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昔日“名角兒”今“流量” 當傳統戲曲邂逅網路直播

發佈時間:2022-05-17 08:49:44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李晉榮 曹雅楠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昔日“名角兒”今“流量”,昔日“票友”今“粉絲”,舊“戲票”新“打賞”——

當傳統戲曲邂逅網路直播

“我演了45年的戲,每年按100多場、每場2000名觀眾算,45年就是1000多萬觀眾。可我直播兩個多月裏就有超兩億人觀看,抵我演一輩子的戲。”當傳統戲曲走入了直播間,一位受到震撼的戲曲人如是説。

兩年前,60後的李樹建第一次嘗試直播:調試設備、核對流程……這位在戲曲舞臺上“叱吒風雲”的豫劇大家,在開播前又認真地整了整自己的衣服。在之後近4個小時裏,他既當演員,又當主持,既要自己在螢幕前唱念做打,又要不時和網路達人連麥,還不忘與觀眾互動。儘管對網路的傳播能力早有耳聞,但175萬的觀看量還是令他震驚,也讓他堅定了做戲曲直播的決心。

戲曲作為一直流淌在中國人精神血脈中的藝術,時代更疊,潮流變遷,但傳承綿延不絕。古老的戲腔跨越千年,如今在網際網路直播技術的幫助下突破空間的界限,迎來“梨園又一春”。

2022年某平臺發佈的戲曲直播數據報告顯示,戲曲正通過直播展現出新活力:已有231種戲曲種類開通直播,過去一年,它們所進行的戲曲直播超過80萬場,累計看播人次超25億。每一場戲曲直播都相當於一場中型演出。同樣,在另一個更早嘗試戲曲類直播的網路平臺所發佈的2020年統計數字中,京劇是作者數和觀眾數最多的非遺戲劇短視頻類型。平臺用戶最愛的非遺戲劇類型還有秦腔、越調、黃梅戲、豫劇、亂彈、二人臺、川劇、越劇、晉劇等。

在直播間裏,我們既能看到年逾九旬的豫劇表演藝術家王善樸把經典選段玩得風生水起,又能看到不少90後青年戲曲演員展示紮實的專業功底。觀眾只需要拿起手機,就可以欣賞到京劇、豫劇、崑曲、秦腔等數種戲曲。傳統戲曲,正在直播間活起來。

借力:傳統藝術乘上科技之風

自2020年起,傳統戲曲行業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反覆衝擊下舉步維艱。在演出寒冬,多數劇團的線下演出變少,基層劇團的戲曲演員收入難以得到保障。“不能讓演員餓著肚子唱戲。”李樹建説。通過直播,觀眾對戲曲演員以打賞的方式錶示認同,演出獲得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戲票”。目前,直播收入已經成為劇團除了政府部門撥款和外出演出之外的第三個收入來源。戲曲演員也通過線上演出直播獲得了額外的演出收入,緩解了生活壓力。

疫情帶來的變動同樣落在戲迷身上,80後戲迷宋女士到劇院觀看的戲曲演出每年超過五十場,“現在好多演出都推遲或取消了,看不到演出,心裏空落落的”。戲曲直播對她來説像是一道曙光,在網上看到黃梅戲演員吳瓊的直播後,她感嘆:“不愧是金嗓子!連唱兩個多小時絲毫不亂,很解渴、很過癮。”

一邊是演出接連推遲的通知,一邊是老戲迷們的掛念催促,北京京劇院尚派青衣演員周美慧決定加入直播。每天晚上八點開始,十二點前結束,在3個多小時的時間裏,她跟戲迷們聊戲、唱戲、分享自己的見聞理解。為籌備京劇《梁紅玉》的演出,她不敢荒廢本領,一邊練鼓一邊直播。周美慧感慨,舞臺對於戲曲演員的心氣至關重要,疫情防控期間上不了臺,就少了很多表演實踐的機會。借助新形式,舞臺得以拓寬,演員得以上臺,戲曲人在網際網路上找到了表演與交流的接觸點、藝術與現實的平衡點。

對此,李樹建也表示:“某種程度上,直播間的觀眾等於劇場的觀眾,直播間的點讚等於掌聲,直播間的留言評論等於過去的調查問卷。”

反哺:悠長戲腔構建一片清朗空間

直播為戲曲人暫時困頓的現實生活找到了出口,也為藝術傳承、表演實踐尋得了新入口。乘科技之風,更多的戲曲演員開始主動擔當,為適應新傳播形態而作出努力。

幾次直播之後,李樹建總結出了新媒體傳播的兩個重點——娛樂性和思想性。娛樂性意味著要主動適應新的演出場景。失去了“第四堵墻”的間隔、失去了戲曲程式的依傍,戲曲演員在直播間裏與觀眾“短兵相接”、全方位互動,觀眾的反饋通過數字最直接地呈現出來,這對戲曲演員是不小的挑戰。“玩網際網路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他們都是快節奏,得改變過去那種我演啥你看啥的思想,變成你看啥我演啥。”為了吸引更多觀眾,他把直播做成了一場專場晚會,邀請老藝術家和優秀青年演員參與,與網路達人連麥,唱戲、表演、打擂臺、科普戲曲知識,同時講述戲曲背後的歷史故事、分享從藝四十餘年的經歷等。

