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別策劃 | 告別愛無能,重塑愛的能力
發佈時間:2025-01-01 08:0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理|策劃人小語
有人不想愛,堅持孤身一人;有人不會愛,屢試屢敗;還有人難得遇見了愛的人,卻發現對方難以投入地去愛自己……於是,不戀不婚成了這些人的被動選擇。
看似不同的表現背後卻有著一個共同的難題—愛無能。本期策劃,我們將幫助大家深入了解愛無能,並帶領大家走出愛無能的困境,找回和培養愛的能力,做一個敢愛、會愛的人,讓愛成為人生中最溫暖的力量。
提到愛無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會覺得這是一種病,得治。其實,這是對愛無能的誤解。
愛無能不是病
顧名思義,愛無能是指一個人在愛他人或感受被他人愛的問題上感覺到無能為力。愛無能可能會以抗拒親密關係或在親密關係裏遭遇各種困難的方式來呈現。
有人口口聲聲要“獨美”,專心搞事業,甚至認為戀愛很麻煩,把婚姻視為墳墓。有人遊走在一段又一段短暫的關係裏,不斷相親卻無法真正戀愛,或者只能談很短的戀愛。有人雖然結婚了,但是過著單身生活,對伴侶和孩子疏離,或者完全不承擔家庭責任。還有一種比較災難性的愛無能,是對伴侶實施暴力,或者毫無悔意地多次出軌。
就像植物本能地朝向陽光,按理説人也會本能地奔向愛才是,怎麼會有人拒絕愛和被愛呢?因為愛是一種需要學習的心理能力,和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
一般來説,嬰幼兒時期,孩子應通過與父母的良性互動,體會理解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而後觀察和模倣父母的言行,逐漸認識愛的模樣,練習愛的語言,並最終擁有愛的能力。如果父母不具備愛的能力,使得孩子缺乏對愛的認知和體驗,那麼,孩子長大後在建立愛和被愛的關係中感覺到無能為力,就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此外,我們總是被鼓勵奉獻、付出,卻很少被教育表達需求。如果説了需求,會感到羞恥,害怕被拒絕。可如果不説出需求,就難以讓關係親近。這種兩難的境地很容易讓人産生對愛無能為力的感覺。
不難看出,愛無能不是病,而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很常見的人際和心理現象。換句話説,每個人都有愛無能的一面,都可能會遭遇愛無能的時刻,畢竟父母或多或少都有局限。老師就會那麼多,即便使出洪荒之力,也無法教授自己都不懂的知識和能力。但老話説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長大以後,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愛的資源,繼續學習愛與被愛,提升愛的能力。
既然人人都可能會面臨愛無能的問題且影響不小,我們有必要認真對待。具體怎麼做呢?不妨一起來看看他人的故事,療愈自己的人生吧。
遇見愛無能,別怕
我不想戀愛,多個人太麻煩
口述 |阿東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裏,我活得如魚得水。但對於戀愛,我始終敬而遠之。在我看來,戀愛就是個累贅,太不划算了。
在學生時代,我見過有的同學為了給喜歡的人買禮物,自己省吃儉用,過得很拮據;有的同學為了追求喜歡的人,拼命把自己改變成對方喜歡的樣子。那時我就在想:這樣真的值得嗎?
步入社會後,我看到有的同事因為戀愛而在工作上分心,有的同事為了另一半放棄大好的晉陞機會。一旦感情出現問題,他們便會痛苦不堪,工作和生活都陷入混亂。對於這些,我很不理解。
有這些精力和金錢,留給自己不好嗎?我可以隨時來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也可以毫無顧忌地追求自己的事業。上班努力工作,升職加薪;下班認真生活,想幹什麼幹什麼,完全不用考慮另一個人的感受。
關鍵是,投資戀愛,可能會身心俱疲,甚至人財兩失;但投資自己,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好,穩賺不賠。也許有人會説我自私,但我覺得,只有先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別人,而我選擇先好好愛自己。
攻略
直面內心的痛苦,才會渴望戀愛的美好
