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聊吧|身處逆境的你是否有直面深淵的勇氣?
發佈時間:2024-10-31 08:50:00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姜天聖10月25日,余華英拐賣兒童案在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一審宣判,最終法院對被告人余華英以拐賣兒童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産。
當年被拐賣的楊妞花第五次出庭,此前在她採訪中透露,被拐造成自己性格敏感不自信,甚至至今都不敢獨自進封閉空間。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膽小”的人,兩年前選擇報案並五次直面自己的“噩夢”,令無數網友為之動容,“她不僅為父親‘復仇’,也為無數家庭發生,勇氣和決心彰顯正義的力量。”……在生活中,許多人都遇到過“噩夢”,我們是否需要像楊妞花一樣去直面它,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邀請心理學專家進行作答。
五次直面加害人
楊妞花的故事讓網友動容
1995年,年僅5歲的楊妞花被鄰居余華英以“買織毛衣針”為由拐走,很長一段時間她都被誤導“老家窮,親生父母把你賣了”。直到2012年,她鼓起勇氣到公安機關採血入庫,開始了她的尋親之旅,9年後她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親人,此時她的親生父母已不再人世,當她得知自己是被拐而非被賣後,她就決心要將人販子繩之以法。在丈夫的支援下,她踏上了“追兇”之路。她積極配合警方調查,遊説當年拐賣她的中間人作證,最終讓余華英歸案。
2023年7月14日,楊妞花第一次在法庭上見到余華英,“她五官輪廓沒變,只是頭髮白了”余華英半瞇著眼,揚著下巴和楊妞花對視,楊妞花説,“那個眼神我太熟悉了,她在火車上打我,用熱水燙我頭,就是這個眼神。她應該在想,當年怎麼沒有殺死我。”在法庭上,楊妞花告訴人販子,“你記住,是我把你送上法庭的。”
經過多輪開庭後,今年10月25日,余華英拐賣兒童案在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重審一審宣判,最終法院對被告人余華英以拐賣兒童罪判處死刑,儘管余華英當庭表示上訴,但楊妞花早有心理準備,她表示會堅持下去,直到最終判決結果出來。
楊妞花的故事讓無數網友動容,“楊妞花在被拐期間也曾遭受過極大的心理創傷,村民們對她無端指責和惡意揣測,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她的事跡成為了一個充滿力量和希望的象徵”、“這個女孩子的心思之敏感,視野之廣闊,表達之精準,令人佩服,她是下定了決心要將人販子繩之以法。”還有一些網友表示自愧不如,“換作是我,我就沒有勇氣去做這些事情。”
並非不懼創傷
而是頂著前行
被拐賣的遭遇給楊妞花留下了嚴重的心理創傷,她在採訪中就透露,至今為止都不敢獨自進封閉空間,甚至洗澡時都不敢低著頭,因為拐賣中被人販子連打帶拽,現在自己一旦低頭就會感覺有人在勒自己脖子。
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博士、英國心理學會特許諮詢心理學家陳志林告訴記者,不敢進封閉空間是由於幽閉恐懼症,從心理機制層面剖析,其成因可能是過往的創傷經歷,比如小時候被關在小房間、或者在封閉空間被打罵等,致使長大後個體在面對封閉空間時不由自主地産生恐懼聯想。“從這點上來看,楊妞花沒有忘記創傷,也並非不懼創傷,而是在頂著創傷前行。”
陳志林表示,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來看,社會角色和責任意識發揮著關鍵作用。倘若當事人在案件中扮演著重要的社會角色(如原告、證人),強烈的責任意識會驅使他們克服恐懼。這種責任意識可能源自內在的道德準則或者社會的期望,促使個體能夠衝破心理障礙,履行自身的職責。
直面深淵
需要諸多強大的心理資源
陳志林認為,多數人在直面加害人時,往往會産生繁雜的情緒與心理障礙,例如創傷應激反應,當面對加害人時,極可能喚起往昔受傷害的苦痛記憶以及強烈的情緒,諸如恐懼、憤怒、羞恥等,此類情緒或許會使人産生回避的念頭。
“楊妞花這般能夠勇敢直面加害人,需要諸多強大的心理資源。其一,充足的心理韌性不可或缺,這是一種從逆境、創傷等高壓情境中出色恢復的能力。歷經創傷之人若具備較高的心理韌性,便能更有效地整合創傷經歷,並將其轉化為直面加害者的勇氣。舉例而言,可把曾經的傷害視作激勵自己反抗不公的動力。”
“其次,堅定的自我認同與正義感也極為重要。自我認同能使人明晰自身的價值與權利,篤定自己身為受害者不應被加害行為所界定,且擁有要求公正的權利。正義感則是驅使個體面對加害者的內在驅動力,當一個人深信加害行為有誤,並決意讓加害者受到應有的懲處時,便會更具勇氣去直面。”
“此外,親人的支援同樣關鍵。在這個事情中,自始至終楊妞花的丈夫支援她尋親、將人販子繩之以法。這些鼓勵、陪伴以及提供的應對策略等,會讓受害者在面對加害者時,深感自己並非孤立無援,從而更有膽量去直面那些曾帶來傷害的人。”
“最後,社會支援也是不可或缺的,楊妞花堅持的道路上,無數網友為其發生,她自己也表示過,‘所有人都在指責余華英的時候,我內心已經得到了安慰。’法律亦是楊妞花強大的後盾,我國法律絕對不會姑息這樣一個人販子的。”
楊妞花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這要分情況
在生活中,許多人都遇到或大或小的困境,我們該怎樣直面深淵,楊妞花的例子是否值得我們學習?
陳志林表示,直面深淵(系統脫敏療法)確實是一種可行的方式。“並非每一個人面對創傷時,都能擁有如此龐大的心理資源。不少人在直面創傷時會産生創傷應激反應,對創傷性事件可能發生的人、時間、地點等的回憶能使患者産生精神痛苦或生理應激反應,會引發患者的創傷再體驗、警覺性增高以及回避或麻木等症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伴隨症狀如睡眠障礙、抑鬱等問題。”
“楊妞花的故事令網友們動容,那是因為她做到了許多人做不到的事情。一個人面對創傷,做不到像楊妞花那樣勇敢很正常,還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解決,例如完善自我認知與培養心理韌性、提升情緒智力與自我調節能力、以內在動機驅動併合理設定目標、構建優質社交關係、持續學習與成長。”
如果像楊妞花那樣遭受過重大心理創傷,又沒辦法像她一樣直面深淵,最好的方法是尋求心理學或醫學上的專業幫助。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姜天聖)
心理觀察 | 戀愛平替盛行,到底是麻醉劑還是解藥?2024-10-31
親密關係 |“戀愛腦”預警,6大特徵教你巧識別2024-10-30
探訪全國首個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門診:問診30分鐘 專業心理師評估2024-10-30
心理話題|上大學後怎麼與父母溝通2024-10-30
心理漫談 | “情緒價值”被濫用? 我們該如何正確打開2024-10-30
“拒學門診”裏的孩子:被壓抑的情緒長期被忽略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