除了順應新媒體平臺的傳播規律和受眾特徵,努力呈現劇場內外更多新內容,李樹建還強調了思想性,通過網際網路傳播優秀戲曲文化是戲曲人的責任與歷史使命。

周美慧因直播收穫了一批年輕的觀眾。直播讓這批觀眾感受到戲曲的魅力,因此疫情好轉時,他們主動買票走進了劇院。她的粉絲群群主是個只有18歲的小戲迷,在與粉絲的日常互動中,她希望通過自己的表演和交流,把藝術的浸潤和熏陶傳播到更遠方。

隨著傳統戲曲越來越多出現在直播間,與曾經拼顏值、秀下限的“美女直播”不同,演繹傳統文化的戲曲直播在傳播了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正在改善著網路直播生態。對觀眾來説,戲曲裏那些千回百轉的唱腔、纏綿悱惻的情愫、樸實直白的道理,與記憶裏關於故鄉的美好回憶相契合,也與對於真、善、美的樸素信仰相印證。

在戲曲院團中,上海越劇院的直播頗有特色,除了在各大視頻直播平臺開通官方賬號直播經典劇目、主題活動外,上海越劇院還開設了“青年·戲談”直播沙龍。這個最初由上海越劇院青年創作人員發起的戲曲創作對談直播,在兩三年間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跨院團、跨劇種、跨學科、跨藝術門類的上海青年文藝實踐活動,沙龍主題也從最初的戲曲創作,逐步拓展至對劇種氣質、表演美學、跨藝術交融、東西方文化對話、舞臺與城市文化等更為廣泛的舞臺藝術與文化議題的探討。沙龍成員不但涵蓋了上海和北京各大國有文藝院團的青年編劇、導演、演員、作曲、舞美設計,也不斷吸納其他藝術門類的創作者,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

“策劃有學術味的戲曲直播,旨在引導青年人有更深的思考。同時也希望以青年吸引青年,達到培育新觀眾的目的。我們最初擔心,學術化、理論化的內容或難以受到直播觀眾的歡迎。事實證明,這樣的顧慮是多餘的,這個項目收到了觀眾的熱烈反響和積極互動。”上海越劇院副院長呂祥説。

與此同時,各大平臺也在戲曲直播方面積極探索。《京劇的夏天》專題欄目、“今朝我登場”“戲曲大師父”等IP在呈現精品化內容方面作出有益嘗試。

展望:守正創新方為根本

“啥時才能去劇場看戲呢?”當戲曲直播發展得如火如荼時,依然可以在直播間裏看到、聽到這樣的感嘆。“雲端”演出令人沉醉,劇場卻依然令人想念。“因為我們在劇場看到的是整臺的演出,包括燈光、音響、舞美、主角、配角、道具,甚至每一位觀眾都是這場演出的有機組成部分。”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講師王靖雨指出,“正是這些元素之間奇妙的化學反應造就了戲曲藝術幾百年傳播不衰的魅力。”

戲曲傳播未來走向何方?大部分從業者認為,“線上交朋友,線下看演出”,借助網際網路將流量引向劇場,才能完成鏈條的完美閉合。對戲迷來説,缺少完整表演程式的線上直播只能算作一種沒有演出可看時的權宜之計、無奈之舉。中國戲曲學院的研究生楊茹涵説:“線上直播沒有坐在劇場裏看劇的感覺,我希望用自己的眼睛捕捉現場的各種細節。有時候看劇不單單是看劇,也是一種具有社交屬性的文藝活動。”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講師、戲劇戲曲學教研室主任張一帆指出:“在探索戲曲傳播的過程中,傳播內容與形式對於戲曲本體産生的碎片化與完整感,是一對不可偏廢的辯證關係。碎片化的優勢是省時省力,在現代化的快節奏中顯得很有效率,但碎片化傳播的目的必須是為整體化傳播而服務。”

戲曲不可能總是網路直播中的“流量擔當”。張一帆説:“通過各種新媒體傳播戲曲可以獲得關注、收穫流量,但更應該思考與評估流量的水分有多大,會不會造成虛假繁榮,産生的泡沫感對從業者的負面影響有多大。”

也有人對此抱有更樂觀的態度,戲迷宋女士在採訪中提到,前段時間京劇女演員王珮瑜在直播中和大家一起觀看自己過去的演出,這種形式讓她耳目一新。“對我們老戲迷來説,聽演員分享表演當時的見聞、理解,可以獲得觀眾席之外的很多資訊,對原來不怎麼看戲曲的觀眾來説,有一個專業人士帶領講解,也能更快地理解傳統藝術。”她認為,對戲曲直播,我們不妨抱有開放包容的心態,迎接新技術並不意味著背棄傳統,在發展變化中,傳統藝術也許會生發出不同形態的花朵。

文化生長具有其內在邏輯,傳播只是其中一個環節,直播之後,戲曲在守正創新的征程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王靖雨表示,對戲曲而言,網路直播只是打開了其走近年輕人的一扇門,而要讓年輕人成為“鐵粉”,最終還是要靠自身的藝術魅力。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生生不息,綿延不絕,不管何種形式何種意見,從業者、平臺、觀眾等多方的出發點都是要讓戲曲更好地傳承下來、傳播開來。只要堅守住這個出發點,傳統文化的盛景就終會徐徐展開。

(本報記者 李晉榮 曹雅楠)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