也許有人會説阿東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但實際上,他只是面對愛情感到恐懼徬徨。阿東像一個沒吃過糖的人,非常不理解別人為什麼喜歡吃糖。為了合理化,他選擇性地關注有些人因為愛吃糖導致蛀牙,進而誇大牙痛的痛苦,比如投資戀愛會身心俱疲等。
生活中有很多像阿東這樣的人。他們在成長中,需要肯定時,得到的是忽視和嘲笑;需要擁抱時,得到的是批評和貶低。他們會覺得:“都是因為我不夠好。”成年後,為了避免遭受類似的痛苦,他們寧可深陷孤獨的絕境,不談戀愛,甚至不交朋友。
但是,人都有自我一致性的本能需求,以便保持內心世界的穩定性。為此,人們會找很多合理化的説辭,比如不是我不夠好,不是我沒能力愛與被愛,而是我不喜歡也不需要愛,是我主動選擇了單身。
阿東堅持自己的説辭,拒絕進入戀愛,説明解決問題的時機還沒有到。他可以先按照自己的節奏獨自生活,直到有一天,他開始發自內心想要找一個愛人來陪伴。那時,他可以先觀察周圍的人,找到一個讓自己感覺有些安全感,同時對他充滿善意的姑娘,嘗試去靠近,給對方機會了解他,進而慢慢建立愛的關係。在此之前,阿東要不斷提升自己,盡可能掌握社會資源,讓自己成為對異性有吸引力的人。
我很想戀愛,可總也談不成
口述 |沫沫
我一直期待能夠擁有一段美好的愛情。然而,我不會戀愛,更不敢戀愛。
不會,是因為沒人教過我怎麼戀愛,只能一直等啊等,直到我變成了大齡未婚女青年。好不容易相親成了一個,我卻不知道如何與對方相處。有時候,我挺想對他好的,話到嘴邊卻變了味兒;有時候,我會忍不住對他百般挑剔……結果可想而知,那個男孩被我嚇跑了。
不敢,是因為我有很多擔心。擔心遇到錯的人,擔心不能走到最後……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擔心。也許是父母經常吵架,母親常常無助哭泣,讓我覺得經營感情很難;也許是看多了離婚鬧劇,讓我不敢輕易相信愛情;也許是我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擁有愛情……
我默默把自己包裹起來,以為不戀愛就不會受傷,也不會看到自己的無能。但很快,我發現,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內心的孤獨無時無刻不在刺痛著我,尤其看到別人成雙成對、恩恩愛愛時,我就心生羨慕,忍不住暢想:要是自己也能找到這樣的愛情該多好啊。想戀愛卻無法戀愛的我該如何破局呢?
攻略
超越童年的局限,才能將愛情進行到底
為什麼沫沫渴望戀愛卻不會談戀愛?她很少見到父母之間表達愛意,也很少接收到指向自己的柔情,因而頭腦裏沒有愛的畫面,缺乏愛的體驗。所以在面對所愛之人時,她會感到焦慮無助。此外,由於從小目睹母親的艱難,沫沫産生了一些想法,比如“媽媽都做不到讓男人愛她,我也一定做不到”“媽媽都得不到幸福的婚姻,我也一定得不到”。
其實,不只是沫沫,所有人都習慣向父母學習應對生活之法,誤以為那就是真理。直到成人後,擁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具備一定的反思能力,我們才有機會發現,父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有搞不定的事情。同時,有些事父母做不到,我們卻可以做得很好。
沫沫可以試著挑戰自己的固有想法。經常問自己:“我哪不配擁有愛情了?”告訴自己:“沒有人教我談戀愛,我可以自己教自己。”鼓勵自己:“只要我好好學習談戀愛,總能學會。”有了心理能量後,她就會主動吸收關於愛的知識,給予自己肯定和鼓勵。
做足了心理建設,在相親時,勇敢袒露真實的自我,嘗試和對方進行深度交流,談論彼此的成長經歷,探索雙方的興趣愛好。沫沫必將發現,戀愛無需技巧,用心感受,耐心找到和自己心靈契合的人就足夠了。
我渴望被愛,他卻毫無回應
口述 |娜娜
結婚沒多久,我就意識到自己可能結了個假婚。
別人找的是老公,我找的卻是兒子。結婚後,他依舊把父母家當成自己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我們這個小家,他也是這副做派,以自我為中心,不停向我索取。稍有不滿意,他就會向公婆告狀。告狀還算好的,至少兩個人能有機會就分歧爭一爭、搏一搏。更多時候,他會躲在公婆家,有問題不解決。我想吵架都找不到人,這種感覺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無力又無奈。
別人找的是伴兒,我找的卻是絆子。他既不怎麼陪我,也不怎麼管家裏的事。不管事就算了,還凈惹事。買車時挑三揀四,惹毛了銷售,對方差點兒報警;經常把朋友帶到家裏玩兒,殘局全得我收拾……我説他,他還挺無辜:男人不都這樣嗎?我本想找個人依靠,結果卻被逼成了依靠。
當然,他並非一無是處,否則,我也不會嫁給他。他愛工作,能賺錢養家;他脾氣好,從不和我吵架……可是,我不甘心一直這麼過下去。心事無人訴説,家事無人分擔,這樣的婚姻太折磨人了。面對愛無能的伴侶,我該怎麼辦呢?
