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9月13日電題:曇石山遺址為何是中華文明多元起源學説的力證?
——專訪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館長董平
中新社記者龍敏 曇石山文化是中國東南沿海最早被命名、福建省第一個被確認的考古學文化,是先秦時期閩臺兩岸海洋文化的源頭。2021年10月,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週年之際,曇石山遺址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是福建省唯一入選項目。
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館長董平研究館員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指出,曇石山遺址的發掘與研究為福建史前文化樹立了一個尺規,它將福建文明的歷史由三千年前跨越到了五千年前,這裡是蘇秉琦先生提出的中華文明多元起源學説在福建地域的強有力證明。
中新社記者:曇石山遺址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是怎樣的一處史前文化遺址?
董平:曇石山遺址是一處新石器至青銅時期的文化遺址,于1954年發現,面積三萬多平方米,文化堆積保存較好。
曇石山遺址。中新社記者王東明攝
目前,曇石山遺址共發現墓葬近百座和陶窯、壕溝、灰坑等遺跡,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其中,新石器時代文化內涵具有地方特色,被考古界命名為“曇石山文化”,主要分佈于閩江下游和福建東部沿海地區。
五千年前,曇石山文化的先民,以閩江下游為中心,披荊斬棘,開拓洪荒;採貝海濱,逐鹿山林;農耕畜牧,制陶紡織;篳路藍縷,創建家園,開創了八閩人文血脈的先河;更以拓展海洋的氣度,衝破驚濤駭浪,往來海峽兩岸,並成為南島語族的重要起源之一。
2001年,它被國務院核定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福建考古發展史而言,曇石山遺址發掘開啟了新中國福建考古的第一篇章,是福建史前遺址中發掘面積最大、成果最豐碩的遺址。
中新社記者:曇石山遺址是如何被發現的?考古發掘取得了哪些成果?
董平:曇石山遺址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地處福州市閩侯縣甘蔗街道曇石村西北側的小山上,緊鄰閩侯縣城,東距福州市區約20公里。
1954年1月,閩侯縣第七區恒心鄉曇石村(今甘蔗街道曇石村)的村民在這裡修築村子周圍的閩江防洪堤壩時,不經意間挖出了一堆樣式古舊而奇特的陶器、石器、骨器以及堆積很厚的白色貝殼等。同年4月,華東文物工作隊指派專家勘查後發現,該遺址包含遺物複雜,是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有進行深入探掘的必要,並將其命名為“曇石山遺址”。
經過10次考古發掘,曇石山遺址累計發掘面積達2000余平方米,先後發現了壕溝、灰坑、祭祀坑、陶窯、灶、柱洞等大批生産和生活遺跡,還發現了80多座墓葬,出土了包括石器、骨器、角器、牙器、貝器、陶器、玉器和原始瓷器在內的種類豐富、數量可觀的文化遺物。
曇石山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新社記者王東明攝
這些文化遺跡和遺物等考古資料,反映出曇石山遺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地域海洋性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價值。先前不為人知的“閩族文化”,也因此被逐步揭開。
中新社記者:為什麼説福建海洋文化是從曇石山遺址開始的?
董平:新石器時代,人和自然的關係發生了重大轉變,從單純的自然寄生者逐漸轉變成自然改造者,人類開始減少對自然的依賴。曇石山的先民們也在這個時期進行了極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創造。
在曇石山遺址,一些出土器物具有鮮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是福建目前年代最早、最具代表性和最成體系的,如貝器、陶釜等。
貝器是曇石山文化極為鮮明的海洋文化器物,就地取材,利用牡蠣殼製作各種生産工具,正是其獨特的文化現象。從考古資料看,這些貝器有鏟、刀、鑿以及錛型器四種類型,其中又以貝鏟、貝刀佔絕大多數。
曇石山遺址出土的貝器。中新社記者王東明攝
曇石山文化的貝鏟採用長牡蠣的殼製成。長牡蠣是牡蠣科中個體較大的一種,主要分佈在潮間帶及淺海的岩礁海底。大部分的貝器選用的都是較薄且平的右殼製作,這一時期石器的製作水準已比較發達,因此石器的加工技術,如鑽孔、切割、磨制等,也被應用到貝器的加工上。在貝器上的鑽孔均是雙面對鑽形成,採用的方法除鑿擊鑽孔外,還有錐鑽鑽孔。
在當時背山面海的環境下,討海經濟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種生産工具,貝器扮演了重要角色:貝鏟可用於挖掘灘塗中的各類海産品,貝刀可以刮削動物毛皮、海産品的鱗片等。
陶釜是曇石山文化中最典型、出土數量最多的陶器。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熟食改善了人類的衛生條件,促進體質和大腦的發育,而熟食的器皿首推陶器。1996年底,考古人員在曇石山遺址的同一座墓葬裏清理出了大大小小18件陶釜,數量之多極為罕見。縱觀這些陶釜,不少底部都有火燒的痕跡,據此推測它們應該是炊具。不同墓葬出土的隨葬品的多寡一方面説明曇石山人當時的社會出現了貧富分化、等級分化;另一方面,可見幾千年前處於江海交匯處的曇石山先民已經開始講究“美食”,河鮮、海鮮分開煮,把食物烹煮方式細化。“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古今並無二致。”
陶釜承載著幾千年來閩族獨特的飲食文化,曇石山人這種向河海“討食”和愛喝湯的飲食特性,在陶釜中得到了充分體現。這也是曇石山文化區別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同時代文化遺存的顯著特徵之一,具有鮮明的海洋特色。
曇石山遺址出土的陶釜。中新社記者王東明攝
中新社記者:曇石山遺址的發現,何以是中華文明多元起源學説的有力證明?
