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圖書館網路影響力評價報告發佈 公共文化服務通過數字化提升品質

發佈時間:2023-07-19 10:45:30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王資博 | 責任編輯:姜一平

圖書館網路影響力評價報告發佈 公共文化服務通過數字化提升品質

作者:王資博(上海體育大學教授)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和用戶使用習慣的變化,近年來,圖書館服務的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一種必然。2021年6月,文化和旅遊部發佈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明確提出,要以全國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項目和公共文化雲項目為引領,推動公共文化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取得新突破。從實踐來看,目前包括公共圖書館在內的不少圖書館已經在積極應用網際網路技術,將文化資源數字化,並通過線上平臺和應用程式提供給用戶,滿足用戶對於隨時隨地獲取文化資源、參與文化活動的需求。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圖書館的數字化轉型和基礎服務的改善,不久前,《中國圖書館網路影響力評價報告(2023—2024)》發佈,成為國內首個圖書館網路影響力評價報告。這份報告選取了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和專業圖書館三大類作為評價對象,從網站影響力、新媒體影響力、網路社會影響力、網路學術影響力四個方面構建了中國圖書館網路影響力評價體系,從地區、院校類型、圖書館類別等維度共産生了12個排行榜,全方位、多角度揭示了我國圖書館網路影響力現狀。對這份評價報告的深入分析和解讀,能夠幫助我們識別出不同圖書館在網路影響力建設方面的優勢和不足,為圖書館提高自身的網路影響力提供可行的方法和借鑒,有助於圖書館更好地提供線上資訊和服務、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和滿意度。

圖書館雲服務打破時空限制

圖書館網路影響力是圖書館提供的網路資訊資源與服務對用戶和社會産生的影響。

根據《中國圖書館網路影響力評價報告(2023—2024)》的評價模型,圖書館網路影響力組成要素,從媒介上主要涉及四個部分:一是網站影響力,圖書館網站是圖書館在網路上展示自身形象和提供服務的窗口,官網與第三方網站的宣傳與展示都會影響用戶體驗和形象傳遞;二是新媒體影響力,隨著數字網路化的持續發展,新媒體平臺日益成為重要的資訊傳播媒介,圖書館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微網志、視頻號等新媒體渠道進行網路宣傳、資源與服務的提供,能夠吸引用戶關注和互動,提高圖書館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三是網路社會影響力,圖書館在履行社會職能,傳播資訊和知識資源過程中,對社會環境、社會公眾産生影響與貢獻,圖書館資源的種類和品質直接關係到其在網路上的影響力大小;四是網路學術影響力,圖書館本身具有學術研究的職能,圖書館在線上學術平臺和數據庫中的期刊發文量、被引量都會體現在網路學術影響力上。

基於這些評價要素,網民普遍評價較高的圖書館排在了榜單前列,它們的成功經驗也更具體,為數字化轉型相對滯後的圖書館奮起直追補短板提供了直觀的參考。在報告聚焦的三類研究對象中,作為重要公共基礎設施的公共圖書館受眾覆蓋面最為廣泛,能夠最大程度上為人們提供獲取知識、享受文化服務的機會,推動社會的智力發展和文化進步。

縱觀“公共圖書館網路影響力三十強”榜單,位居前列的圖書館既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又在很多方面保持高品質運轉,具有一定的共性,這些特色和共性構成了“明星”圖書館的數字化經驗。

在網路影響力方面,排在榜單第一名的國家圖書館在此項的得分為100分。過去不少人因時空限制而無法獲得國家圖書館的海量館藏資源,如今圖書館服務走到線上解決了這一問題。今年“世界讀書日”當天,國家圖書館新版官方網站正式上線,突出“全”“捷”“新”,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務。點擊進入網頁,登錄賬號,既可檢索古籍資源、文獻等數字資源,又能線上閱讀,真正做到了“讓讀者隨時隨地擁有一座資料庫”。為了提升服務品質,在保障資源便捷高效訪問的基礎上,新版網站讀者雲門戶還開通了自有版權音視頻資源庫免登錄訪問,降低了資源訪問門檻,縮短了讀者到資源的距離。