攻略
教會伴侶如何愛,才能享受婚姻的幸福
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提出了“影子人格”的概念。每個人都有一個被壓抑、被否認的自我,我們之所以會愛上某個人,往往是因為在那個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人格。
婚前,娜娜就知道丈夫和父母特別親密,依然選擇嫁給了他;婚後,發現丈夫沒有把心思放在小家上,她雖有不滿,卻也沒有極力反對。這意味著,面對愛和被愛,娜娜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在親密融合還是保持距離的問題上,她和丈夫一樣困惑掙扎。
雖然問題在丈夫身上,但鋻於伴侶互為對方的“影子人格”,解決問題可以從娜娜入手。娜娜要直面自己,承認自己想要和丈夫更親近的願望,了解自己的具體需求,肯定自己的需求,進而克服被拒絕的恐懼,向丈夫表達自己。一般而言,只要是合理的需求,伴侶都願意盡可能地滿足。畢竟,誰不想好好過日子呢?
所以,有什麼想法/需要,直接告訴伴侶,感到哪不舒服/不滿意,更要態度鮮明地表達。首先是語言上的:我不能接受現在的婚姻生活,我們一定要改變。然後是行動上的:明確底線,制定規則,堅定執行。比如有矛盾內部解決,不可以講給父母聽;可以帶朋友來家裏玩兒,但朋友走後必須負責把家裏恢復原樣。
好的婚姻關係就是要同時承載和滿足兩個人的需求,唯有如此,夫妻才能彼此支撐、互相滋養,享受幸福的婚姻生活。
因為不會愛,婚姻陷入僵局
口述 |虞敏兒
和老宋激烈爭吵後,我提出了離婚。老宋沒有吃驚也沒有不捨,淡淡地説道:“我沒意見,反正你不提我也會提。”結婚多年,我倆終究還是走到了離婚這一步。不過,細細想來,這個結局似乎早已註定。
關於和老宋的相愛,我早已記不清了,能想起來的只有相殺。冷戰時,他不理我,我也不理他;吵架時,我罵他一句,他能回罵我十句;打鬧完,我倆誰都不肯先道歉。別人打情罵俏,我倆大動干戈;別人比著誰更愛誰多一些,我倆比著誰傷害誰更多一些,誰也不肯吃虧……
有什麼事沒處理好,我們會下意識地把責任往對方身上推。比如趕火車遲到了,我抱怨老宋熬夜打遊戲,起床太晚;老宋指責我化粧時間長,出門太慢。一旦感覺自己被傷害了,我們不會試著去理解對方,一起解決問題,而是習慣以牙還牙,扯平傷害。
你要説我倆有多大仇多大怨,真不至於。我以前和老宋心平氣和地聊過,發現大家都想好好過日子,可事到臨頭,依舊只會説最狠的話,做最絕的事。我覺得我倆可能是愛無能,還有救嗎?
攻略
互相療愈勤復盤,才能彌合婚姻的裂痕
或許,在成長過程中,虞敏兒和老宋都沒有體驗過被溫柔擁抱的感覺,因而也不懂得如何擁抱對方。每一次吵架都是變相地向對方吶喊求助:“你知道我很傷心嗎?你能看到我的無助嗎?你可以關愛我、對我好嗎?”
