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推動中國畫向現代形態、現代面貌發展——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馮遠談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藝術創新性發展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近日,《人民畫報》專訪了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遠,圍繞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畫的守正創新、文明交流互鑒等話題進行暢談。
《人民畫報》: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藝術創作的根基,中國畫的發展也蘊含著文化的積累和精神的傳遞,在您看來,中國畫的魅力何在?
馮遠:我們今天講中國畫,常常是講到清末民初之前這段歷史的中國畫。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畫、中國繪畫的內容發生了變化,反映新的時代,反映工農兵。內容發生變化,記憶、形式、方法、技法都會發生變化。
中華文化對外交流非常之頻繁。十九世紀末,中國一批留洋的藝術家,把西方繪畫的經典方法介紹進來,開始了中國繪畫向現代形態轉換的歷史進程。改革開放以後,大量的西方現代繪畫進入中國。在文化交流互鑒中,中國繪畫的形態向多樣化方向發展。現在,大量的工筆繪畫非常精妙,色澤艷麗,柔和了西洋油畫的一些色彩關鍵。材料發生改變,融入像岩彩畫、壁畫等各種繪畫手段,大大豐富了傳統中國畫的表現手法。如何把中國畫精華既保留住,又能在表現上具有當代性,這是藝術家要研究討論的課題。
在我看來,今天的中國繪畫,無論從造型、色彩、製作、技法都優於古人,當然我不是説絕對,今天還是要認真研究學習古代傑出大家的作品。所以我們所説的承繼傳統,我認為是大的傳統,它不是定在某一個朝代的傳統。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取得的成果變成了新傳統,它會繼續推動中國繪畫向現代形態、現代面貌發展,所以我認為中國繪畫有非常樂觀的前景。
馮遠在進行創作。
《人民畫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藝創作和創新的重要源泉。一方面,我們要在文藝創作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我們總是把當代的作品和先賢的作品去做對比,如何理解這種比較?
馮遠:這是必然的,因為我們要對傳統文化有比較深入的研究繼承。當初院校裏的基礎訓練有嚴格臨摹古代繪畫的傳統,對傳統繪畫的一些基本技法和方法論了然於心。今天的年輕人和孩子打開手機,古今中外什麼樣的藝術都能看到,當然就有比較。什麼樣的炫目,什麼樣的奪人眼球,什麼樣的精妙,什麼樣的東西更能打動人心,他們自然會喜歡這些。但中國畫能不能跟上這個時代,這就變成一個大的課題。中國繪畫詩性的傳統保持、傳承好的話,中國繪畫會以它取勝。但如果完全像西方,藝術墜入一種純粹的形式、觀念的操弄,抽離了人本身的精神訴求和表現普通人生活的理想情懷的話,那也會墜入一種虛無的形式主義。
所以我説中國畫有其在現代發展的優勢,當然也面臨問題,如何現代化,如何跟上世界的潮流,甚至在國際的文化語境中立住現代中國的形象,這是我們這一代人和年輕朋友要做的事情。
西方研究了自己的文化傳統,眼光也投向東方,他們從東方掠奪去了多少東西,這對他們的藝術發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今天的中國,經濟體量達到了一定規模,文化自信隨著經濟地位、軍事地位增長,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西方的看法。已經不像改革開放之前,就覺得中國不行了,文化落後了。
我想只有在這樣一個狀態下,東西方文化是一種平等的交流,這種互動就有意義,能談到學術、談到創新。我甚至期望中國的藝術在未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能夠發展得比現在更好。
馮遠 《公民》 250cm×300cm 紙本水墨 2020年
馮遠《水墨古詩畫意》(三) 68cm×45cm紙本水墨2021年
《人民畫報》:中國畫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多元精神,注重意境,講究氣韻,應該如何理解和感受中國畫的意境與氣韻?
馮遠:畫是可感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件作品面前的感受不同。黨和政府號召為人民群眾創作,以人民為中心。那什麼樣的作品最讓老百姓喜聞樂見,當然是具象寫實的現實主義,關乎普通人生活的題材是最易被接受的。能從畫中讀懂畫的是什麼,畫的誰,甚至於讀懂主題性繪畫中的意義,感受到某種精神鼓舞,這正是我們需要的。
馮遠 《陳子昂詩意》 68cm×45cm紙本水墨 2021年
而從藝術多樣化發展的角度來説,現實主義、寫實主義是繪畫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的樣式,在中國是主要的樣式,但不是唯一的模式。我們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艷。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綻放都可以成為我們提升審美眼光、改善生活品質的重要內容。
文化藝術還有教化功能、娛樂功能。如果這兩者在不同的國度出現此輕彼重、此重彼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國情不同。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廣大人民群眾由讀懂主題性繪畫,逐步接受多樣化藝術表達,到最後能夠理解多樣藝術,這樣一個審美提升的過程,需要我們共同推動。
馮遠 《星火》 210cm×190cm紙本水墨設色 1991年
馮遠 《心聲》 260cmx200cm紙本水墨設色 2019年
《人民畫報》:新時代,傳承中國繪畫藝術既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需求,又是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堅定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徑之一。那中國繪畫是如何守正創新的?
