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揭秘“四大高發騙局”,犯罪分子玩的就是個“心跳”
發佈時間:2023-09-05 09:38:57 | 來源:中國網心理中國 | 作者:辛聞你以為騙子不學無術,其實他們個個都是心理學大師。你以為自己被騙是大意,其實騙子利用人類心理上眾多漏洞,已將你拿捏住了。”
每類電信詐騙背後都有哪些心理學秘密?受害人又是怎麼稀裏糊塗落入陷阱的?警方為你一一揭秘。
殺豬盤
“首因效應”“自我展示技巧”“自己人效應”
太原一女子名叫筱筱,不久前,她通過微信認識了自稱叫“林磊”的男子。經過幾天的交流,筱筱發現對方風趣幽默,帥氣多金,兩人隨後發展成男女朋友關係。此後有一天,“林磊”突然對筱筱説他在香港維護某彩票後臺時,發現該博彩網站有漏洞,可以利用該漏洞賺錢。因為“林磊”是工作人員,工作時有監控不方便操作,他希望筱筱可以幫忙,並再三保證這些賭博網站在澳門、香港都是合法的,穩賺不賠。為了證明自己對戀人的信任,筱筱按照“林磊”的指示進入賭博網站,註冊賬號開始充值。起初,她每次按照“林磊”指導都能賭贏,幾天下來在平臺上已經賺了2萬元。這時“林磊”要筱筱在“VIP場”玩個大的,為以後幸福婚姻生活積攢一筆資金。筱筱東拼西湊充值18萬餘元,結果血本無歸。而此時,她的戀人“林磊”失蹤了。
心理學揭秘:
從網戀“一見鍾情”開始,到參與網路賭博或投資詐騙結束,直到受害者傾家蕩産甚至背負巨債,這就是“殺豬盤”詐騙。採訪中,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別看刷單、貸款類詐騙發案數比殺豬盤類詐騙多,但是要説起來財損,其他所有的詐騙類型加起來都沒有殺豬盤類詐騙高。經統計,2021年,太原市平均每一起殺豬盤類詐騙案件受損金額就高達19.5萬元,可以説是觸目驚心。
這其中,3個心理學內容不得不提,那就是“首因效應”“自我展示技巧”和“自己人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鐘內就能産生第一印象。對於單身的或者缺乏感情的男女,特別是成功的有一定經濟基礎的男女,騙子們都會“對症下藥”,鑽研角色,摸清你的喜好,從而打動你的內心,擊穿你的一切戒備。殺豬盤詐騙手法中,騙子們總是披著華麗的外衣,要麼是俊男美女,要麼是行業精英。他們會為你展示“精緻”的生活和寬廣的人脈。這就是第一印象效應,把你帶進“先入為主”的漩渦,讓你看不透、摸不透,一切都掩飾得天衣無縫。
獲得良好的印象分後,騙子就開始使用“自我展示技巧”。在心理學層面,人類有一種習性,那就是會對主動展示隱私給自己看的人,産生天生的好感。幾乎無一例外,交流中,騙子會以自己私密的感情失敗經歷或是不幸的童年為內容,先向受害人傾訴。包括引誘受害人投資時,他們的説法也是“這是系統漏洞,我只信你,也只和你一個人説”。當騙子如此“坦誠”向你展示“隱私”時,受害人本能的反應就是,他原來如此信任我,我更不應該對他有什麼戒心和惡意。受害人會不自覺對騙子産生好感,進而信任。
在上述兩個步驟完成後,通常情況下,受害人都會陷入“愛河”。此後,騙子使用的心理學技巧就是“自己人效應”,簡單來説就是“是自己人,什麼都好説;不是自己人,一切按規矩來”。用心理學分析人際交往,如果雙方關係良好,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觀點、立場,甚至對對方提出的難為情的要求,也不太容易拒絕。例如,一個原本連撲克都不會玩的,甚至討厭賭博的女子,都會因為“戀人”的要求去豪賭。但如果對方是自己討厭的人,那麼無論對方説什麼,本能地就想加以抵制。鋻於上述多種心理學手法運用,騙錢又騙情的殺豬盤,往往讓受害人在不知不覺中掏空了所有的錢財,甚至背負上了貸款。最重要的是,那種屈辱和無力感,摧毀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很長時間不能走出這種痛苦。
