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化中國行)探訪“最後的江南密境”,明清古街何以延續千年文脈?

發佈時間:2024-04-25 15:08:33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邵燕飛 | 責任編輯:張靜

擁有中國傳統村落78個,被譽為“最後的江南秘境”;森林覆蓋率80.2%,空氣品質優良比率100%,宋代詩人沈晦曾留下“唯此桃花源,四塞無他虞”的讚美;建縣于東漢建安四年,有著1800多年的歷史……

如今,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這一“古典中國的縣域標本”正連接起過去、現在和未來,不斷推動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24日,走進位於松陽縣城歷史文化保護區核心地帶的明清古街,商肆林立,明清時期的建築格局保存完好,土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古風依舊。

自唐代以來,這條街便是松陽的商業貿易中心,至民國時期達到鼎盛,號稱“五里長街”,煙酒稅局、郵電局、銀行都曾設于這條老街。

時至今日,明清古街上的傳統店舖仍然生意興隆,鐵匠舖、金銀舖、炭燭鋪、錫箔鋪、裁縫鋪、草藥店、修篾店、釘秤店、刻字店等人頭攢動,是麗水市保留最完好的古街區之一。

明清古街上“老古董”眾多。其中,一家郵電局引人注目,其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泥木結構,三合院式,五間兩廂單檐樓房,中軸線辟正門,門額墨書“郵電局”三字。郵電局的建築格局保存尚好,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

走出郵電局,移步非遺館。其前身是建於清代的萬壽宮,由在松陽經商的江西客商集資興建,又稱“江西會館”,是江西商人同鄉聚會、商議大事、調解矛盾、臨時堆放貨物的場所。

20世紀50年代,伴隨經濟社會變遷,該建築又相繼改為工商聯、電影院等。眼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中心,非遺館內常年展示“松陽高腔”等非遺傳承項目。

穿梭于明清古街,老匠人、傳承人的身影也很多見。

老字號打鐵店——亮亮打鐵鋪還保留著過去的打鐵模式。店主吳忠亮今年45歲,手藝是祖上家傳。他的父親吳壽寶原先一直在當地南直街開打鐵店,傳至吳忠亮時才買下這間店面,主要生産各式菜刀、斧頭、和採脂工具。

黃維炳、吳金美夫婦則在明清老街經營一家棕板店。據傳,早在宋代,人們就開始使用棕板床,一直以來,棕板床都是相對高檔的家居用品,顧客取貨時需要排隊預約。

1962年出生的黃維炳13歲開始學習棕板手藝,15歲便以此謀生。如今,松陽縣城只剩下這一家棕板店,最高峰時一年可接到上百個訂單。

明清古街能延續千年文化底蘊,也得益於松陽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本著修舊如故的原則,在保護過程中不採取突變式改造或一刀切方式,而是採用最少、最自然、最不經意的人工干預,保證城市發展中文化和精神的有機延續,呈現各個時期的歷史真實。(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