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丨行走北京中軸線

發佈時間:2023-06-13 09:18:08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任超、鞠煥宗等 | 責任編輯:鄭偉

北京這座千年古都,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變遷。北京這座現代都市,展現了新時代發展成就。

北京中軸線始建於13世紀,全長7.8公里,以鐘鼓樓為北端,向南經過萬寧橋、景山、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正陽門、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至南端永定門。太廟和社稷壇,天壇和先農壇東西對稱佈局于兩側。

歷經逾7個世紀,北京中軸線延續至今,持續影響城市發展。如今,中軸線沿線的宮殿、園囿、壇廟等成為服務人們文化生活的場所。北京中軸線這份活態文化遺産始終與行走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相融共生。

6月8日,人們在天安門廣場參觀遊覽。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4月29日,人們在北京天壇公園參觀遊覽。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6月11日,人們在北京前門大街參觀遊覽。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6月8日,人們在北京景山公園賞景拍照。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6月6日,小朋友在北京永定門公園的南中軸線禦道景觀區內玩耍。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3月27日,人們從闕右門走向故宮午門。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6月11日,人們在北京鼓樓拍照。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6月8日,人們在北京天壇公園內排隊等候參觀。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6月6日,人們在北京永定門公園的永定門城樓前玩耍。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6月9日,人們在北京什剎海公園遊覽參觀。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夕陽下的什剎海(6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6月10日,市民在北京什剎海邊下棋。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6月9日,人們在北京鼓樓拍照。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6月3日,跑步愛好者在北京天壇公園內晨跑(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6月9日,人們在北京萬寧橋上游覽參觀。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6月9日,小朋友在北京鐘鼓樓文化廣場玩耍。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6月10日,人們在北京什剎海附近一家咖啡廳內休息。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6月10日,人們在北京什剎海附近的煙袋斜街買小吃。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6月9日,人們在北京什剎海一帶遊覽參觀。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6月6日,人們在北京景山公園合影。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6月10日,人們在北京什剎海附近咖啡廳露臺欣賞風景。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6月11日,位於北京地安門外大街一處文物建築內,以北京中軸線為主題的書店吸引路人的目光。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6月11日,遊客乘坐人力三輪車經過始建於元代的萬寧橋。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6月6日,遊客在北京市中山公園參觀“中軸麗影——北京中軸線歷史影像原作展”。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6月6日,攝影愛好者在北京故宮角樓拍照。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6月6日,人們在北京前門大街參觀遊覽。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6月11日,小朋友在北京前門大街遊玩。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6月12日,在北京鐘鼓樓下的鐘樓灣衚同裏,市民在自家院子裏喝茶。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