刷單類詐騙
“公開承諾”“群體效應”“內爆現象”
近日,家住太原市萬柏林區氣化街15號院的小森在家玩手機時,被拉進一個叫“74”的微信群裏。群內,有人發佈兼職刷單廣告:“一單賺三四十塊錢,每天動動手指就有三百塊進賬”。如此輕鬆就能賺取外快,小森被吸引了,於是點擊對方發來的連結下載了“創聊”APP。很快就有“派單員”主動添加他為好友。面對對方發來的“墊付投資回報表”和“包賠協議”,小森躍躍欲試,將錢轉到對方指定的銀行賬號充值購買“三分快三”“五分快三”,幾分鐘後開大小。當小森充值幾次等著提現的時候,“派單員”以賬號凍結,需要充值流水等理由讓他不斷加大充值金額,他才恍然大悟發現被騙。
心理學揭秘:
“微信群裏組織刷單、賭博、炒股……很多受害人剛進此群的時候,大都能感覺這個群‘不太正常’。有些人會有些戒心,但因好奇心,他們會選擇先看看。但怎麼看著看著,這些人就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呢?”民警揭秘,這其中的變化主要就是騙子利用了“公開承諾”“群體效應”“內爆現象”等心理學技巧。
通常情況下,此類群聊中,騙子首先會群發一些“口號”“演講”“承諾”,並要求群內的成員統一更改有目標性的群昵稱,比如“暴富家族—某某”“賺上一百萬—某某”。這種潛移默化式的“公開承諾”,最早在傳銷洗腦組織中最為常見。隨著群主不斷加強相關暗示,當所有群成員都完成“公開承諾”並預先做出表率後,受害人的思想會為了支援自己的行動而變得更加堅定,即:行為改變思想。同時,公開的方法也會讓受害人産生對他人評價的顧忌,特別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交流環境中,“洗腦”的過程更易進行。在此之後,所謂的“派單員”“客服”會點對點對受害人提供服務,此舉的目的,就是將受害人與其先前的社會支援系統分離,也就是不讓你和別人交流。在完成上述步驟後,此類微信詐騙群就可能會出現一種社會內爆現象:外部聯繫逐漸減弱,每一個人都只和騙子聯繫。而騙子往往不會一個人行動,警方介紹,此前他們曾辦理過一起微信網路賭博詐騙案,近百人的聊天群中,只有一個受害人,其餘均為騙子扮演的角色。在那個案件中,騙子扮演的賭徒們不斷發資訊稱“盈利”,並慫恿、鼓勵受害人繼續加大投入,因為群體效應造成錯覺,最終讓受害人賠光了所有家當。
貸款類詐騙
“得寸進尺效應”“登門檻效應”
近日,太原市民小鳳收到一條貸款短信“無抵押,低利息,下款快,最高可貸30萬”,後面附有一個網址連結。小鳳點開連結下載了一個叫“WLD”的APP,貸款的流程十分順暢,很快在APP的賬戶裏就有了10萬元的額度。但當小鳳提現時卻被系統告知銀行卡號錯誤,資金已被銀監局凍結,需要2萬元的解凍費,隨後和貸款一起返還。可是當給對方轉賬2萬元後,滿心歡喜等待下款的小鳳卻又收到一條資訊,説自己的徵信風險度和徵信有問題,需要再分兩次轉賬12萬元才能完成貸款。天真的小鳳於是又給對方轉賬12萬元,結果自然不言而喻,這才發現被騙選擇報警。
“低門檻”廣告+網貸APP。當有人向你推銷貸款時,一定要小心。詐騙分子先讓你在虛假貸款網站或APP上填寫個人資訊,再以資訊填報錯誤、貸款額度被鎖定等理由,誘騙你繳納保證金或者解凍金。
心理學揭秘:
