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通志
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楊曾文
按:南華禪寺新編《曹溪通志》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筆者應方丈傳正法師之請撰序,現發表於此,供讀者參考,並以此作為對新通志出版的祝賀。南華禪寺是中國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生前駐錫和傳法勝地。以往所編通志在中國方志編纂領域也佔有重要地位。記載六祖慧能大師生平和語錄的《六祖壇經》,是佛教實現中國化過程中的創新經典,在中國乃至世界佛教和文化界皆有影響。謹此祝南華禪寺在新時代的佛教事業和文教建設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曹溪,在今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是聞名中外的禪宗祖庭南華禪寺所在地。提到曹溪,人們自然會聯想到禪宗六祖惠能禪師(638-713),聯想到記述他生平和語錄的《六祖壇經》。這是中國僧人撰寫的著述中唯一被尊奉為“經”的典籍。
西元前後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要在中國傳播,必須適應中國社會環境和中國民眾信仰需要,必須走中國化的道路。在五六百年的傳播過程中,佛教經典與中國傳統文化和民間習俗深入融通結合,至隋唐時期相繼形成帶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即天臺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華嚴宗、凈土宗、禪宗、密宗。在這八大宗派中,以天臺宗、華嚴宗和禪宗最富有民族特色,而尤以禪宗最具有現實主義精神和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風格,最善於吸納佛教各宗思想和其他文化成分來豐富自己,引導信眾確立自信,在現實生活中修行,在現實人間覺悟,在現實社會中利益群生,運用的傳法方式既簡易又活潑,語言簡煉而生動,最接近社會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因而易於得到士大夫和廣大民眾的歡迎。
禪宗奉北魏時來華的印度僧菩提達摩為初祖,嗣後經過隋代的二祖惠可(約487-593)、三祖僧璨(510-606)的醞釀階段,至唐代在黃梅的四祖道信(580-651)、五祖弘忍(602-675)創立“東山法門”,標誌禪宗正式成立。六祖惠能自廣東北上從弘忍嗣法,南歸之後在粵北曹溪寶林寺開法,創立一直綿延傳至後世的“頓教”禪法。在唐末五代,從惠能後裔法係相繼形成“禪門五宗”,即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將禪宗推向日趨興盛的局面,以至在進入宋代以後發展成為佛教的主流派,對中國歷史和思想文化産生了多方面的影響。
因此,曹溪在中國佛教史和思想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含有豐厚人文意蘊的名勝之一,既是佛教信眾參拜的神聖祖庭,也是廣大民眾參觀訪問的熱點人文景區。
曹溪,原稱曹溪村或曹溪口村。據撰于唐代的《曹溪大師傳》記載,南朝梁代武帝天監元年(502)有印度僧智藥三藏來到此地,看到山水秀麗,讚嘆猶如西天的寶林山,勸村民建寺,以“寶林”為名。天監五年(506),梁武帝賜名寶林寺,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寶剎。惠能大師從黃梅受法南歸,曾經三年隱遁于新州、四會和懷集之間,後輾轉到了廣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得以正式受戒出家,並應請在菩提樹下説法,此後被曹溪信眾迎請入住寶林寺。惠能在此前後傳法四十年,門下弟子中著名的有法海、志誠、法達、智常、志徹、志道、法珍、法如、神會、行思、懷讓等人,其中行思和懷讓的後裔法係一直傳承至今。
曹溪寶林寺,唐中宗勅改中興寺,勅韶州加以重修後賜額法泉寺,三年後改名廣果寺,玄宗時改名建興寺,肅宗時改名國寧寺,直到宣宗時才改名南華寺,相沿至今。曹溪,也是從寶林寺至改名南華寺的統稱。
中國自古有重修史的傳統,各種體裁的史書在中華文獻寶庫中佔有重要地位。自隋唐以後,朝廷在主持編修正史之外,尚提倡編纂地方誌(或稱“方志”);進入宋代,正式成立修志機構,並制訂編撰規格和體例。著名的地方誌有唐代《元和郡縣圖志》、元代《大元大一統志》,明代《大明一統志》,清代《大清一統志》,此外尚有數量龐大的府志、州志、縣誌、山誌等。
寺志,是地方誌的一種,記載佛教寺院建置和沿革、歷代住持和高僧、傳法事跡和教示、有關寺院的碑刻和文獻以及著名外護居士等的史書,為人們了解中國佛教歷史文化提供重要文獻,對考察中國社會歷史和文化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從現存寺志來看,很多是在明清兩代盛修方志之後編撰的。在綜合性的寺志中,著名的有明代葛寅亮編《金陵梵剎志》、清代孫文川、陳作霖編《南朝佛寺志》、黃之雋編《江南梵剎志》等。然而,數量最多的是記述某一寺院建置、人物、事跡、史事的寺志。自1980年至1985年,台灣明文書局、丹青出版公司出版了杜潔祥主編的《中國佛寺史志彙刊》三輯,總共收錄歷代寺志97種110冊。自然,這未必包括所有的寺志。