馮遠:這方面我覺得甚至可以用“再造”這個詞,因為研究中國繪畫的筆墨語言不能到明末清末民初就算閉合。二十世紀、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繪畫如何傳承中國傳統繪畫的經驗,又發展出我們當下和未來的中國新的筆墨語言,需要我們思考和探索。而且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再造的過程從來沒有停止過,比如説我們看到的蔣兆和于1941-1943年創作的《流民圖》,非常精準的造型加上明暗,傳統古代繪畫的筆墨發生了變化。然後再到劉文西、方增先等人創作人物畫,保留了中國傳統繪畫線造型的功能,但是人物造型的特點發生了變化。包括我們現在大量的主題創作,如果僅僅靠幾根線來表達多人物組合的宏大敘事的畫面,平面的線就缺乏厚度、力量感,很難打動人心。而有限度地吸收一點光影效果,吸收一些結構表現和明暗關係,可以讓形象豐滿、厚實起來。這樣,在多人物的表現中,才能顯現出主次虛實的變化,這就已經讓傳統的繪畫方法發生了改變。
馮遠 《中華人文之一》 396cm×172cm紙本水墨設色 2021年
而今天國家大型主題性創作中,相當多的中國畫都已經在傳統繪畫的技藝上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是非常可喜的。不是説每件作品都很經典,做得都很到位,但是這一步只要邁開了,後面有才華的年輕人繼續完善,每個時代的作品都能留下這個時代的印記得失,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今天的中國畫向多樣化發展,大寫意、小寫意、工筆、繪畫、岩彩、青綠設色的好作品頻現,廣大觀眾各取所需。每個人的審美口味不同,有人喜歡水墨渲淡,喜歡大寫意,寥寥幾筆,認為那很高古,有文人氣質;也有人喜歡艷麗的、表達得非常美妙的色彩,放在家中看著賞心悅目。不能再指望傳統定於一尊,囿于一格,役于一式。這種多樣化發展是個好現象。在百花齊放、多樣並存發展的過程中,歷史自然而然會來挑選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所以不同時代,大眾的審美口味會發生變化,這個訴求沒有錯。但是如果能在喜歡新藝術的同時,對中國傳統的藝術有深入的了解,就能更加客觀地看待中國繪畫取得的成就。
馮遠 《今生來世》 220cm×500cm紙本水墨設色 2011年
馮遠在創作《都市奏鳴曲》。
《人民畫報》: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當代中國藝術創作不斷與世界藝術交流碰撞,您覺得文明互鑒為什麼重要?它的推進作用是什麼樣的?
馮遠:歷史上幾次中國的跳躍式的發展,都得益於對外開放。與世界開展合作交流,虛心學習,然後不斷更新創造,才能取得這樣一種開放取得的成果。在今天,對外開放是國家的大政方針,不可能改變。如何在學人長技的同時,激發中國人的創造力,這是對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最重要的核心。
早些年,中國對外交流中的美術展覽基本是以中國傳統繪畫為主。這對西方一些研究專家學者來説,他們看到了中國古畫中的精湛部分,像宋元時代的一些高大雄奇的山水畫,如千里江山圖等;大多數沒有接觸過或很少看過中國畫的人,會覺得中國畫“墨天、墨地”,色調灰暗。這情有可原,因為中國傳統繪畫從早期的色彩豐富,到後來提倡的“繪事後素”,唐代繪畫以後,文人畫興起,提出洗去鉛華,歸於平淡等等,這些理念影響了當時繪畫,尤其是文人畫的作者,他們相當多都是當朝官員,士大夫,作品佔據主流地位,甚至認為色彩豐富的工筆畫俗氣、不入流。這樣一種文藝觀點上、審美上的偏激就會揚此抑彼,但實際上中國畫一路發展過來始終沒有斷線,即使在文人畫最為登峰造極的時候,中國的工筆繪畫也還是在的。
怎麼讓外國人看懂中國畫,這也有個過程。所以從事文化交流的人們責任重大。比如可以做公益講座,把中國畫講清楚。
中華民族是好學的民族,中國藝術家是善於學習人的優長的群體,我親歷了國家對外開放的巨大的變化和國家的現代化發展進程。文學藝術是這樣,當年我們看的小説、電影就那麼幾部,但今天小説、電影、電視劇大量産出。這種旺盛的創作的原動力,一方面滿足了國內受眾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國的電影、電視也逐步走向世界,對其他民族産生了影響,這種影響日益擴大。繪畫也是一樣的,我們不是去主動迎合,而是將我們的創新成果與之交流,讓西方的同行感知到我們有傳統,也有學習,內化並創新,讓對方認識到互鑒的意義。文明交流互鑒的最終結果是在增強中華文化自信的同時,讓中華文明重新站立在人類文明的高點。
馮遠 《逍遙遊》 80cm×78cm紙本水墨 1985年
編輯 |王伊奕
校對 |袁夢
值班審校 |黃麗巍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