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浙江湖州,志願者在給孩子們上書法課。新華社發
中國是傳承千年的禮儀之邦。《周禮》有言:“凡國之大事,治其禮儀,以佐宗伯。”被視為文化“活化石”的漢語稱呼語,既是中華禮儀文化在日常語言實踐中的體現,也是傳承華夏千年禮儀文化的要素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延續千年禮儀文化的漢語稱呼語,既要在新時代煥發禮儀教育的生命力,又要適應社會的變遷而完備自身,滿足人們在新時代的稱呼需求。
稱呼語是一種禮儀行為
稱呼語和稱謂語關係密切,卻又是不同概念。稱呼語是一種語言中人們用來當面招呼某人的言語表達方式,能直接反映社會交往中人們彼此之間的各種關係。稱謂語則是為了表示人們之間的關係或身份上的區別而使用的詞語,如“媽媽”相對於“母親”,“老師”相對於“教師”,前者是稱呼語,後者是稱謂語。
漢語有著豐富的稱呼語,蘊含中華文化“重視親緣”和“尊人貶己”的特點。與世界其他語言相比,漢語擁有的親屬稱呼語最為豐富,例如“伯伯”“姑姑”“姨姨”等,這與中國重視親緣的歷史文化是分不開的。《大學》道:“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家國同構”是中華民族的共識,血緣在中國社會生活中起著不可忽視的紐帶作用。漢語的親屬稱呼語不僅在日常交際中維繫著傳統的血緣關係,更特別的是,面對非親屬關係的社會交際對象,中國人也常常採用擬親屬稱呼語,如“大哥哥”“張阿姨”“李爺爺”等,以表示親近、信任和禮貌。
“尊人貶己”是最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禮貌現象。稱呼他者或與他者相關聯的事物時要“尊”,如“兄台”“令尊”“賢弟”等敬語;稱呼自己或與自己相關的事物時要“貶”,如“鄙人”“犬子”“拙荊”等謙語。這些稱呼語中的敬語與謙語是中華民族謙恭禮讓、溫文爾雅的文化心態的集中體現,現在還活躍在文人的書面語或正式的商洽文體中。
稱呼語作為一種普遍的語言實踐,實際上是一種重要的禮儀行為,蘊含著維繫社會人際和諧穩定的禮儀文化,不僅關係到言語交際能否成功,而且還對社會關係、社會面貌有著直接影響。在中國傳統的熟人社會語境下,漢語豐富的親屬稱呼語能夠滿足人們之間的稱呼需求。
稱呼語反映時代變遷
隨著全球化與現代化影響的深入,人們的社會交際範圍逐漸擴大,陌生人之間的交往更加頻繁。這時,漢語稱呼語中用來稱呼陌生人的社會稱呼語出現了缺位。漢語中沒有一個具有普適性的社會稱呼語用來稱呼陌生人或引起陌生人的注意。因此,漢語的社會稱呼語隨著社會變遷不斷變換著。這恰恰也反映了語言與時代的密切關係。
新中國成立以來,漢語的社會稱呼語一直處在變化當中,在不同時期形成了不同的形式和特色,回應著快速變化發展的社會生活的要求。新中國成立後,“同志”成為當時中國人民最認可、最喜愛和最受歡迎的社會稱呼語。同時,原先用於手工業或者工廠領域的稱呼語“師傅”也逐漸流行開來。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同志”“師傅”漸漸從普適的社會稱呼語,回歸到這些稱呼語的本義。
改革開放後,社會中的稱呼語變得越來越多樣化。20世紀80年代中期,“老闆”一詞隨著經濟騰飛,逐漸在商界和服務界流行起來。得益於網路資訊技術的發展,“美女”作為社會稱呼語的流行始於20世紀90年代。它是倣用粵方言的“靚女”而來,正好彌補了對青年女性稱呼的缺位。跟“美女”一樣,“帥哥”也是一種稱呼的泛化,二者的語義範圍已經虛化和擴大。
21世紀以來,社會交往更加複雜多樣,漢語社會稱呼語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創新化趨勢。比如,近來新興的社會稱呼語“小姐姐”,本是親屬稱呼語,現在常被用來指稱沒有血緣關係、年紀較輕、但比稱呼者年長的女性。對應“小姐姐”被創造而來的“小哥哥”,也在年輕群體中逐漸流行開來,二者成為又一對新的社會稱呼語。
重視稱呼語缺位現象
儘管隨著時代的發展,漢語稱呼語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樣性,但其仍然存在年齡段模糊和部分缺位的問題。語言學者郭熙曾在1999年提出,漢語社會稱呼語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裏會處於無序狀態,應當重視社會稱呼語的缺位現象。
當代社會具有稱呼年輕化的傾向,人們喜歡“顯年輕”的稱呼語,而稱呼語在年齡段上具有概括性和模糊性,這也給日常稱呼者帶來困難。根據筆者對20歲至26歲年輕人的訪談得知,被稱呼者不喜歡“顯老”的稱呼,如“阿姨”“叔叔”等,甚至部分年輕女性認為被稱呼為“姐”,也稍顯老氣。但對於稱呼使用者來説,對哪種年齡層的陌生人使用哪種得體的稱呼語,是有一定難度的。
除了用來稱呼陌生人的普適性社會稱呼語的缺位,還有有關女性為主體的配偶的社會稱呼語的缺位。比如,男性導師的配偶可以被稱呼為“師母”,但對女性導師配偶的稱呼卻令人頭疼;或是男性老闆的配偶稱為“老闆娘”,但卻難以稱呼女性老闆的配偶。這種缺位問題固然有其歷史文化的原因,但也反映出漢語稱呼語在一定程度上尚未能滿足新時代的新要求。
語言承載著社會歷史,語言的傳承與創新本身也是不斷前進變化著的歷史。漢語稱呼語既延續著中華民族的禮儀文化,也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地變化著;既是中華五千年禮儀文明的實踐載體,又是新時代煥發中國禮儀文明生命力的重要媒介。泱泱古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奠定了漢語稱呼語的禮儀基因。儘管漢語稱呼語經受時代的洗禮而不斷更新,但其背後的文化內涵卻是不變的璀璨。
(作者:李瓊、賴健玲,分別係陜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