曹溪南華寺也有寺志,編撰于明後期,名《曹溪通志》,作者是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大師。德清(1546-1623),字澄印,號憨山,俗姓蔡,安徽全椒人,曾得到篤信佛教的明神宗之母慈聖太后(孝定李太后)的尊崇。德清為了收藏太后所賜《大藏經》(明北藏),在自己修行弘法所在的即墨牢山(今稱嶗山,在青島)建海印寺。然而在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1595)被告,由京城有司判以“私創寺院”之罪,遣戍雷州。德清到雷州不久,按鎮府的安置徙住廣州。廣東按察司僉事周汝登知悉南華寺尚無寺志,仰慕德清之名,請他為南華寺編撰寺志。至萬曆二十八年(1600),寺志四卷編撰完成,三年後由周汝登寫序刊印。德清于萬曆三十四年(1606)被赦,應請住持曹溪南華寺,著手將久已頹敗的禪宗祖庭加以修復振興。《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五十三《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記述:“開闢祖庭,改風水道路。選僧受戒,立義學作養沙彌。設庫司清規,查租課,贖僧産,歸侵佔。一歲之間,百廢具舉。”明熹宗天啟三年(1623)十月,德清在南華寺逝世,年七十八,後世奉為曹溪中興祖師。
德清所編撰的《曹溪通志》,後世稱之為“曹溪古志”,在明代天啟、清代順治年間曾重刊過,至清康熙十年(1671)韶州知府馬元參訪南華寺,見舊志“斷簡殘編,蕪穢特甚”,當即囑方丈真樸雪槱加以校勘重編,不到兩月書成,署名《重修曹溪通志》,在馬元撰序後刊印。卷首《曹溪通志凡例》説:“舊但稱《南華寺志》,今以‘通志’言之者,蓋曹溪為天下禪宗本源之地,若洙泗(按:借指孔子儒家,因孔子當年聚徒講學于曲阜北的洙水、泗水之間)雲。……今志意取中國率土之形,由崑崙發源,山從東走,水自西來,而禪家道脈,亦自西而至,故遠取禪源自七佛始,以至釋迦所傳,西天四七,東土二三(按:印度二十八祖、中國六祖),散于四海,列為五宗,其事雖不核,而意實相通,故其志不在山水,而在道脈,故曰通志。”強調南華寺是“天下禪宗本源之地”,相當於儒家發源地曲阜洙泗。
康熙《重修曹溪通志》在內容上承襲德清所編寺志,但在編排上稍有改變,將卷數從四卷改編為八卷。主要內容包括:寺院的山川形勢、古跡、建制規模、道脈源流(佛法、禪宗源流)、傳燈人物(惠能及其弟子傳記)、繼席宗匠(惠能之後從令韜至曹溪阿盤的十九代方丈)、佛法提綱(上堂説法要領)、王臣外護(皇帝的詔勅、各級官員、儒者及其他外護所寫序、疏記、碑記、塔記及其他題材的文章、詩偈等)。在第六卷“王臣外護第七之末•實錄”中摘取《憨山老人夢遊集·曹溪中興錄》的主要內容,增編為《憨大師中興曹溪實錄略》,分為十項,即培祖龍以完風氣、新祖庭以尊瞻仰、選僧行以養人才、驅流棍以洗腥穢、復産業以安僧眾、嚴齋戒以勵清修、清租課以裨常住、免虛糧以蘇賠累、復祖山以杜侵佔、開禪堂以固根本,從而為世人了解德清中興南華寺所作出的貢獻帶來方便。
曹溪南華寺在明代德清中興之後,經過清代,進入近代以後又荒圮頹敗。1934年,近代高僧虛雲長老(1840-1959)應廣東護法居士和李漢魂將軍之請駐錫曹溪南華寺,歷八年艱辛,加以興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維修南華禪寺。在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以後,恢復叢林方丈制度,禮請嗣法于虛雲長老,又為中國佛學院首屆畢業生的惟因法師(1913-1990)出任方丈,在黨和政府關懷指導下,致力於寺院修復、擴建,建立僧伽培訓班,培育人才,嚴正寺院清規和管理制度。惟因逝世後,傳正法師從代理方丈到正式就任方丈,繼往開來,團結全寺僧眾,適時地重新制定寺院建設和發展,修復和擴建寺院建築,綠化和美化環境,成立曹溪佛學院,發展文教事業,聯合學界舉辦學術會議,開展社會慈濟和國際佛教文化交流,為振興嶺南第一禪宗祖庭做出卓越成績。
盛世修史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傳正法師繼承南華寺重視編纂寺志的傳統,在經過醞釀準備之後,組織班子編纂了《曹溪通志》十卷。新志在結構章節上吸收以往寺志的部分編排方式,有很大創新,諸如“清規典職”“弘化行實”“文物典藏”及後附自南朝梁、陳直至2015年的“大事年表”,都是以往寺志篇目所沒有的。至於寺志內容,跨度很廣,豐富多彩,幾乎可以説是一部南華寺通史,從中可以了解南華寺的肇始和歷代滄桑盛衰。從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以來歷代高僧的弘法業績,展現了南華寺在佛教文化發展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從中也可以看到南華寺在進入新時期以後在堅持中國化方向,弘法利生,發展文教和團結信眾,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民族自信心等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筆者因為長年研究中國禪宗歷史和禪宗文獻,經常寫到或提到《壇經》和曹溪,並且曾應邀參加過南華寺主辦的學術會議,在曹溪佛學院講過課,帶過兩屆研究生,所以與南華寺一直保持密切聯繋。2019年十月初,突然接到南華寺傳廣法師的來電,告知《曹溪通志》已經完成,希望我為之作序,不久後收到了《曹溪通志》書稿。筆者已年過八十,身體明顯大不如前,又有很多難以推脫的事緾身,雖口頭痛快地答應下來,卻一直未能動筆。從上周開始,堅持每天下午參閱以往南華寺志,參考相關數據,並對照翻閱新修寺志書稿,然後起筆陸續寫了上述文字。
值此《曹溪通志》即將交付出版之際,謹以此文表示祝賀並以為序。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
2019年11月29日于北京華威西裏自宅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