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海南這家寶藏博物館,9萬多件藏品見證海上絲路繁華

發佈時間:2023-12-11 08:56:13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韋香惠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新網瓊海12月10日電(韋香惠)走進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不僅可一覽南海出水文物,還可利用VR技術,“跨越千里”領略三沙海島之美;參觀1:0.9復原的華光礁Ⅰ號沉船,揭開古代商船的神秘面紗……12月9日,“江山如畫”網上主題宣傳活動(海南)採訪團來到了這裡。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位於瓊海潭門中心漁港,距離博鰲亞洲論壇會址9公里,由中國工程院何鏡堂院士主持設計,融合現代美學風格與中國文化元素,取義“絲路逐浪,南海之舟”。

圖為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外景。(無人機照片)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網</a>記者駱雲飛攝

圖為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外景。(無人機照片)中新網記者 駱雲飛 攝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是一座年輕的國家一級博物館,201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時正式開館。場館總建築面積70593平方米,現有各類藏品9萬多件。觀眾可以深入了解中國以及與南海的歷史淵源,近距離欣賞廣袤、深邃與富饒的南海畫卷。

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已有2000多年曆史。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唐宋以來,中國政府將南海諸島納入版圖,設府管轄;設置水師,巡海守衛;擬定地名,持續管理。

南海也是中國四大海區中最大、最深、自然資源最為豐富的海區,在廣袤海域中散佈著眾多島、礁、灘、沙。

《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展覽通過大批資料,三沙島礁360°全景高清互動(VR影像展示)讓觀眾在展館中感受千里之外的南海之美。

還有《南海自然生態陳列》展覽利用光、影、聲等展示手段,結合觸控、虛擬現實等展示技術,以“南海記憶”“南海花園”“南海寶藏”“南海風雲”“保護南海”為主題,通過海洋生物標本、陸地生物標本、礦物與活體海洋生物等動靜結合的展示內容,全面、集中地展示了南海自然生態、生物與資源的多樣性。

圖為遊客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參觀。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網</a>記者駱雲飛攝

圖為遊客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參觀。中新網記者 駱雲飛 攝

專題展覽《八百年守候--西沙華光礁I號沉船特展》以華光礁Ⅰ號沉船為核心,立足於沉船本身,通過數萬件出水文物和沉船結構剖析展示,對沉船的發現、出水、船體、船貨等資訊進行全面釋讀,面向南海、以小透大,見證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帆檣鱗集、梯航萬國的恢弘歷史,凸顯了南海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歷史地位。

《探海尋蹤——中國水下考古與南海水下文化遺産保護》重點展示了中國水下考古發展歷程及在南海海域的主要水下考古成果。

20世紀80年代,中國水下考古工作者先後在中國沿海地區開展了一系列水下考古工作。90年代國家文物部門組織實施西沙群島文物普查和水下考古調查,發現一批古代沉船遺址和水下文化遺存,出水了大量陶瓷器、歷代銅錢及石雕製品等遺物。21世紀初,在南海海域對宋代“南海Ⅰ號”“華光礁Ⅰ號”和明代“南澳Ⅰ號”等沉船開展水下考古發掘和文化遺産保護工作。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是海南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充分展示南海人文歷史、自然生態、文化遺産保護以及我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經貿交往、文化交流,對於促進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民族、文明間的交流與合作將發揮積極作用。未來,南海博物館在對外交流上將做更多探索與創新,努力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