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虎年話虎 數字化時代,我們為什麼仍需要傳統節俗

發佈時間:2022-01-28 16:24:20 | 來源:解放日報 | 作者:夏斌 | 責任編輯:蘇向東

——專訪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會長仲富蘭

時光在迴圈往復、變幻無窮的生活中流淌。民俗在代代相承、推陳出新的歲月中醞釀。

在傳統文化中,寅虎有著怎樣的美好寓意?歷史上,江南人是如何過年的?數字化時代,我們為什麼仍然需要傳統節俗?

中國人對虎的情感演繹是濃烈的,存在著敬畏與矛盾的心理

解放週末:再過幾天,我們即將迎來農曆虎年。您恰巧是屬虎的,這個本命年是否別有感觸?

仲富蘭:步入農曆壬寅年,我又長了一歲,真是令人感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辭舊歲迎新年之際,一方面特別懷念逝去的親人與友人,感慨時間過得太快,一方面對於生機勃勃的新的一年,更有許多美好的心願和祝福。

解放週末:虎諧音“福”,是否寓意著虎年有福氣?在您看來,虎有著怎樣的文化象徵意義?

仲富蘭:在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中,虎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虎的形象在民間一直象徵著力量和氣魄,生龍活虎、龍騰虎躍,虎以其勇敢自強、大氣堅定、虎虎生威,從多方面滋養了中國人的民族精神品格。

千百年來,關於虎的民俗信仰逐漸成為一股強大的習慣力量。以虎為題材的民間藝術品琳瑯滿目,各種“虎”題材的民俗作品也精彩紛呈。在漢語中,帶有“虎”字的成語更是不勝枚舉,如生龍活虎、如虎添翼、虎嘯龍吟、虎踞龍盤、虎躍龍驤、龍行虎步、龍騰虎躍、虎頭虎腦等。

解放週末:不難發現,成語中既有“虎嘯龍吟”“如虎添翼”“虎頭虎腦”,但也有“與虎謀皮”“放虎歸山”,中國人對虎的情感似乎有些複雜?

仲富蘭:應當看到,中國人對虎的情感演繹是濃烈的。中國人對虎一直存在著敬畏與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認為老虎是有靈性的神獸,因而以它的形象鎮邪、消災避難;另一方面,又認為虎是食人的猛獸,因而感到畏懼。

“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銳,噬食鬼魅。”虎從遠古社會先民們的動物崇拜中演繹成虎神。中古社會,虎又從“神虎”“瑞獸”,演變成護佑蒼生的保護神。這種從畏懼到崇敬的轉變,對族群團結和民族凝聚起到了重要的積極作用。虎文化的內涵和寓意,歷經滄桑,於今更是日臻豐富,已成為中國人普遍認同的民俗文化的一個標識。

解放週末:哪些與虎有關的民俗,體現了虎文化的內涵與寓意?

仲富蘭:傳統社會的許多地方,有外婆家給新生兒送布老虎的習俗;小孩滿月時,舅家要送去黃布做的老虎一隻,進大門時,將虎尾折斷一節扔到門外。送布老虎是祝願孩子長大後像老虎那樣勇猛有力;折斷虎尾,則是希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無妄無災。此外,還有給小孩子穿虎頭鞋、戴虎頭帽、虎肚兜等習俗。

在西北的一些地方,則流行“挂老虎饃”的婚姻風俗。迎新前,男方的舅家要蒸一對老虎饃,用紅繩拴在一起。新娘一到,便將老虎饃挂在她頸上,進門後取下,由新郎新娘分食,表示一對新人同心同德。有意思的是,這種饃還有雌雄之分。雄老虎饃的頭上有一個“王”字,表示男子要有擔當,撐起這個家;雌老虎饃的額中有一對飛鳥,寓意夫唱婦隨、家庭和睦。現在,還會特意多加幾隻小老虎,祝願新人早生貴子、多生兒女。

解放週末:前些日子,壬寅虎年郵票一經亮相,關於“虎威”如何表現就在網路上引發討論。您怎麼看?

