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湖北荊州沙市百年商埠“洋碼頭”變身文創園

發佈時間:2023-07-19 09:30:25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熊琦、熊翔鶴 | 責任編輯:蘇向東

新華社武漢7月18日電 題:百年商埠“洋碼頭”變身記

新華社記者熊琦、熊翔鶴

“從古商埠到近代的洋碼頭,再到如今熱鬧的文創園,漫步街頭,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歲月。”長江邊上的湖北省荊州沙市洋碼頭文創園,是市民姚安迪晚飯後散步的必到之處。

沙市碼頭因為水陸交通便利,自古就是長江沿岸主要的貨物集散地之一。1895年,沙市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四大內河港口之一,多國陸續在此設領館、修碼頭、開商行,本地人遂稱沙市碼頭為“洋碼頭”。

20世紀中期,沙市大力發展輕工業,沿江陸續建起了“活力28”、白雲機電等一批當時聞名全國的企業廠房,洋碼頭再放異彩。

後來,隨著公路、鐵路的快速發展,洋碼頭逐漸沒落,一些企業關停,江邊廠房被廢棄,曾經的繁華商埠歸於沉寂。“印象中這裡的環境特別臟亂,破舊不堪,粉塵很多。舊廠房還擋住了江景,臨江不見江,人們不願意來這兒。”姚安迪説。

  長江邊上的荊州沙市洋碼頭文創園。(劉曙松 攝)

如何讓古商埠重煥新生?“對於廢棄的舊廠房,我們決定進行保護性改造,不能一拆了之。”荊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説,老建築不僅僅承載著荊州的城市記憶、浸潤著沙市的碼頭和工業文化,還是城市更新改造的重要空間載體。

沙市洋碼頭文創園的概念由此提出:打造一個集文化展示、創意工坊、旅遊休閒、濱江觀光等多業態于一體的長江商埠文化創意産業園區。2015年底,項目啟動,15.2萬平方米歷史建築和工業遺址建築得以保留。

“我們在修繕歷史建築時,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儘量保留其原有結構,盡可能多地呈現歷史的印記。”洋碼頭文創園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余波説。

  圖為荊州沙市洋碼頭文創園的沙市記憶文化展示館。(姚安迪 攝)

沿著臨江路由西向東,依次遇到的沙市記憶文化展示館、江漢明珠沙市工業成就展示館,分別由沙市打包廠、活力28廠改造而成。銹跡斑斑的大鐵罐、通風的大煙囪、各式各樣的商船模型、被復原的工廠設備……瞬間將人拉回往昔。

工業遺跡喚醒了城市記憶,創意元素也點亮了洋碼頭的夜空。夜幕籠罩下,夏風習習,人流如織,美食、潮玩、燈光秀令人目不暇接,小酒館的歌曲和著夜市攤販的吆喝聲,由舊廠房改造的博物館與現代的創意墻繪相映成趣。

  夜晚的荊州沙市洋碼頭文創園。(劉曙松 攝)

“前幾年路過正在修建的洋碼頭文創園,看到路邊的規劃圖,當時心裏就很期待,建成以後一定是很漂亮的!再加上我在長江邊長大,對長江有獨特的感情,就萌生了在江邊開一家酒店的想法。”蒔野花園酒店負責人蔡璇説,今年6月開業以來生意火熱,50間客房幾乎每天都訂滿。

余波介紹,依託濱江人氣,園區還定期舉辦星光帳篷集市、濱江露營、中式集體婚禮、消夏文化節等活動。根據園區統計數據,已正式投入運營的商戶有118家,夏季日均客流量近1萬人次,節假日或大型活動期間,日均客流量能達到5萬人次。

古今在這裡交匯,潮流在這裡碰撞,“工業銹帶”向“生活秀帶”華麗轉身。如今,這座百年洋碼頭已變身荊州“夜經濟”的新地標,成為市民遊客休閒娛樂和夜間消費的首選“打卡地”。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