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首破千億元!科幻産業“含金量”展現“科幻+”新活力

發佈時間:2024-04-28 09:32:54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溫競華、陽娜 | 責任編輯:姜一平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 題:首破千億元!科幻産業“含金量”展現“科幻+”新活力

新華社記者溫競華、陽娜

中國科幻産業總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

4月27日,第八屆中國科幻大會在北京首鋼園開幕。會上最新發佈的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科幻産業總營收達1132.9億元,同比增長29.1%。

《三體》《流浪地球》等科幻影視作品映照中國科幻新時代,科幻樂園、科幻舞臺劇、科幻展覽等新業態走紅……從科幻小説出圈到科幻電影火爆,再到形成科幻全産業發展的格局,近十年間,中國科幻版圖加速拓寬。

首次突破千億元,科幻産業“含金量”展現出“科幻+”多元業態的蓬勃活力——

根據報告,2023年度中國科幻産業典型業態包括科幻閱讀、科幻影視、科幻遊戲、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五大板塊。除科幻衍生品市場規模收縮以外,其他四類業態均實現較好漲幅,科幻遊戲和科幻文旅産業分別以651.9億元和310.6億元的營收額有力帶動科幻産業消費。

具體來看,科幻閱讀産業總營收連續6年增長;科幻中短視頻創作數量顯著增長,助力科幻文化傳播及科幻産品推廣;科幻文旅産業總營收翻番,品類和市場範圍逐步擴大;科幻遊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有機融合,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

梳理髮現,從2016年至2018年前後以進口科幻電影為主要增長點,到近年來國産科幻電影、遊戲、文旅展現出明顯帶動效應,中國科幻正逐漸形成“以我為主”的産業格局。

“我國科幻産業呈現出很好的發展態勢,各領域的聯動作用進一步凸顯。科幻影視代表性作品的熱映帶來了‘科幻熱’,也進一步促進了科幻消費,科幻IP開發向線下産品與服務延伸。”報告發佈方中國科幻研究中心主任王挺説。

科幻産業“含金量”增長,折射著國家科技實力的跨越發展——

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1年第29位上升至2023年第12位,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從2015年的6.20%提升至2023年的14.14%。自主創新硬實力與科學文化軟實力雙曲線同步上揚,為中國科幻的“厚積薄發”提供了肥沃土壤。

“現代化進程的快速推進,讓中國成為一個充滿‘未來感’的國家,促進了中國科幻文學的快速成長。”科幻作家劉慈欣説,快速發展的中國也在文化上吸引了世界目光,未來中國科幻將輸出到世界更多地方。

載人登月正按計劃開展研製建設,腦機介面技術使截癱患者能用意念控制游標移動,通用智慧人“通通”已達到兒童一定智力水準……今年以來,一項項“未來感”拉滿的中國科技新突破,讓科學幻想加速變為現實。

從《流浪地球2》用特效技術營造視覺奇觀,到AI創作的科幻小説《機憶之地》在比賽中獲獎,技術革新不僅是科學幻想的源泉和基石,也正切實改變著科幻的內涵和外延。報告預測,人工智慧等創新技術對科幻産業的影響將進一步顯現,科幻與未來産業深度融合,有望為發展新質生産力提供助益。

傳統工業遺存打造沉浸式科幻空間,裸眼3D、實時動捕、數字人等視覺技術讓人仿佛置身浩渺宇宙……在北京首鋼園這片“科幻熱土”上,大會集中發佈展示最新科幻作品和成果,國內外科幻作家和産業從業者共話科幻産業發展和科普科幻教育,同步舉辦的北京科幻嘉年華則立體展現科幻與民生的深度結合。

科幻源自對前沿科技成果和科學發現的理性拓展,以科學探索的無窮魅力引發對未來和未知的無限遐想,是激發好奇心和想像力的重要源泉。

“自2023年起,中國科幻大會被納入中關村論壇,成為國家級科技論壇的平行論壇,充分體現出科幻在促進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中國科協科普部相關負責人説,科幻與科技融合發展、相互促進,也為中國科幻在新時代貢獻更多創新活力提供廣闊空間。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