此種犯罪手法中,騙子使用了心理學上的“得寸進尺效應”,又叫“登門檻效應”。其具體內容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心理學家曾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讓助手去訪問一些家庭主婦,請求被訪問者答應將一個小招牌挂在窗戶上,她們答應了。過了半個月,實驗者再次登門,要求將一個大招牌放在庭院內,這個牌子不僅大,而且很不美觀。同時,實驗者也向以前沒有放過小招牌的家庭主婦提出同樣的要求。結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後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後者高3倍。後來人們把這種心理現象叫“得寸進尺效應”。心理學認為,人的每個意志行動都有行動的最初目標,在許多場合下,由於人的動機是複雜的,人常常面臨各種不同目標的比較、權衡和選擇,在相同情況下,那些簡單容易的目標容易讓人接受。另外,人們總願意把自己調整成前後一貫、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別人的要求有些過分,但為了維護印象的一貫性,人們也會繼續下去。
利用此種心理,騙子在“引君入甕”時,常常會把“門檻”設定得很低,在目前發生的一些貸款詐騙案件中,騙子首次提出收取的費用僅僅為數百元。但當受害人一旦開始了首次支付,騙子就會變著花樣不斷要求繼續支付各種名目的費用,而受害人儘管此時已經察覺到異常,也會“鬼迷心竅”似的不斷加大投入。民警表示,在具體案件辦理中,這種看似簡單的詐騙手法,只有極少部分的受害人能夠果斷“懸崖勒馬”。
冒充公檢法詐騙
“刺激性資訊”“態度免疫策略”
近日,太原市民劉女士接到自稱“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的電話。通話中,“銀行客服”稱劉女士在北京光大銀行辦理的一張信用卡消費了11000元。“我從來沒有在北京辦過銀行卡,對方説我有消費,我肯定是極力否認。”電話中,因為堅稱自己絕對沒有辦理過這家銀行的信用卡,“銀行客服”先是讓她不要著急,並隨後好心幫她將電話轉接到了“北京東城公安分局”。由“銀行客服”到“公安民警”,不知不覺中,劉女士便進入了升級後的冒充公檢法詐騙陷阱。“您涉嫌某刑事案件,現已立案偵查”,在此後與“警官”交流中,迫切想證明自己清白的劉女士,從一開始的警覺,變成了完全信任對方,最終被對方將賬戶內所有錢款騙走。
心理學揭秘:
人在什麼時候最好騙?情緒波動最大的時候。如:大喜——“你的手機號中獎了,請與某某號聯繫”。大悲——“你好,你的××遭遇車禍正在搶救”。恐慌——“你××銀行的賬戶有筆錢被轉移”。恐懼——“你的快遞被查出藏有毒品,請配合警方調查”。
警方介紹,人情緒波動最大的時候,是人心理最脆弱的時候,也是受害人智商被“拿捏”的時候。冒充公檢法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分子玩的就是個“心跳”,玩的就是“刺激性資訊”。這類騙局一開始,騙子所有的手段就是讓受害人産生激烈情緒。之後,便以警官、檢察官、法官等身份獲取受害人信任。其間,騙子為製造資訊不對稱、時間和空間上的緊迫感,還會要求受害人暫時中斷與外界聯繫。例如“你先去酒店住”“除了我誰也別信”等要求,這在心理學中被稱為“態度免疫策略”,其目的就是讓陷入焦慮中的受害人,徹底失去警惕意識和反抗意識,方便騙子隨意擺布。
(來源:防騙每日電訊 濱州網警)
“掃興”的父母被全網吐槽 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2023-09-05
公開課:怎樣保持心理健康? 讀懂《心理健康素養十條》2023-09-05
《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程規範化管理促進項目》 浙江省實證研究工作啟動2023-09-05
心理學揭秘“四大高發騙局”,犯罪分子玩的就是個“心跳”2023-09-05
該怎麼對待你,我的室友?大學生"社恐"自救手冊2023-09-04
“讓人失去溝通慾望的頭像”,何以流行?202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