良的舞臺呈現傳承恩師藝術特色,成功演出《蘇小妹》。

據介紹,朱虹自2001年起跟隨恩師吳素秋先生學習花旦藝術,得恩師親授《紅娘》《蘇小妹》《遊龍戲鳳》等劇目。作為北京京劇院目前唯一的吳素秋先生親傳弟子,如何更好地發揚先生藝術風格,將先生塑造的優秀舞臺藝術形象演繹好,朱虹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在肩,“我的使命就是一定要把老師的藝術傳承下去,不能辜負老師對我的苦心培養。”

據悉,吳素秋先生京劇藝術館(霜紅居)建館落成儀式也已于日前隆重舉行。(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