仲富蘭:從好的方面來説,小小一方生肖郵票能夠引起熱議,對虎形象的詮釋、虎文化的傳播是有意義的,也是傳統文化熱乃至文化自信的折射。

這番熱議也説明,作為民俗符號的虎,承載了無數人的情懷。既然是表達民俗的符號,即被賦予了特定的情感與內涵,與藝術家展現自己的個人才華的作品略有區別。從這一角度來説,生肖郵票應有“更上一層樓”的追求空間。

長期積澱起來的傳統年俗,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

解放週末:春節可以説是當代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但據説,古代的春節和過年並不是一回事?

仲富蘭:確實,“春節”一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特指。

大約在新石器時期,我國先民根據農作物的生長週期,發現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規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南北朝時期,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

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農時”以及“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西曆,以西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因為農曆正月初一通常在立春前後,因而把這一天順勢定為春節。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使用西元紀年”的決議,作為農曆正月初一的“春節”也正式確定。

解放週末:對中華民族而言,春節究竟有何意義?

仲富蘭:春節的意義在於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標識。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都要過年,幾千年來莫不如是。春節已經成了我們民族文化的坐標。春節所産生的文化想像,本身就是對中國傳統價值觀的一種體現與回歸。

在中國人的時空概念中,民俗節日是一個樞紐或者叫節點。春節既是一年的終點,又是一年的起點,週而复始,萬象更新,這就在人們的心理上形成一個圓。這種迴圈往復的圓形時間觀,可以打破個體生命從生到死的線性恐懼。

除此之外,我以為,春節的意義在於調節三種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自我的關係。所以,關於春節,我曾經嘗試用六十四個字來表述:“天人合一,和諧自然;迎春納福,趨吉避兇;除舊布新,美好開端;領悟親情,凝聚情感;感恩圖報,回饋社會;莊嚴儀式,珍貴記憶;遊藝紛呈,精彩展示;放鬆調節,心靈安寧。”

解放週末:或許有人會疑惑,已經21世紀了,為什麼還需要農耕時代形成的春節?

仲富蘭:有人認為,如今工業化、資訊化的中國,過春節的象徵意義大於現實意義。但我相信,人與自然、人與人(即社會)、人與自身,這三種關係還是存在的;避兇趨吉,求得來年的和順,也是人性使然。

逢年過節,一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碰個杯,過去一年中即使有什麼磕磕碰碰,酒酣耳熱之際,矛盾也就化解了。到親戚朋友家拜年、走動,也能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至於個人的身心平衡,一年忙到頭,總會有人成功,有人不那麼順利。新春佳節是對自己極強的心理暗示:一切不順心的事都會過去,新的一年又是一個美好開端。萬事從頭起,對未來又有了憧憬,這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心理減壓閥”的作用。

除了個體角度,從宏觀層面來看,在長期歷史進程中認同和積澱起來的傳統年俗,是傳統文化中維繫、協調、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也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影響力的逐漸增強,以及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已經逐漸在世界主要國家的一些城市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成為中國軟實力的一個重要表現方式。

不僅要重視年節習俗的“歷史文本”,更應注重其“現實答卷”

解放週末:據您所知,江南地區有哪些獨特的年節習俗?

仲富蘭:2000多年前,司馬遷在《史記》中用“飯稻羹魚”四個字對江南地區的飲食特點作了高度概括。當時的楚越地區,地廣人稀,以稻米為飯,以魚類為菜,刀耕火種,水耨除草,瓜果螺蛤,無須從外地購買,便能自給自足。這是很獨特的,反映到年節習俗上就是通常所説的“北方包餃子,南方吃湯圓、年糕”。

北方人在年三十晚上吃餃子,一是取其諧音“更歲交子”,喻辭舊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酷似元寶,喻國泰民富、招財進寶。南方多數地區過年有吃年糕的風俗,背後則有一個民間傳説。

