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博物館:讓更多文物活起來

發佈時間:2023-07-24 10:11:22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博物館有很多寶貴文物甚至“國寶”,它們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産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力度。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展示中華文明的重要殿堂

我國現代博物館體系建設進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

陸建松(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任、上海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博物館建設與管理創新科研基地”主任):博物館是人類收藏曆史記憶憑證和熔鑄新文化的殿堂,擔負著保護、研究和展示人類及人類環境遺存、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職能,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新時代的10年,我國基本形成了類型豐富、主體多元、普惠均等的現代博物館體系,博物館事業取得輝煌的歷史性成就。

第一,博物館數量快速增長,博物館體系逐步優化。

1983年全國博物館總數為467座,1990年1013座,2000年1397座,2011年3589座。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建設文化強國和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戰略高度,大力推動博物館事業發展,博物館平均每年以數百座的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22年底,全國依法註冊的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基本形成了以國家級博物館為龍頭、一級博物館為骨幹、國有博物館為主體、民辦博物館為補充,歷史、考古、藝術、人物、自然、生態、科技、民族、民俗、工業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等類型豐富、特色鮮明的博物館體系,建立了惠及全民的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入世界博物館先進國家行列。

第二,博物館經營水準不斷提高,讓文物活起來成效顯著。

積極舉辦陳列展覽。題材和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手段和表現形式日趨多樣。全國博物館每年舉辦的展覽數量從2013年的2萬多個增長到2022年的3.4萬個,2022年接待觀眾5.78億人次。

重展也重教,展教結合,舉辦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2022年舉辦各類教育活動近23萬場,包括專題講座、視聽欣賞、研習活動和知識競賽等。

充分利用微信、微網志、網站等社交媒體,開展雲展覽、雲教育和雲直播等線上傳播方式,數以億計的觀眾足不出戶共用博物館發展成果。2022年推出線上展覽近萬場,網路瀏覽量近10億人次,新媒體瀏覽量超百億人次。

創新文物傳播方式,與傳媒界和藝術界跨界融合。例如,綜藝節目《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如果文物會説話》、舞蹈《唐宮夜宴》《只此青綠》等,受到觀眾追捧。

積極開發文創産品。例如,故宮博物院文創産品種類突破一萬種,深受民眾喜愛,既傳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持續完善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90%以上的博物館實現免費開放,文化遺産保護成果惠及廣大民眾。

第三,博物館社會功能有效發揮,在助力文化自信和文化強國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增強我國文化自信。博物館通過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展示,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示了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展示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力量源泉和深厚底蘊,為增強文化自信提供了堅強支撐。

以史育人、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文物就是承載于實物之上的文化,我國五千年文明留下來的具有東方特色的文物,積澱著中華民族的生存智慧,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著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博物館通過透物見史,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通過組織大量文物出境展、舉辦國際博物館合作會議等方式,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讓世界了解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精神,從而不斷加深對當今中國的認知和理解,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推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博物館展示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和優秀傳統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更是建設中華現代文明的文化沃土。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立足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才能守正創新,更有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發展,有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總而言之,大力推進文物合理利用,創新文物價值傳播推廣體系,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是新時代我國博物館事業的重要使命。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國博物館事業要以使命為導向,持續激發活力,加強從收藏、研究、闡釋到傳播利用“四位一體、前後貫通”的傳播利用體系建設,推動我國博物館實現由數量增長向品質提升轉變。

讓高冷的文物更鮮活更有溫度

為什麼要讓更多文物活起來,各地形成了哪些可複製推廣的活化路徑?

王金偉(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院長助理、中國旅遊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文物和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産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

博物館是進行文物活化的關鍵環節,也是挖掘併發揮文物價值和意義的重要平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通過融合高科技元素、創新遺産教育模式、開發特色文創産品、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等,將靜態的歷史文物轉變為動態的可視化産品,成為推動文化遺産活化利用、講好文物背後故事以及增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

開展文化遺産教育,增強文化自信。博物館肩負著獨特的文化使命和教育擔當,成為開展公民文化遺産教育的重要場所。例如,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依託豐富而獨特的紅色資源,深入推進紅色文化遺産教育,創新紅色基因傳承工作機制,推出紅色家書情景式黨課、紅色研學等教育活動,創新性呈現革命文物背後的紅色故事,引領打造了全國著名的紅色教育培訓“井岡山樣板”。如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已成為開展紅色文化遺産教育、培養家國情懷和增強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年均接待遊客近200萬人次。

深化文旅融合,提升保護水準。博物館及其館藏文物是極具價值的文化資産,具有豐厚的歷史意蘊與文化內涵。陜西歷史博物館是我國著名的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憑藉當地豐富的文博資源,積極推動文旅融合,打造了“唐妞”“陜博日曆”等一批國內外知名文旅IP。同時,通過互動性、文化性和創意性相融合的文旅體驗項目吸引了眾多遊客到訪,成為近年來國內熱門的文博遊目的地。根據網路大數據統計,陜西歷史博物館在“國內博物館20佳”中名列前茅,文旅融合成效顯著。

