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唐詩研究專家:李白詩歌如何影響亞洲文化圈?

發佈時間:2024-04-24 09:31:55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張俊 | 責任編輯:張靜

題:李白詩歌如何影響亞洲文化圈?

——專訪唐詩研究專家、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沈文凡

李白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影響。“詩仙”之名,不僅證明李白詩作的巧奪天工,更述説著他璀璨的靈魂與思想。

唐詩研究專家、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沈文凡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解讀李白詩歌如何影響亞洲文化圈。

現將採訪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從盛唐時期開始,亞洲文化圈就深受李白文學創作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沈文凡:李白作為中國唐代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其詩歌創作不僅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對亞洲乃至世界文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李白詩歌富有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和積極樂觀主義精神,植根于一個繁榮昌盛的大一統國家的現實生活土壤。李白詩歌中自由疏狂的文化理念,如《將進酒》中豪放不羈的生活態度和對理想的追求,在日本、南韓、越南等亞洲國家得到廣泛認同。這種追求精神自由的態度成為文人墨客的理想境界,影響了亞洲文學創作的方向。李白詩歌中的詩酒醉吟、遊仙隱逸、仕途險阻等文化,在亞洲文人中産生共鳴,並以各種形式得到傳承。李白的詩歌不僅豐富了亞洲的文學遺産,也成為文化交流的橋梁,促進了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相互理解與互尊。

中新社記者:李白在詩中常作隱逸遊仙語,作品充滿了自由逍遙的浪漫精神,世言太白“謫仙人”,這在亞洲文人中有哪些體現?

沈文凡:李白的“謫仙人”形象,在亞洲文人中引起了廣泛的共鳴,無論是在日本、南韓還是東南亞地區,李白的詩歌都被視為追求精神自由和個性表達的象徵,激發了無數文人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在日本,李白的詩歌被廣泛傳頌,其自由奔放的精神深深吸引了日本文人。例如,日本著名詩人松尾芭蕉在其著名的《奧之細道》中,就流露出對自然和儉樸生活的嚮往,這種追求與李白的隱逸遊仙精神不謀而合。

在南韓,李白的詩歌同樣受到了文人的喜愛和推崇。南韓文人李奎報在其作品《題鹹校勘子真子石硯並序》中言“南人斫作蟾蜍樣,題封寄與謫仙才”,將李白視為超凡脫俗的“謫仙人”,這種稱謂反映了南韓文人對李白自由逍遙精神的認同和嚮往。

中新社記者:李白在《蜀道難》中,以崎嶇的“蜀道”表達對命運險阻的抒情慨嘆。李白詩中蘊含的仕途險阻文化對亞洲文化圈有何影響?

沈文凡:《蜀道難》是一首描繪蜀道險峻、行路艱難的著名詩作。在日本,這首詩被廣泛傳頌,其對仕途險阻的描繪促進了日本文人對於社會現實的反思。例如,日本平安時代的文學作品中,就有對仕途險阻和個人命運的探討。

南韓文人在作品中經常引用李白的詩句,以此來表達對仕途險阻的認識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例如,李奎報寫道:“我曾從仕到年殘,官路難於蜀道難”;李穡則寫道“鑿冰載畝豳風遠,歷井捫參蜀道難”;申光漢有“千回路折鐵門關,不似噫噓蜀道難”傳世。

《蜀道難》不僅豐富了亞洲文學的內涵,也啟發了文人對仕途險阻和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李白的詩歌成為亞洲文人精神追求和文化傳承的重要部分,其影響至今仍在亞洲的文化和社會生活中持續發酵。

中新社記者:李白有許多與瀑布有關的詩句,如著名的《望廬山瀑布》。瀑布文化對亞洲文化有何影響?

沈文凡:李白的詩歌中,瀑布是一個經常出現的意象,它不僅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麗,也富含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思考。

在日本,瀑布常常與禪宗思想相聯繫,象徵著洗凈心靈、回歸自然的理念。在日本園林設計中,瀑布常常作為核心景觀,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深遠的氛圍,引導人們進行內省和冥想。如石川丈山在《登天臺麓觀音羽瀑並序》中寫道“唱嘆太白傳雄句,蕩滌俆凝題惡詩”;高野蘭亭在《題李白圖》中寫道“白髮三千丈,秋霜照鏡新。此長誰得似,萬古謫仙人”等。

南韓文人在創作中經常借鑒李白的瀑布意象,將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比如,鄭鬥卿“蒼崖萬丈入雲霄,瀑布一道挂日月”;南龍翼“上如落雁高峰通帝座,下如廬山瀑布挂長川”。

中新社記者:請談談李白文化對亞洲教育、民俗文化等領域的影響?

沈文凡:李白的詩歌對亞洲其他國家,特別是日本和南韓的教育和民俗文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教育領域,李白的詩歌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被廣泛地引入到日本和南韓的教材中。在日本,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等詩篇常被選入中學語文教材,用以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審美情趣。

南韓同樣重視唐詩的教育價值。李白的《將進酒》等作品經常出現在語文課堂和課外讀物中。再如,李好閔《次李白勞勞亭十韻(月課)》,李明漢《代汪倫送李白(月課)》,趙煕一“授李白五十九首。才讀過一遍訖。藏其冊。閱五日使誦之。應誦如熟讀”(《行狀》《東山先生遺稿》卷之四)等,這些詩歌不僅教授文學知識,更是傳遞人生哲理和道德觀念的重要途徑。

李白的詩歌也對亞洲國家的傳統節日和民間藝術産生影響。在日本,李白的詩歌常被用於茶道、花道等傳統藝術的表演中,成為表現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重要元素。在南韓,李白的詩歌也常出現在春節、秋夕等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中,成為人們表達情感和祝福的方式之一。

李白的詩歌之所以能在亞洲産生如此廣泛的影響,與其作品中蘊含的普遍價值和美學特質密切相關。例如,《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不僅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也觸及了人們對家國情懷的共鳴。李白文化的精神內核,如對自由的追求、對自然的讚美和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得李白的詩歌跨越國界,成為亞洲乃至全世界人們共同的精神財富。(完)

受訪者簡介:

沈文凡,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主要從事唐宋文學、東亞古典漢詩及中國韻文創作接受史的研究。現擔任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常務理事、東亞唐詩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等。曾任日本關西學院大學客座研究員、南韓韓醫大學客座教授等職。出版《唐宋文學綜論》《唐詩接受史論稿》《唐代韻文研究》《杜甫韻文南韓漢詩接受文獻緝考》《排律文獻學研究》等20余部學術著作,發表《唐詩名篇名句日本江戶以來漢詩受容文獻緝考》等學術論文200余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唐宋韻文東亞接受文獻緝考與研究”等。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