或許,剛在一起時,他們只有一方傾向於用吵架、競爭的方式建立關係。他認定除了爭吵不休,沒有第二種相處模式,於是迫使伴侶也如此回應。在長期共處的婚姻關係裏,伴侶會互相影響、越來越像,這就是夫妻相的由來。
找到原因,也就找到了方法。解決問題的鑰匙有兩把,一把是念及多年夫妻情分,回憶起新婚時的美好時光,開始反思:我們是怎麼從溫馨幸福變成一地雞毛的?另一把是被迫用爭鬥吵架回應的一方忽然驚醒:我什麼時候變成了不是自己的樣子?無論哪個角度的反思,都將給他們的關係帶來轉機。
吵完架後,他們可以進行復盤。比如一起探討:我們是在哪個點上開始憤怒的?在憤怒的時候,我們心裏發生了什麼?當我們那樣説時,本意是想要表達什麼?如果兩個人都昏了頭,不記得當時説了什麼,心裏在想什麼(這是正常的),導致事後復盤比較吃力,可以安裝監控,把吵架過程錄下來。當兩個人可以拿著吵架錄影分享吵架的感受,討論吵架的想法時,關係的良性發展就已經開始了。
故事看完了,攻略也收到了,是不是已經感覺到了愛意滿滿?當然,親密關係是段漫長的旅程,所遇狀況不盡相同,所需攻略難以窮盡。好在萬變不離其宗,接下來我們就奉上一份終極攻略,為各位的多彩幸福保駕護航。
告別愛無能,不難
無論是自己難以進入或維繫親密關係,還是遇到了一位愛無能的伴侶,都會讓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感到生活的不易和內心的掙扎。
面對困境,小孩子常用的方式是逃避、否認或忍受,很多成年人也會用類似的方式。所以,解決愛無能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身為成年人的心理感受並承認它。“我就是遇到了不懂得如何愛我的愛人,這讓我很傷心。”“我就是一個渴望愛卻又不懂得怎麼愛的人,這讓我很無助。”再進一步對自己承認:“我確實是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愛和滿足,這讓我如今遭遇了情感關係的困境。”
面對真相,會讓人回到內心,找到自我的能量,也必然伴隨失望、無力等痛苦的感受。第二步就要給心靈放個假,暫時不在現實上做什麼。生活是漫長的旅程,你有很多時間慢慢解決問題。耐心安放種種情緒,直至回歸平靜,讓你感覺可以進行第三步的工作為止。
第三步,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自己告別愛無能,提升愛和被愛的能力,得到情感需求的滿足,過上幸福的生活。之所以將此當作專門的一步,是因為學習和掌握一種新能力並非易事。如果沒有下定決心,很可能會中途放棄。
有了心理空間,也有了要改變的決心,你就能很輕易地進入第四步:花時間去研究自己、研究對方和研究關係。
觀察自己:我是如何與伴侶互動的;我們的關係相對親近時,我在想什麼,有什麼需求;和他發生了矛盾時,我又在想什麼,是什麼感受,希望他怎麼做。
觀察對方:心情好時,他是怎樣的,怎麼跟我互動;心情不好時,他會變成什麼樣。在日常相處中,他通常如何對我的話語作出反應,習慣性地説什麼,怎麼説,怎麼做。
基於對彼此的了解,花一些時間慢慢思考:在某事上,我為什麼那樣説?我的真實願望是什麼?我當時為何不説真心話?我在怕什麼?他又是怎麼了呢?為什麼他會那樣回應我?以我對他的了解,我認為他可能是遇到了什麼困難?
如果你的困難是難以進入或維繫親密關係,可以對自己進行觀察和思考。比如在相親或上一段關係中,觀察/回顧自己經常説什麼、做什麼,説的話做的事引發了對方怎樣的反應;復盤自己在那段關係中的心理動態,為何那樣説/做,心裏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觀察和反思並不是容易做到的事,要允許自己的忘記,接納自己的想不清楚。只要持續觀察和反思,總有一天,你會越來越了解自己和伴侶,對親密關係的全貌也能看得更加清楚。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逐漸擁有靠近自己內心的能力,也能自然地發起和伴侶的溝通。
這時候,就進入第五步了—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如果你十分渴望親近,伴侶卻是愛無能的狀態,你可以試著跟對方分享你的觀察和思考,然後詢問對方,對於你這麼想、這麼説,他是什麼看法,有什麼感覺。你極有可能會發現,伴侶會很開心你願意去了解他,進而感激你竟然比他還了解他自己,以及你為了你們的關係付出了這麼多努力。這很可能會促使他也回報給你同等的關注,反過來觀察和思考你們的關係。
愛是一種需要後天發展的心理能力,不要指望一次嘗試就能成功。要做好付出很多而效果卻不佳的準備,反覆練習。此外,關係是雙向的,不見得你努力,對方就一定配合。我們只能決定自己的事,無法左右別人的決定。如果你做了很多努力,伴侶卻明確告訴你,他不願意改變,那就意味著他已經作出了選擇。這時候,你就要問問自己,是否願意配合對方維持一段你並不享受的關係了。
本刊觀點
愛無能雖常見,但並非無法逾越的障礙。只要我們勇敢面對內心,積極尋求改變,努力探索、學習,愛與被愛的能力必將在我們心中重新綻放。願每個人在愛的旅程中都能夠不再迷茫,收穫滿滿的幸福與美好。(專家支援 | 肖雪萍 中國網心理中國特約《婚姻與家庭》雜誌供稿 網址:http://psy.china.com.cn/)
成人多動症,你知道嗎?有這些症狀,你要注意了2025-01-03
事關“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我國將用三年補齊短板2025-01-02
每天都很emo?補充這種維生素,能讓人心情好!2025-01-02
面試、聯誼如何給他人留下好印象? 心理學家幫你忙2025-01-02
600號畫廊上新 | 影 映——親子關係心理健康藝術展2025-01-02
新歲序開 心理專家教你解鎖幸福密碼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