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禮樂文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十)|禮的要義在尚謙

發佈時間:2022-07-08 10:48:4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宋逸民 | 責任編輯:蘇向東

 編者按】禮樂,是中國文化的標誌。中國自古號稱“禮義之邦”,禮樂之道為中國人確立了共同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準則,中華民族也由此成為多元一體的偉大民族。了解禮樂文化,是了解中國文化,也是中國人自我理解的重要前提。民族復興需要文化自信,禮樂文明正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底氣。

中國網文化中國頻道特別推出“禮樂文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欄目,闡發禮文化的內涵,揭示其精神真諦,探討如何發掘其中的精義,加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升大眾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今天推出第十篇《禮的要義在尚謙》。

宋逸民

曲阜師範大學在1996年樹立了一尊孔子銅像,有大學生這樣形容:彎著腰,挎著劍,威猛高大臺上站。其實,這尊像所呈現的身體姿態是“磬折”,一種謙恭有禮的形象。這一形象,恰恰反映的是禮樂文化所熏染出來的典型氣質——謙和。

禮的核心在於“敬”!如何體現禮之“敬”呢?《禮記·曲禮》上説:“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這一句話,可以看作對禮的精神的定義。人與人是平等的個體,在進行人際交往時,只有自我的謙卑(不論是形體的還是語言的)才能表達出對對方的敬意。孟子説,“有禮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禮所追求的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以合適的恰當的方式表達出這一敬意,使對方獲得尊重。

《孟子》中有一個故事:“不受嗟來之食”。齊國有個十分富有的大善人叫黔敖。齊國發生嚴重災荒,他熬粥擺在大路邊給過路人吃。一天,他看到有個人用袖子蒙著臉、拖著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來,便左手拿著食物,右手端水,向那人説道:“喂!吃吧!”那人抬起頭,瞪大眼睛盯著他説:“我就是因為不願意接受帶侮辱性的施捨,才落到這個地步的!”最終,那人拒絕吃黔敖的食物而餓死。當一個人以“嗟,來食”這樣一種不自覺的傲慢態度施捨時,對方未必接受所謂的“善舉”,因為他未能顧及甚至損害了對方的尊嚴。

在傳統社會裏,上層貴族擁有地位和權力,希望地位低的人尊重地位高的人。但在儒家看來,越是地位高的人,越應學會尊重地位低的人。從周代開始,為政者敬德保民、禮賢下士便已成為傳統。周公被尊為“元聖”。為輔佐文王、武王和成王,他殫精竭慮,給後人留下“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的故事。由於很多賢人來訪,周公求賢心切,不管是在洗頭還是吃飯,都會立刻出去接待,以至於洗個頭會好幾次才洗完,吃頓飯也要中斷幾次。這種禮賢下士的作風,為後人所歌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謙遜絕非只有在人與人交往時才變得重要。其實,謙更是一個人內在的德性所自然流露出來的外在氣質。孔子博學多聞,當時人讚其為聖人,孔子則回應説:“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孔子深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盲區、學問短板,所以他告誡弟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學者曾經以孔子不自許為聖人來否定孔子的聖人地位,這就根本沒有把握聖人的本質。恰恰是因為孔子的謙卑,面對社會的讚美而不敢自居,才真正達到了聖人的境界。

季羨林先生也是這方面的典範。季老是20世紀中國在梵文、中印文化交流史、佛教史研究領域的大師,被譽為“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但是季老堅辭這“三頂桂冠”,他説:“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這種謙虛使季老贏得了更多的尊重。據北大學生回憶,在某年畢業典禮上,季老代表教職員工對畢業生講話,老先生走到臺前,首先屈身90度給所有學生深鞠一躬,當時滿場掌聲雷動。

中國文化一向“尚謙”。謙德這種觀念起源甚早,可以上溯到上古時期,是先民生存智慧的結晶,在先秦時代已經上升到人生哲學的高度。在六十四卦中有《謙》卦,十分耐人尋味。該卦卦辭説:“謙,亨,君子有終。”在《謙》卦六爻中,爻辭顯示的都是“吉、利”之類。這在《易經》中是十分罕見的,難怪清儒金蘭生《格言聯壁》記有一聯:“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終身可行。”孔子熟讀《周易》,對《周易》的哲理必然內化於心,外顯于行。馬王堆帛書《二三子》中引孔子的話:“吉,謙也;兇,驕也。天亂驕而成謙,地徹驕而實謙,鬼神禍驕福謙,人惡驕而好謙。”《繆和》篇中也記載:“子曰:天道毀盈而益謙,地道銷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者,一物而四益者也;盈者,一物而四損者也。”