董平:1963年,考古學界將曇石山遺址中、下層出土的以“幾何印紋硬陶”為代表的福建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命名為“曇石山文化”。1996年開展的第8次考古發掘,厘清了曇石山遺址的年代關係。
根據曇石山遺址的地層堆積、疊壓情況以及出土的遺跡和遺物特點,結合考古地層學原理並通過科技手段進行考古年代測定後,專家認為,該遺址至少可以劃分為“不同階段和文化性質不盡相同”的四種文化內涵:第一期,這是人類最早在此處活動的時間,距今5500至5000年;第二期,這是曇石山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也是出土文物最為豐富的一層,距今5000至4300年;第三期,距今4300至3500年;第四期,距今3500至2700年。其中,曇石山遺址的一、二期文化相當於中國北方的仰韶文化時期,三期相當於北方的龍山文化時期,四期則相當於商周時期。
由此可見,曇石山遺址是以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為主,兼有青銅時代文化遺存,前後持續時間達2500多年,其距今年代下限已接近中國正史中所記載的“閩越國”時期。它將福建文明的歷史由三千年拓展到了五千年,是蘇秉琦先生提出的中華文明多元起源學説在福建地域的有力證明。
中新社記者:如何加強曇石山遺址考古,弘揚曇石山文化,深化中華文明探源研究?
董平:曇石山遺址是福建古代海洋文化的搖籃,是先秦閩族的發源地,也是東南沿海早期人類勞動生息的縮影。它所蘊含的豐厚歷史文化,不僅對於東南沿海地區,乃至中華古代海洋文明的歷史發展進程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出土的生産工具、生活用具中,看到了閩越先人5000多年前在這裡進行的極具海洋文化特色的創造,這裡有對當今福建飲食文化具有深刻影響的陶釜,也有反映閩臺兩岸文化交流的石制生産工具、與南島語族相似的生活習俗。
曇石山遺址承載著新石器時代福建古文化的研究重任,對於史前航海技術、南島語族的起源與擴散等課題的研究有重要意義。未來將依託曇石山遺址,使其成為溝通海峽兩岸歷史文化的重要媒介,成為走出福建、連結閩臺、走向世界的一個歷史文化平臺。
首先,加強多學科聯合攻關,推動曇石山遺址考古取得更多成果。目前,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運用數字化技術,探索遺址保護與展示;通過數據採集,實現了曇石山遺址展示廳1050平方米考古發掘現場以及370件出土文物標本的數字留存,為遺址的下一步考古發掘打下基礎。
其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自2014年始,曇石山遺址博物館就提出“跳出遺址探文化”的發展思路,圍繞曇石山文化,深入開展其源流及分佈狀況的調查與研究;于2018年獨立完成了“閩江下游流域史前遺址調查與研究”課題,涉及10個縣(市、區),完整覆蓋了整個閩江下游流域及中游的古田溪流域,基本摸清該區域史前文化遺址的分佈情況,填補一個長期存在的學術空白。現在平潭南島語族基地所在的上攀村遺址點就是由曇石山遺址博物館發現的,為南島語族的考古探源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第三,推進曇石山遺址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挖掘曇石山文化遺産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曇石山文化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産品,講好福建史前海洋文化故事;拓展研究思路,以曇石山文化為基石,探尋它與三明萬壽岩、平潭殼丘頭等重要考古遺址的關係,夯實福建文明以及海洋文化探源研究的基礎,科學詮釋其在中華文明探源研究中的作用。(完)
受訪者簡介:
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館長董平。中新社記者王東明攝
董平,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館長,文博研究館員,在文博一線工作30餘年,長期從事陳列展覽、遺址保護、博物館學研究。主持曇石山遺址申報“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中國博物館協會史前遺址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文化改革發展項目專家庫成員,福建省文物博物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2018—2020年)。主編《閩江下游史前遺址考古調查與研究》《海風山骨——中國史前遺址博物館·曇石山卷》等。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