春秋時期,蘇州為吳國國都。相傳,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築城,建成後大宴群臣。伍子胥預見到吳王驕奢,國家遲早將亡,於是留下密囑:我死後,如國家遭難,民饑無食,可往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如他所料,吳國後來被越軍橫掃,都城斷糧,餓殍遍野。有人突然想起伍子胥的囑咐,便帶領百姓前往相門拆城掘地,才發現原來相門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從此,蘇州人民為了紀念並銘記伍子胥的功績與忠烈,過年時家家吃年糕,並一直流傳到今天。

解放週末:在我們的印象中,雖然各地風俗略有差異,但各種年俗所聚合起來的春節,總是熱烈紅火、溫暖美好的。

仲富蘭:是的。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離家的遊子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裏,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將近一個月,從臘月廿三開始直到正月十五,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小孩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這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

春節團圓的這種習俗,反映了人性中的美好,有著人性的光輝。即使再過一千年,中華民族子孫也應該世世代代地將它傳承下去。

解放週末:但近些年來,很多人都有“年味”變淡的感喟。

仲富蘭: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沒有了兒時對穿新衣、點鞭炮、壓歲錢的特別渴求,也沒有了走親戚、坐禮席的禮儀講究,或許也沒有了敬神告天的祭祖……於是,很多人都有“年味”變淡的感喟。

其實,我覺得,不變的是節日,變化了的是我們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一些人總是試圖描摹出舊時過年的文本,像《祝福》裏的祥林嫂一樣,年復一年地復述著人們記憶深處的年味。這個參照係不對。對照農業社會的“年味”,現在當然是淡了,還可能會越來越淡。

前幾天,我還跟幾名學生聊到這個話題。我説,置身於資訊化、數字化、智慧化時代,民俗研究不僅要重視年節習俗的“歷史文本”,更應該注重當代人過年的“現實答卷”。中國人的春節,源於更疊的時序,與世俗生活緊密相連,不能將過時的、與現時生活格格不入的“老玩意”理解成民俗。現實的發展變化,同樣是“年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節慶活動已逐漸超越簡單的物質需求,從“求溫飽”轉變為“尋開心”

解放週末:在當代人過年的“現實答卷”中,您最看重什麼?

仲富蘭: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節慶活動已逐漸超越簡單的物質需求,重點從“求溫飽”轉變為“尋開心”,即更加重視精神需求。僅就當代人過年而言,有三樣東西特別值得關注:一是藝術感,二是煙火氣,三是年輕態。

不要以為只有守歲、磕頭、祭灶、祭祖等儀式和團圓飯、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是年俗。如今,逛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音樂廳也是新年俗。上海有全國城市最多的文創園區、咖啡館、茶館、書吧等文化空間,還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特別是基於上海城市文化基因與市民自發的文化活動。置身其中帶來的衝擊力和融入感,都是一種新年俗的體驗。

此外,既要有“高大上”,也要有“煙火氣”。“煙火氣”是什麼?以前它是馬路上的流動食擔、小菜場裏的魚鮮氣、大餅攤點供應的“四大金剛”;如今,大規模城市更新之後,煙火氣既是上海人普通家庭的日常,也隱藏于街頭一條條風情小馬路裏。煙火氣,是一種人情味,也可看作人民城市的生活氣息。人對城市的歸屬感往往源於城市的生活氣息,煙火氣、市井氣、人情味會帶給上海無窮的魅力。

説到“年輕態”,上海是較早進入人口深度老齡化的中國城市。城市的活力來源於城市裏青年人的聚集度與活躍度,古老的年俗也亟須年輕人的創造與創新。一個擁有更多青年人的城市是最有吸引力的,也是有創造力的。大量吸收年輕人才,讓青年人跨界到社區“管事”,出謀劃策,提供社區治理創新的“過節方案”,古老的年俗就會産生諸多新年俗。

如果上海在這幾個方面發力,在新民俗方面也一定會展現出新的“上海特質”與“中國經驗”。

解放週末:前些年,“洋節”來勢洶洶,有取代傳統節日之勢,令許多人憂心忡忡。現在來看,這種情況是不是已經發生了變化?

