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創的天花板到底在哪?

發佈時間:2023-12-18 08:52:43 | 來源:央廣網 | 作者:王嫻 楊昶 | 責任編輯:謝榮宇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報道,新年將至,各大IP的文創日曆各出奇招,拼創意、卷做工、搏出圈,給足了大家驚喜。以新年日曆為一個窗口,我們不難窺見當今文創産業的火熱。從帆布包、手賬本、鑰匙扣、書籤等最基礎的産品,到一些大型活動、爆款影音遊的衍生周邊,再到近年來爆火的系列博物館文創産品……文創日漸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與産業。

然而,隨著文創的“天花板”不斷被抬高,伴隨火熱市場而來的,是行業內競爭的白熱化。在今天,文創怎樣才能出爆款?文創市場的高速發展如何可持續?面對激烈競爭,各家文創企業或單位將何去何從?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特別策劃“行業洞察”,本期聚焦文創産業,專訪國內知名文創企業品牌總監王雅彤、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負責人崔又心。

“爆款”=情緒價值+文化內涵+社交屬性……


出“爆款”,這是許多文創人的心願。不過,“爆款”産品樣式五花八門,文化內涵也各不相同,真會有普遍的、可參考的“爆款”指南嗎?

王雅彤所在的企業1998年成立,設計生産過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2023年成都大運會吉祥物“蓉寶”等大熱産品。作為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負責人,崔又心參與了已爆火一年半有餘的“綠馬”的開發,並正在將這一“爆款”系列延續下去。回顧成功經驗,她們不約而同地都提到了“爆款”需要具備的三個特性:有情緒價值,有文化內涵,便於社交擴散。

王雅彤指出,“爆款”文創産品要能滿足情緒價值,還要便於大家進行二次創作,通過産品去傳遞一種情感、一種表達方式。以脫胎于銅奔馬的“綠馬”文創為例,崔又心總結,首先,“綠馬”的外形讓人們拿到它的時候能輕鬆地哈哈大笑,用簡單和純真治愈人們的情緒;其次,銅奔馬作為中國旅遊的標誌,以及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因此有著良好的傳播基礎;最後,“綠馬”有較強的社交屬性,它的治愈、詼諧、接地氣、醜萌,都使它能在年輕人的社交網路中裂變式傳播,最開始“綠馬”爆火就是源於“素人”的一個遊覽視頻。

當然,這一“爆款”公式並非萬能,“爆款”文創往往還要具有實用性、趣味性等,沒有原型的文創也要從零打造自己的故事,而且正如崔又心所説:“爆款是可遇不可求的。”甘肅省博物館從2015年開始就一直在做文創産品,在“綠馬”前,團隊用近八年時間設計開發的1000多件文創産品都沒能爆火。“我們想不想做下一個爆款?我們一定想,但我們就還是安安心心做産品,把每一件産品都做好,讓它有自己發光的能力,我覺得這才是我們的本質所在。”崔又心的這番表達,或許道出了爆款的深層來源。

好文創=創意設計+供應鏈支撐+持續性輸出

文創離不開好的創意,但將一個好的創意真正落地的長期過程也很關鍵。在創意設計以外,背後的産業鏈條又是怎樣的呢?

年底與消費者見面的新年文創,經歷前期頭腦風暴想創意、用設計表達想法後,往往需要多版打樣、反覆修改、最終確定樣式,不僅要具備可靠的供應鏈,還要給工廠預留生産的工期等等,所以文創企業一般會提前兩到三個月就開始籌備。“把設計師畫出來的圖變成實物的過程是有一定困難的,需要反覆調整,這是消費者們看不到的,但其實往往這個環節是最消耗時間和精力的。”崔又心強調。此外,如王雅彤所説,火爆的産品還需要企業不斷下功夫輸出IP內容,引發大家的共鳴或“二創”,“把這個完整的鏈條串在一起,可能才是打造‘爆款’的核心能力。”

崔又心還詳細解釋了“創意設計”這一環節。她説,僅就“絨化博物館”這一計劃的名字,團隊就不知道吵了多少次架。“但是我覺得這是一個蠻有意思的過程,大家都在表達觀點,之後落地,然後又推翻重來,在這一次一次的構建中,你才能夠把大腦中的數據庫越擴越大。要用一個開闊的思路來做産品,引導大家用一個更加包容的角度來看這個東西……我覺得這也得益於我們團隊的多次爭吵。”崔又心對於反覆打磨的結果還是滿意的。

從文創1.0到N.0:文化打底,良性競爭

2022年,中國文化創意行業投融資金額為7.96億人民幣,文化創意設計服務企業營收為19486億元,文創行業已然成為萬億級別市場。王雅彤指出:“2000年之後,文化産業開始在國內發展,後面引入了創意産業形成了文創産業。隨著更多的企業不斷進來,有更多新的産品出來,(行業)才慢慢形成了現在的格局。”

崔又心這樣理解文創行業的歷史更疊:文創1.0時代是把文創等同於仿製工藝品,2.0時代是將IP簡單地複製粘貼到筆電、馬克杯、紙膠帶等商品上,到2016年左右,文創3.0時代開始倡導實用性,4.0時代出現了以河南博物院文物盲盒為代表的互動性文創,而在如今的5.0時代,以“綠馬”為代表的文創開始重視社交屬性……未來還會有6.0、7.0等文創版本。

隨著市場的高速發展,行業內部似乎已經越來越“卷”,從業者間競爭趨於白熱化。對於這一現狀,崔又心持積極態度,認為大家都是用創意傳達共通的文化,用不同的産品講述相同的故事,彼此間是良性競爭,這種競爭能給人動力,也能促生更多更好的創意。

面向未來:用新技術,做“大文創”

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商、元宇宙、AI等新事物日漸進入文創行業,未來的文創將走向何方?

兩位從業者對此都保持了開放的態度,並有堅定信心。王雅彤強調未來要用新技術賦能傳統行業,例如將元宇宙概念融入文創禮品、讓虛擬人成為導購、虛實結合進行産品銷售等,為文創産業帶來更多機會和增量。崔又心也贊同“數字文創”是自己和團隊一直想去探索和嘗試的,未來三四年要投入精力去做虛實結合的新零售,尋找更多的方向來展現不同的文化。

此外,作為背靠甘肅深厚傳統文化的文創團隊負責人,崔又心還提出了“大文創”這一概念。從具體産品出發,他們希望同時落地做一些文創線下活動、藝術裝置等,結合博物館的展覽基礎,做更廣義、更宏觀的文創事業。(央廣網)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