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心理健康服務平臺
首頁  > 最新報道

湖南疾控:災後出現不良情緒,需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發佈時間:2024-07-10 08:56:33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周陽樂

近日,湖南持續暴雨天氣導致一些地方出現洪澇災害,造成財産損失,也給受災群眾心靈帶來衝擊,焦慮、抑鬱、恐慌、無助、應激反應等各種心理問題隨之而來。7月9日,湖南省疾控中心提醒,這些大部分是正常的情緒反應,必須正視和積極應對洪澇災害帶來的心理創傷,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災難發生後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

焦慮情緒:您如果出現莫名的緊張感或者煩躁感,控制不住思考一些事情,與洪水相關的問題,與自己有關的事情;坐不住,總想來回走動;感到心慌、手抖、出汗、呼吸加快等,這些表現提示您可能出現了與焦慮相關的問題。

抑鬱情緒:您如果感到自己處於悲傷、憂鬱、心情低落,感到自己沒有食欲,出現早醒或入睡困難,甚至一度有輕生的觀念時,提示您可能出現了抑鬱相關的問題。

失眠:包括無法入睡、早醒、睡眠時間短、頻繁做噩夢、夜間驚醒等影響自己睡眠的問題。

急性應激反應:在災難後出現盲目的興奮,或者是呆滯的狀態,眼神恍惚;數十分鐘至幾小時後,出現極度的悲哀、號啕大哭;出現茫然感,不知所措;突然出現恐懼感,憤怒,情緒不穩定,或者攻擊他人的行為;出現心慌、全身震顫、出大汗等症狀;不能回憶近期發生的事情等,這都屬於急性應激反應。

創傷後應激反應:由於目睹了嚴重的事故後出現的精神問題。大多數在數週到數個月後發生。主要表現為在白天的想像或睡夢中反覆出現的痛苦回憶,通常伴有麻木感。常見伴發焦慮、抑鬱、恐懼、失眠。有的人會情緒激動,有的會表現為木訥與冷漠,部分人可能會出現行為異常。

這些心理問題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也不是不正常的反應,而是人類在面對災難時的正常適應過程。大多數人在一段時間後會逐漸恢復正常,但也有一部分人可能會持續受到困擾,甚至影響日常功能和生活品質。因此,出現不良情緒,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是非常必要的。

出現了不良情緒,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了解科學知識,了解在危機後我們會有哪些生理和心理反應,哪些是正常的,哪些需要我們高度關注。此外,多學習如何應對自然災害的常識和基本知識,也有助於我們應對困難,穩定情緒。儘量避免過度關注災情報道,以免加重情緒壓力。

積極應對問題,重構穩定感。正視自己的情緒和困境,尋找合適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回避或放棄。保持樂觀和信心,相信政府、相信組織、相信自己能夠克服洪澇災害帶來的不利影響。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注意飲食健康,適當補充營養,避免過量飲酒或吸煙。找回平常生活的感覺,珍惜與親友相處的時光,關注生活中的積極方面,構建內心的穩定感。

心理疏解練習,重構安全感。學會自我放鬆,可以做一些放鬆的訓練,幫助自己在內心世界中構建一個安全的地方,告訴自己“我現在很安全”。比如坐在舒適的椅子上,兩腳分開,微微閉上雙目,想像在內心深處找到一個使自己感到絕對舒適和愜意的地方,讓身體逐步放鬆;也可以通過有節奏的一呼一吸腹式呼吸、雙臂交叉放在胸前交替輕拍的蝴蝶拍等放鬆法,讓自己平靜下來。

尋求社會支援,合力渡過難關。主動與家人、朋友、鄰居等保持聯繫,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歷,有不良的情緒可以與身邊信任的人聊聊疏解。當我們身邊的人遇到了困難,我們也可以表達自己的關心與安慰、支援與鼓勵,比如向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些有用的資訊和資源,如災情動態、救援進展、救助政策、心理知識等,並在適當的時候,用幽默或輕鬆的話題來調節氣氛,增加樂趣。但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自主性和能力,避免過度干涉或替代他人。

逐步適應新生活,有計劃重建家園。災後重建家園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確定最重要的任務和目標,分清輕重緩急,有助於減輕壓力和焦慮。如果您發現自己很難通過以上方法進行自我的心理疏導和調節,建議諮詢專業的心理醫生尋求幫助。(湖南日報全媒體 記者 周陽樂 通訊員 胡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