仲富蘭:改革開放這幾十年,西方外來節日在商業力量的加持下,不斷影響著國人的節慶觀、消費觀,這種現象是存在的。但是不是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是不是曾經“有取代傳統節日之趨勢”?我不這麼看。

我曾帶領學生做過一個入戶問卷調查。上海是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大的城市,但調查的結果是,上海市民對中國傳統節日的接受度、喜愛度還是遠遠高於西方各種節日。在中國各種傳統節日中,春節這一“第一大節”的地位不可撼動。不少年輕人雖然喜歡過洋節,但他們更重視春節。西方耶誕節、情人節、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等等,在商家的推動下有些市場,但它們在中國沒有根,沒有土壤。單從這一點來看,認為洋節會取代傳統節日的想法有些杞人憂天。

當然,我們要有一種海納百川的意識。強調傳統文化與過不過洋節,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

就國際交往與文化傳播而言,我們當然要尊重自身的傳統與文化,但也要尊重他人的習俗。“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品格,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內核與因子。

無論時代給傳統節日注入什麼新內容,其核心始終沒有偏離中國傳統精神

解放週末:近來,疫情防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對於“就地過年”,您有什麼感觸或建議?

仲富蘭:疫情暴發以來,民眾響應政府號召就地過年,減少人員流動,就地過年,逐漸形成了一種別樣的春節景觀。

我特別能感受“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心情。我是1968年入伍的,曾跟隨部隊駐紮在蘭州城外的七里河土門墩。有一年,春節吃年夜飯的時候,外面的雪下得很大,但輪到我出勤站崗放哨。頓時,一股遊子離鄉、孤孑無親的離愁別緒涌上心頭。

當然,雖然同為孤身在外,但和過去相比,現在各方面的條件顯然更好了。對於今年“就地過年”的新上海人,我有兩條建議:一是接受現實,放鬆情緒;二是活在當下,自我鼓勁。同時,相關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可以給予必要的物質和精神關心。上海的社區具有較強的動員能力,在符合疫情防控標準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就地過年”的居民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猜燈謎,推廣“線上拜年,視頻團聚”,讓濃濃年味溫暖一個個社區、一顆顆心靈。

解放週末:對於那些足不出“滬”、在家過年的上海人,您有什麼建議?

仲富蘭:上海是“海派文化的發祥地,先進文化的策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有著非常豐富的城市文化記憶。上海的歷史文化記憶與“都市新年俗”有著密切聯繫。城市裏的集體文化記憶和文化基因,本質上也是當代人的“鄉愁”。

上海人過年,可以體驗一下具有地理空間領域的“鄉情展示”。我們可以回歸城市地方文化,重溫地域人文過程,感受“吾土吾民”“上海味道”等構成“年”的重要含義。春節期間,哪怕是光顧一下老城隍廟豫園裏的捏面人、剪窗花、做糖人、寫福字、聽崑曲……相信都可以讓市民們感受到一把濃濃的年味。

解放週末:一面要抗擊疫情,一面要讓更多人在節慶體驗中親近傳統、品味文化,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仲富蘭:今年春節前夕,一年一度的“文化進萬家”活動採取年俗非遺線上直播的形式舉辦,有關機構組織各地與“年文化”相關的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以短視頻、直播等形式進行傳播。這種形式非常好。既可以在“雲端”展現各地精彩紛呈的年俗活動,推動非遺在新媒體業態的傳播,還能營造濃濃年味,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虎年節日氛圍。

過年,對中國人來講,不僅是向過去的一年告別,更意味著要在新年到來之際,將美好的期待和祝福送給自己、家人和朋友。我國各地都有豐富的非遺資源,包括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體育、傳統技藝……可以將這些資源通過數字化的形式轉換成精彩紛呈的節目,並且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等平臺以及各地多家權威媒體等,奉獻給千家萬戶,呈現出豐富多彩、年味十足、喜慶熱烈、適度互動、充滿特色的濃烈氛圍。

歸根結底,傳統節日文化是孝、親、慈、愛的文化,相關儀式活動無不傳達和體驗了對親情、友情、族情、鄉情的珍視。無論時代給傳統節日注入什麼新內容,其核心始終沒有偏離團圓、和諧、吉祥、如意的中國傳統精神。就算再過一千年,這一點也不會改變。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