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安徽淮南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楚考烈王 “考古中國”項目發佈新進展

發佈時間:2024-05-18 17:46:1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葛蕾

中國網5月18日訊(記者 葛蕾)根據國家文物局2024年4月16日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工作會議部署,期,安徽淮南王墩墓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持續推進,取重要成果

槨室考古發掘有序推進。北、西部四個側室(分別編號北一、二室、西一、二室)發掘完畢,東一室、南二室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中,提取各類文物3000多件(組),以及大量動植物遺存。北一、二室被盜擾嚴重,仍然提取出600余件(組)器物,多數為琴瑟等弦樂器,出土的編鐘架橫樑保存完整,上有懸孔14處,與追繳的青銅編鐘數量吻合。南一、二室出土漆盒、耳杯、盤、豆、鼓,玉璧、璜、佩以及大量銅箭矢。西一、二室遺物以漆木俑為主,還發現木車、樂器和少量遣策類竹簡。木俑有200多個個體,分立姿、坐姿等不同姿態,部分木俑佩木劍。東一室以青銅器為主,目前已提取青銅器150多件(組),器類有鼎、簋、簠、敦、鈁、壺、甗、豆、鑒、釜、盤、尊缶等,青銅禮器組合保存完整;與青銅器同出的還有百餘件案、俎、盒、榻等漆木質飲食宴享起居用具。

出土文物保護和多學科研究成效顯著。研究團隊在考古發掘現場搭建霧化噴淋系統,有效控制槨室內微環境,避免了槨板、漆木器等有機質文物因溫度升高、水分蒸發而開裂與變形。提取到室內的各類文物及時採取了應急保護措施,易腐變的有機質文物樣品存入低氧滅菌艙,控制濕度和氧氣以減緩其劣化速度;提取的大量木俑已開展了清洗和保濕處理,著衣俑表面織物已利用絲蛋白技術原位加固;漆器紋飾和圖案採取了曲面微區X射線熒光光譜儀進行資訊提取,為後續修復提供科學依據。同時,通過跨學科、多平臺協作,研究團隊系統開展了動植物遺存鑒定、殘留物分析工作,其中動物骨骼遺存鑒定出黃牛、豬、狗等10多種動物,植物遺存則發現葫蘆、甜瓜、梅、栗等瓜果、堅果,粟、黍、水稻等農作物,花椒、錦葵等香料作物,以及傳統中藥植物吳茱萸。

淮南市加強工作保障,配合考古工作需要及時啟動文物保護用房擴建與墓葬周邊環境整治,進一步完善安保措施,重要進出路口設置卡點,發掘區域內安裝電子圍欄,並配備30余名公安幹警和安保人員24小時值班,做到全封閉、無死角管理,確保發掘現場和文物庫房安全。“五一”期間,淮南市博物館舉辦了“武王墩發掘進展圖片及部分實物臨展”,及時向市民介紹武王墩墓考古最新進展,受到廣泛好評。

2024年5月14日,安徽省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等單位專家,深入研究討論武王墩墓時代、性質與價值內涵。專家認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紋飾、組合等具有戰國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徵。結合墓葬規模、結構、出土文字材料與文獻史料等綜合分析,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記·楚世家》記載的楚考烈王。武王墩墓考古成果生動展現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武王墩墓考古和保護利用將對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繼續高標準推進武王墩墓考古研究和文物保護,及時通報最新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回應社會關切。

附圖:

image.png

圖一銗鏤

image.png

圖二 銅鼎

image.png

圖三 銅鼎

image.png

圖四 銅甗

image.png

圖五 銅簠

image.png

圖六 銅簠銘文(楚王酓前作鑄金簠以供歲嘗)

image.png

圖七 漆耳杯

image.png

圖八 木俑

image.png

圖九 漆案

image.png

圖十 漆器紋飾與圖案的資訊提取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