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化遺産的保護和發展,習近平一再強調這點

發佈時間:2024-04-25 13:41:04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葛蕾

“立即停止爆破。”

2000年元旦,新世紀的第一天,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習近平作出一份特別批示。

批示提到,“三明市萬壽岩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是我省史前考古的首次重要發現,也是國內罕見的重要史前遺存,必須認真妥善地加以保護”。

萬壽岩遺址,是我國舊石器時代遺址的重大考古發現。但彼時,遺址尚未定為文物。由於當地石灰礦儲量豐富,三明鋼鐵廠正對萬壽岩展開大規模爆破開採。

接到福建省文化廳的彙報後,習近平緊急批示,要求三明鋼鐵廠立即停止爆破,並要求當地政府立即採取有效的安全防範措施,加強對洞穴遺址群的保護。

兩個“立即”,態度明確。

不到一個月後,習近平再就此事作出批示。

兩次批示,搶救下文化遺産,萬壽岩遺址得以整體保留。

習近平一直心繫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每到一地工作,都特別關注當地的文化遺産保護狀況。

在河北正定工作時,看到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撰寫的名碑“本命長生祝延碑”上沾滿泥土,缺乏保護,習近平當即找到主管領導,並提出嚴肅批評。“我們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會愧對後人。”

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習近平對一些地方將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對立起來的行為提出警示:“如果説以前無知情況下的不重視還可以原諒,那麼現在有認識情況下的不重視,那就是意識問題、政績觀問題。”

多年來,對於如何更好處理文化遺産保護和發展、傳承與創新之間的關係,習近平有著深入的思考。

習近平曾談到,“歷史文化遺産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他還強調,“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説話,讓文物説話”。

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好、利用好文化遺産,是每個城市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2013年12月,習近平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的城市有許多歷史記憶,特別是一些歷史悠久的老城區,是最寶貴的東西,不能因為浮躁、無知而破壞掉”。

“我看到一份材料,説全國有三十多個城市已經或正在謀劃搞古城重建,搞什麼潘金蓮故居、阿房宮重建!還有一些地方熱衷於改老地名,喜歡起一些洋氣一點的地名,如‘曼哈頓’、‘威尼斯’、‘加州1886’、‘瑪斯蘭德’等,五花八門,與中國歷史文化協調嗎?不僅群眾看得一頭霧水、莫名其妙,而且也割斷了地名文脈、不利於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

兩年之後,在2015年12月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又強調,要保護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産,包括文物古跡,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街區、歷史建築、工業遺産,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産,不能搞“拆真古跡、建假古董”那樣的蠢事。

“歷史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於我們這一代人,也屬於子孫萬代。”2022年1月,習近平在山西晉中考察時指出。

今年2月,習近平在天津考察時又特別強調,“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

近日在重慶考察,習近平提及老舊小區改造時強調,“既要保留歷史記憶和特色風貌,又要解決居民關切的實際問題”。

歷史文化遺産不僅生動述説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子孫後代。習近平所指出的“蠢事”,既是在強調,面向未來時理應秉持的使命感,也是在告誡,處理當下時所要樹立的政績觀。

|出品人:陳陸軍

|總監製:張明新

|總策劃:俞嵐

|策劃:吳慶才

|統籌:馬學玲闞楓

|執筆:袁秀月

|校對:宋宇晟

|視覺:雷宇竺

|中國新聞網“習言道”工作室出品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