在新媒體影響力方面,排在榜單第四名的杭州圖書館在此項得到了滿分。去年10月,杭州圖書館“一鍵借閱”公共圖書館服務新模式入選文化和旅遊數字化創新實踐十佳案例;前不久,杭州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榮獲第七屆“大眾喜愛的閱讀新媒體號”。打開杭州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在“杭圖悅讀”欄能看到“杭圖微閱讀”“‘一鍵借閱’指南”等,既能享受線上閱讀,又能實現線上一鍵借閱。杭州圖書館通過打造“一鍵借閱”杭州地區公共圖書館線上服務一體化平臺,打通線上線下資源,“雲”集市區14家公共圖書館,形成了“線上借書”“書店借書”“數字閱讀”三大服務場景,讓市民足不出戶即可享受“手機下單,圖書快遞到家”等服務,成為公共圖書館線上服務新模式。

在網路社會影響力方面,上海圖書館更顯突出。圖書館資源的種類和品質直接關係到其在網路上的影響力大小。早在2019年,上海圖書館就設立了“中國網路文學專藏庫”。上海圖書館館藏實力雄厚,豐富性、珍稀性、獨特性等特點構築了其館藏的鮮明個性。全國首個網路文學專藏庫的設立,進一步豐富了上海圖書館的特色館藏文獻,體現出上圖文獻資源建設的包容性,代表著其文化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的再次提升。上海圖書館將豐富的館藏資源搬上雲端,以豐富性收穫讀者好評。

而在網路學術影響力方面,榜單前列的圖書館均有亮眼表現。“探索依託微信、微網志、短視頻等社會化平臺開展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的工作機制,鼓勵公共文化機構打造有影響力的新媒體矩陣”是新時代圖書館的使命責任,“明星”圖書館的數字化經驗將有效引領各級各類圖書館著力提高自身網路影響力。

圖書館網路影響力的差距與彌合

如果僅把眼光停留在我國圖書館網路影響力榜單的Top10乃至Top30,發現一些迄今為止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的先進經驗並不是難事。但如果從更全面的視角進行審視,可以看到,不同地區的公共圖書館之間,其網路影響力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或者説,圖書館在現實中存在的資源和影響力的差距,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也在某種程度上平移到了線上。

人口多、經濟發達的地區的圖書館通常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比較積極,提供數字化的館藏資源、線上檢索系統、數字圖書館等服務更專業。而一些較為偏遠或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由於資源和資金的限制,在館藏資源方面通常比較有限,同時在數字化和技術應用方面相對滯後,限制了用戶在網路環境下獲取圖書館服務的便利性。

提高圖書館的網路影響力,優化公共圖書館的資源配置是公共文化服務高品質發展的題中之義。這需要我們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用、改革創新,以標準化促進均等化、普惠化與便捷化。同時,加強對口支援、東部與中西部合作等,推動圖書館資源和服務共用,有效彌合地區間圖書館網路影響力方面的差距。比如,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圖書館開始實施“文獻共用借閱計劃”,讓好書在全國“轉起來”,為圖書找到真正需要它的讀者。如今,“文獻共用借閱計劃”逐漸向全國圖書借閱雲平臺發展,這正是圖書館線上服務品質不斷提升的表現。

當然,各級各類圖書館還要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以特色彰顯高品質。大閱讀時代,數字化便捷式閱讀與共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圖書館的資源優勢,圖書館必須打破傳統服務流程,重建自己與公眾更便捷、更有黏性的連結,這種新式連結的基礎便是數字化。圖書館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僅要通過用戶界面的改進、搜索引擎的優化等著力提升用戶體驗,還要在差異化、個性化線上服務方面做文章——不僅要讓讀者隨身擁有一座數據庫,還要讓讀者切實感受到讀書便利。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9日 13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