《周易》的智慧確實高深。盈,就是滿。人們對於滿的追求也是出自本性。中國人挂在嘴邊上的口頭禪、祝福語往往都有個“滿”字:生活美滿、功德圓滿、金玉滿堂,這是一種世俗小傳統的反映。其實,“滿”“盈”在中國人生哲學當中,並非最高追求。我們知道孔子“觀器論道”的故事。“欹器”的特點是“虛則倚,中則正,滿則覆”,孔子從中悟出來“損之又損之之道”。由此可見,古人是不追求“滿”“盈”的。所以,我們看“二十四節氣”中有一個“小滿”,就蠻符合中國人的精神。

為何中國的禮樂文化要尚謙?明代大儒薛瑄曾經説過一句很深刻的話:“常人見貴人則加敬,見敵己者則敬稍衰,于下人則慢之而己。”我們常人對於地位高的人往往畢恭畢敬,對於和自己地位相當的人就不那麼恭敬,對於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往往會傲慢待之。而傲慢,往往會造成巨大而嚴重的後果。王陽明説:“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驕傲這個“大病”,雖人人皆可能有,但主要體現在四種人身上:富豪、顯貴、功臣、才子,分別對應四種現象:因富而驕,憑貴而驕,居功自傲,恃才傲物。前兩種往往會因驕而奢、因奢而敗,而後兩種甚至可能因此而引來殺身之禍。

因富而驕的突出代表就是網路上所謂的“富二代”。一些富裕子弟從小不知艱辛,在蜜罐中長大,養成了驕奢淫逸的做派,缺乏教養,開名車、穿名牌、戴名錶,揮霍無度,舉止張狂,飆車、炫富、吸毒、嫖娼,影響惡劣。

憑貴而驕者也不在少數。人一旦擁有權勢地位便易驕奢。阿克頓勳爵有句名言:“權力使人腐敗,絕對權力絕對使人腐敗。”腐敗的第一個表現就是驕傲自滿,緊接著就是剛愎自用,聽不進不同意見,他們往往難以從諫如流,而是喜歡聽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之辭,遠離賢良,親近姦佞,最後導致事業失敗。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早年是位賢君英主,能不計前嫌重用管仲。在管仲等人輔佐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成為霸主。但到晚年,由於內心驕氣日增,開始聽不進管仲等人的意見,親近小人如易牙、開方和豎刁等人。易牙是桓公的廚師,為討好君主將親生兒子烹了給桓公吃;開方原是衛國太子,拋棄親人來侍奉桓公;豎刁則自我閹割以親近桓公。如此姦佞之人居然得到桓公寵信,結果不僅齊國霸權衰弱,而且桓公本人也未得善終。

居功自傲也是古今中外的一種普遍現象。總有人因能力出眾而建功立業,又因居功自傲而招致災禍。以三國時代的謀士許攸為例。作為謀士,許攸頗具謀略,助曹操在官渡之戰大敗袁紹,奪取冀州。不過,許攸立了功卻忘乎所以,出言不遜,犯下大忌。在官渡之戰後,他自恃勳勞,常與曹操開玩笑。在酒席宴前,不知收斂,竟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瞞,使得曹操十分不滿。有一次,許攸跟隨曹操出鄴城東門,對左右人説:“如果沒有我,曹操怎麼能出入此門?”結果惹得曹操身邊將領們十分氣惱,將之殺死。

恃才傲物的例子,歷史上不乏其例。最著名的莫過於《三國演義》中的楊修了。“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此外還有那位擊鼓罵曹的“禰衡”和“讓梨”的孔子後裔孔融,“誕傲致殞”(《顏氏家訓·文章》),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典型。正因學士才子往往有恃才傲物之病,故而儒家一直強調“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提倡反省自己。晚清名臣曾國藩在給家人的信中有一段懇切之言,值得人們借鑒:“吾人為學最要虛心。嘗見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動謂人不如己……只為不肯反求諸己,便都見得人家不是……傲氣既長,終不進功,所以潦倒一生而無寸進也……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滿之人,識者見之,發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冷笑,乃有進步也。”

正是因為人皆有“不知足”的私欲,所以要用“禮”來“節”之“抑”之,而以“謙”“卑”“遜”“恭”“讓”等品德涵養之。尤其是對於一些富貴且有才華有貢獻的人,禮之尚謙更在於克服其“傲”之大病。可以説,謙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一字箴言”。在中文中,凡與謙有關的詞表達的都是優秀品質,比如謙虛、謙讓、謙順、謙遜、謙和、謙恭、謙卑。其中的虛、讓、順、遜、和、恭、卑等都是禮的精神所化。毛澤東雲:“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謙是一個儒家君子最重要的品質,也是一種處世智慧。這種謙,不是怯懦,而是堅定;不是退卻,而是自信。

處此“競爭”之世,懂得尚謙,懂得守禮,你的“競爭力”反而會更加強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謙能成其大!“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謙能無其敵!善哉,禮之尚謙!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