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二十四節氣天地人和

發佈時間:2022-05-11 10:10:41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 | 作者:唐志強 | 責任編輯:蘇向東

冰墩墩打卡二十四節氣·霜降。  顏麟蘊、雒 圓編制(新華社發)

立夏 新華社發  王斌 作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是中國先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産中,根據天地運作以及氣候變化規律創造的時間制度。它不僅是中國人“天人合一”生態思想的體現,也濃縮著因時制宜、因地制宜、迴圈發展的生態智慧。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民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人生的基本遵循,彰顯了中國人認知宇宙和自然的獨特性,對於當今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①為人們提供認識自然、順應自然的重要參照

千百年來,在中國這塊特定的地理和文化“土壤”裏,二十四節氣指導人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僅養育了中華兒女,而且創造了輝煌的農耕文明。

二十四節氣是人們認識自然、順應自然的重要參照。24個節氣名稱中,有表徵季節變化的“四立”,表明太陽運作極點和中點的“二至二分”,表現溫度變化曲線的“三暑、二寒”,表示自然物候現象和作物成熟程度的“蟄、清、滿、芒”,表達降雨、降雪時間、強度的“二雨、二雪”和表現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二露、一霜”。此外,還進一步細分出七十二候,包括40個反映動物遷徙、鳴叫等的候應,13個反映植物生發、開花等的候應,6個反映水、冰、雨、露、泉的候應,13個反映天、地、氣、風、雷、電、虹的候應。這些從對大自然的觀察中找到的變化規律,是中國先民認識自然的基本依據,也是人們順應自然的重要指針。

戰國《呂氏春秋·審時》:“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農業是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動進行生産的社會産業,其基本邏輯是生命邏輯,也是生態邏輯。由於農作物的生長髮育與光、溫、氣、熱、水等因素密不可分,農業生産活動必須符合農作物生長環境的時令、氣候特點,這就要求人們準確觀察天時,把握農時。諺語雲:“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24個節氣名稱表徵了各個時段時令、氣候、物候的顯著特徵,通過二十四節氣這一時間框架,中國先民十分便捷地把握農時,使得農作物“得時之和,適地之宜”,因地制宜生産出符合本地特點、具有地域特色、發揮本土優勢的産品,獲得良好收成。

中國先民將天象、物候、人事統一組織到一個井然嚴密的時間秩序之中,根據節氣的特性安排生産勞動、日常生活和節慶活動,保持著人時與天時的諸多統一,體現出人時以天時為基、向天時靠攏的特點,反映了日常生産生活遵循自然規律的特質。這種把自然時間作為生活時間的基礎,蘊含著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智慧。

人是自然的産物,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人類與自然同源同體。這一思想觀念被稱為“天人合一”,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流觀念。以“天人合一”為理論淵源和邏輯起點,“三才論”等農業生態思想應運而生,“三才”是指即天、地、人三要素。二十四節氣是人們生産生活的時間指南,指引著人們遵循天、地、人、物和諧共生之道。

②藝術創意和國際化表達的成果愈加豐碩

二十四節氣的成功申遺,喚醒了中華民族深處的文化記憶,激發了節氣文化傳承傳播和創造轉化的活力,藝術創意和國際化表達的成果愈發豐碩。二十四節氣已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文化焦點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國際的典型代表。

天行有常,四時佳興。每一個季節都會如約而至,每一個節氣也會按時到來,依然會讓人們滿懷期待。節氣的輪替不僅會帶來明顯的氣候變化、大地景物的變遷和天空星斗的轉動,而且每一節氣都有其風俗習慣、節令美食和養生之道。二十四節氣民俗文化,內容非常豐富,參與群體廣泛。豐富多彩的節氣民俗文化活動,傳遞著鄉土文化的深厚底蘊,滿足人民群眾對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需求,引領民眾對二十四節氣文化價值的認識昇華,激活人們對本土生活的創造力,增強社區民眾之間的情感紐帶。

近年來,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文化藝術創意十分活躍,從一年一度的二十四節氣文化産品設計大賽參與情況看,2020年舉辦的首屆大賽共有4363件(套)作品參賽,第二屆大賽的參賽作品翻番,達到近9000件(套),內容涵蓋視覺傳達、創意影像、文創實物、數字技術四大類別。

不僅如此,節氣文化影視文化作品也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這些影視作品以雅俗共賞的形式深挖節氣文化內涵,為觀眾奉上了一道又一道喜聞樂見、趣味橫生的文化大餐,讓現代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古老的節氣文化之美。

最震撼心靈、感動國人的是,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別出心裁地採用二十四節氣進行倒計時,這一視頻短片從每個節氣遴選一種代表性意象,在故宮、長城、天壇、中國壯美山水和人文景觀映襯下,配以或唯美、或動感的冬奧和冰雪畫面,按節氣順序依次亮相,引用一句膾炙人口的古詩詞釋意,將中國傳統和現代美學完美結合,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③源於中國、走向世界的文化財富

起源於黃河流域的二十四節氣流佈全國。秦漢時期,在旱地精耕細作形成之時,中國先民根據黃河流域的氣候、物候創立了二十四節氣,並於西元前104年納入太初歷,在全國頒行,因為疏密得當,符合大自然變化的節律,成為古代中國用來指導生産與生活的普遍曆法,並不斷地深入到中華民族生産與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地又根據本土具體的氣象、氣候等特點創作數不勝數的節氣諺語,用於指導生産生活,使其在當地“落地生根”。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不僅在中華大地上傳承久遠、播布廣泛,還影響到日本、朝鮮、南韓、越南、馬來西亞等許多國家,在東亞、東南亞民眾的生産和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節氣文化印記。早在西元552年,二十四節氣就隨中國曆法傳入日本;而朝鮮三國時代,百濟國已使用包含二十四節氣的中國《元嘉歷》;越南則于1324年引進中國的《授時歷》。這些國家在中國曆法的基礎上保留了大部分節氣,並調整部分節氣的時間或名稱,創立了適合本土特點的曆法,有的還增設了具有本國特色的節令習俗,比如日本的雜節。經過本土化的二十四節氣體系,以豐富多元的形式影響著東亞、東南亞國家的農業、曆法、節慶、社交、語言、文藝以及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在今天依然煥發著生機。

二十四節氣是具有科學品質的文化智慧,所表徵光照、氣溫、物候等變化的時序規律,對黃河、長江流域乃至北半球都普遍適用,甚至南半球也可以借鑒其定義和內涵,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全人類都通過觀察太陽運作、月亮的陰晴圓缺、星體運動軌跡,創立自己的時間制度。“二至二分”是各國四季劃分的依據,歐亞許多民族也存在著“二至”“二分”的節氣文化傳統。儘管許多民族都通過觀察太陽的週年運動軌跡確定時節,但是只有中國先民創立的這套時間知識體系不僅歷史久遠、綿延不絕,結構完整、內涵深厚,而且史料豐富、影響廣泛,對世界各民族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縱觀人類歷史,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命題。二十四節氣指示著人類應與自然、天道相合的道理,體現出的尊重自然、順應規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揭示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密碼,能夠為推動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提供遵循,是人類共用的文化財富。

(作者為中國農業博物館二十四節氣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館員)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