運用文創手段,激活歷史遺産。博物館文創以尊重歷史文化為根本,通過創意設計,開發出有內涵、有品質、有價值的文創産品,賦予文物新的形態與生命,讓高冷的文物更加鮮活、更有溫度。故宮博物院近年來利用文創手法,推出大量具有故宮文化特色的文創産品,將故宮打造成一個超級IP,不斷推動傳統文化與潮流文化融合出圈,激活了沉睡千年的歷史文化。據不完全統計,故宮博物院已研發文創産品超一萬種,涵蓋了書畫藝術品、美粧服裝、文化衍生品等諸多類型。同時,故宮博物院還與阿里巴巴合作開設了文創旗艦店,著力打造獨具魅力的文化禮品和創意産品,更加深入地挖掘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

強化科技賦能,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博物館採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將展覽陳列、精品館藏、知識圖譜等內容進行數字化和可視化,突破文物實物與展覽時空的限制,使公眾能夠深層次、立體化體驗和感受文物歷史文化內涵。敦煌市博物館利用現代數字技術,不斷探索文物數字化創新路徑,打造沉浸式體驗新場景,讓“待字閨中”的文化遺産煥發生機,上線了全球首個超時空參與式博物館“數字藏經洞”。值得一提的是,“數字藏經洞”運用現代數字科技高精度復現敦煌藏經洞及6萬餘件珍貴典藏文物資訊,讓公眾線上身臨其境感受其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沉浸式體驗敦煌藝術傳統文化魅力。

開展國際交流,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博物館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開展對外交流活動、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於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上海博物館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與希臘相關博物館和文化機構展開頻繁而深入的交流合作,全面推進中華文化“走出去”,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同時,積極推動館藏精品文物到俄羅斯、英國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展覽交流,生動形象地展現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正面形象。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博物館已與10余家國外知名博物館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並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展覽,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鑒。

“博物館之城”凸顯文化多樣性獨特性

我國已超30個城市啟動“博物館之城”計劃,在建設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哪些方面?

劉曙光(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建設“博物館之城”,是一項有利於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文化魅力、促進城市文化創新的重要舉措。我國“博物館之城”1.0版本始於2008年前後,源於文化文物系統博物館、紀念館等實行全面免費開放帶來的博物館熱潮。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博物館在場館建設、文物保護、藏品研究、陳列展覽、開放服務、教育傳播、國際交流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日益成為世界博物館發展的中心和熱點。為持續推進我國博物館事業高品質發展,2021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印發《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同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將博物館之城建設上升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武漢、鄭州、長沙、太原、成都、昆明、瀋陽以及洛陽、蘇州、青島、濰坊、大同、潮州、佛山等30余個城市提出建設博物館之城的計劃或規劃。

縱觀各地博物館之城建設,其共同特點是以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為主,博物館建設的資源基礎和經濟實力較為雄厚。更重要的是,這些城市均把建設博物館之城置於夯實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時代背景之下,注重從城市建設方向和特色的戰略高度進行頂層設計。例如,河南把推進洛陽“東方博物館之都”建設作為打造黃河歷史文化地標的重要內容,陜西寶雞則圍繞打造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定位建設博物館之城。最具代表性的是首都北京,將博物館之城建設作為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制定《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發展規劃(2023—2035)》,以“城”為規劃基準,立足一個城市就是一座全域活態博物館,突出“館城融合”,推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博物館之城建設深度融合,並提出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個階段建設目標,顯示出國內領先、國際爭先的姿態。

從各地的實踐看,博物館之城建設的本質是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治理。在具體建設中,除了整體發展規劃之外,出臺地方性法規以提供制度化政策與財政保障是非常必要的。其要點有二:首先是將整個城市所有的博物館和利益相關者納入統一規劃之中,平衡好不同層級、不同屬性博物館之間的資源分配和利益關係;其次是充分發揮、充足利用好現有的文物、考古、遺産和博物館資源、機構與人才優勢,加強資源共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創新、避免重復,形成規模集群效應和城市品牌效應。

博物館之城建設,博物館是抓手,落腳點是整個城市。作為城市的IP,博物館之城是城市文化遺産與現代空間的有機統一,不僅要展現城市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還要塑造城市的當代風格、激發創新活力。因此,應突出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避免千城一面。像北京、西安、洛陽等古都城市與深圳、潮州、東莞等沿海城市,在博物館之城建設的內容和風貌上應是差異化發展的。值得一提的是,蘇州的博物館之城非常強調“吳文化”定位,延安則結合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側重紅色革命文化特色,具有借鑒意義。

當前,我國博物館之城建設方興未艾。應該看到,博物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在發展定位、體系佈局、功能發揮、體制機制等方面尚需完善提升。為持續推進博物館事業高品質發展,博物館之城建設應重點關注以下方向。

第一,博物館之城建設的根本性基礎,是市民對城市歷史和文化價值的認同、熱愛和欣賞。為此,要關注“人”這一關鍵要素,除了文物考古和博物館專家,還要有一批關注博物館事業並熱心傳播博物館文化的文學、藝術、教育、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名流。從某種意義上説,他們的存在是影響博物館之城建設是否活躍、深入和生動的關鍵。

第二,博物館之城的建設,對以博物館人為代表的文化遺産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從做好公共文化服務的角度,努力與城市和社區的居民、機構、組織等保持更多更好互動,建立長效合作關係,並根據藏品特點、地域文化和受眾需求等做好本地化教育和傳播。

第三,建設博物館之城要有國際視野和格局。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一定要把建成幾座具有國內引領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博物館作為中心任務,加強與國際同行交流與合作,展示中國博物館特色與風采,傳播中華文化精神價值,促進不同文明相互理解與尊重。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