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影評
2023年電影暑期檔至7月22日總票房已突破100億元。最新上映的《封神第一部》上映4天票房已破3.8億元。
歷經十年,中國首部神話史詩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以下簡稱《封神第一部》)終於面世。作為耗資30億元打造的《封神三部曲》的開篇之作,《封神第一部》果然不負眾望。不僅具有高度工業化打造的大場面、大製作,文戲的“現代化”改編也令人驚喜。
《封神演義》是最好的電影創作題材
《封神演義》內容兼具歷史性與民俗娛樂性,是無數中國人的“青春讀物”“國民神話”。 “哪吒鬧海”“武王伐紂”“姜太公釣魚”等經典傳説流傳甚廣,就連每個人物身上有何“法術”,書迷們也是倒背如流。有人説,《封神演義》才是中國玄幻文學真正的鼻祖。
《封神演義》已有多個影視版本。還記得20世紀90年代的電視劇《封神榜》嗎?傅藝偉飾演的妲己、藍天野飾演的姜子牙、達奇飾演的紂王,無一不是深入人心的經典角色。2001年TVB也拍了一版,據説當時電視臺專門做了調查,將調查結果中人氣最高的哪吒、楊戩、雷震子作為主角來改編劇本。近年來,《封神演義》更多被拍成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迄今仍是中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
“每個中國人都有各自對《封神》的想像。”導演烏爾善曾這樣説。從電影創作的角度,它是最好的創作題材。既有神仙、法術這種幻想的東西,又有動作、戰爭這種史詩級電影的場景,最適合做成一個神話史詩超級巨制。
但在筆者看來,影片的文本、美術、服裝、音樂,無一不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追溯與提煉。正是璀璨的傳統文化,給予了《封神》這樣史詩級的大片得以拍攝出來的底氣。影片對商周文化的挖掘,同戲劇結構和人物塑造不露痕跡地結合在一起。烏爾善在影片開拍之前帶著概念設計師前往山西、河南和陜西等地的博物館與古跡,找到“封神”文化的根基與視覺形象來源。音樂團隊還專門前往河南博物院進行古代樂器考察,片中登基大典的音樂,歌的部分使用了《詩經·商頌·玄鳥》這首詩歌,龍德殿上,質子戰舞的音樂是採用了古琴曲《神人暢》中的旋律製作而成。
文戲的“現代化”改編令人驚喜
《封神演義》中眾多的標誌性人物和事件,為影片提供了絕佳的故事基礎。但神話歷經千年,在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和價值觀方面,影片也有更為現代化的改編。例如,妲己這次就捨棄了印象中紅顏禍水的設定,而是成為紂王野心的一面鏡子。而原作中比較模糊的姬發升格為核心人物,也是一個大膽的設定。從他的視角出發,帶著觀眾看一個英雄的成長。
影片中沒有太多神仙鬥法的場面,而是展示了多組父子關係。“對我來説,《封神》是兩個家庭的故事。”烏爾善曾説過,他讀神話故事時,最深受觸動的,就是父子情。神話故事之所以能流傳數百上千年,就因為,它是關於人類內心的故事,是人的處境、心理和情感的投射。所謂封“神”,最終落點還是“人性”。這個落點讓觀眾重新感受到一個好故事的重要性。
高度工業化令影片得以實現
當然,有好的內容,還得有技術才能得以實現。那些從小就在腦海裏想像過無數次的神話畫面終於被電影構建出來。
中國電影工業化的高速發展,是影片的另一層底氣。“這不是中國的《指環王》,這是中國的《封神三部曲》”,有網友這樣評價,《封神三部曲》對於中國電影工業的意義,遠大於電影本身的意義。
歷經十年打磨,《封神三部曲》採取三部電影連拍模式創作, 劇組登記在冊的工作人員達8000多位,拍攝時間長達300多天,比《指環王》三部曲拍攝的時間還長。巨無霸式的劇組,再加上三部連拍極大地增加了製作難度,管理難度超出想像。為此,劇組探索出了通過制度和流程實現科學管理的方式,用最少的環節去銜接各部門,影片執行製片人吳學軍曾説過,《封神三部曲》是一個無法用過往經驗來總結和評價的項目。
這讓我想到最近的另一部國産影片《長安三萬里》,48首唐詩跨越千年曆史,與現代觀眾産生共鳴,“仿佛在千里江山圖中上了一堂國學課”。而這份獨屬於中國人的文化情懷,同樣以動畫科技的形式傳遞到更多人的身邊,許多孩子在觀影現場跟著電影誦起唐詩,成為銀幕之外最美的一幕。
文化的底蘊加上高度工業化的發展,讓更多國産影片成為可能。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岸)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