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海納百川譜華章——解碼“人民城市”上海的文化自信樣本

發佈時間:2023-06-14 09:12:28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浦江奔涌,東方潮闊。

100多年來,作為中國面向世界、矢志革新的重要窗口,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上海這座大都市中激蕩交融。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黨的誕生地、初心始發地上海,在傳承與創新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凝心聚力建設人民城市。

“一大紅”:百餘年芳華依舊

這抹“一大紅”,永不褪色。

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歷經百餘個春秋卻芳華依舊。

中共一大會址前人流如織(2021年6月1日)。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一旁,新天地街區流光溢彩,與中共一大紀念館構成開放型、街區型文化空間。今時今日,這裡已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心中最具魅力的城市文化地標。

《共産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在這裡出版,《新青年》《共産黨》《嚮導》等革命報刊在這裡創辦,《國際歌》在這裡被翻譯成中文……

“紅色,是上海最鮮明的文化底色。”歷史學家、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熊月之説。

以中共一大會址為中心,向西約800米,老漁陽裏,中共發起組成立地;向北約1公里,輔德里,中共二大會址;向南約500米,成裕裏,印刷《共産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的又新印刷所舊址……城市的版圖上,600余處紅色資源,如繁星遍佈。

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2022年7月19日)。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這抹“一大紅”,穿越時空、歷久彌新。

舊址遺跡成為黨史“教室”,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英烈模範成為黨史“教師”——上海創新表達方式、走進年輕人群,讓紅色資源亮出來、活起來。

“百物進百校,百講證百年”持續開展,從中共一大紀念館12萬餘件館藏中精選出的100件見證重要歷史的革命文物進入校園;上海紅色文化創意大賽已經進行到第四屆,老字號品牌與革命文物元素深度融合、創新演繹,讓紅色文化可親可愛、“觸手可及”……

這抹“一大紅”,融入城市血脈,成為延續城市記憶、感召時代新人的強勁能量。

《永不消逝的電波》《戰上海》《大江大河》《攀登者》《1921》……近年來,上海打造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藝作品,讓青年人走進英雄的歷史,以青春激蕩青春。

“劇中英雄人物的信仰深深打動了我們,提升了我們,我們要用自己的表演去感染更多的觀眾。”巡演過程中,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主演朱潔靜、王佳俊相繼光榮加入中國共産黨。

龍華烈士陵園裏,陳延年、陳喬年、趙世炎、彭湃、何孟雄等烈士墓前鮮花簇簇,今人寫給英烈的書信層層疊疊。

字裏行間,情真意切。“我們始終如一,走在你們所選擇的那條正確道路上”“多希望你們能看到今天的上海”……

“一江一河”:時代潮競涌奔騰

“七一勳章”獲得者、新中國紡織工人的優秀代表、92歲的黃寶妹在黃浦江邊工作生活了一輩子,見證了上海工業文明的發展演變。讓她耳目一新的是,老廠房如今成了博物館、咖啡廳、黨群服務中心等公共空間。

匯入黃浦江的蘇州河自西向東,九曲十八彎穿過城市心臟地帶。河岸一座半島上,1933年建成的上海啤酒廠灌裝車間已改造為環保主題公園,向市民遊客講述著蘇州河的前世今生。

空中俯瞰蘇州河與黃浦江交匯處(2023年3月3日)。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一江一河’是上海特有的城市符號,也是上海顯著的文化地標。”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王戰説。

漫步楊浦濱江岸線,仿佛穿行在“中國近代工業文明長廊”,這裡曾誕生自來水廠、發電廠、煤氣廠等中國民族工業十余個第一;蘇州河畔,則有著中國第一家民族資本機器麵粉廠、第一家棉紡織廠、第一家硫酸廠、第一家機器生産調味品廠。

歲月流轉,伴隨産業轉型升級,不少老工業遺存“退休”,沿江密布的碼頭、廠房、倉庫,成為市民親水的障礙;大量工業和生活廢水直排蘇州河,河流污染逐年加劇,20世紀70年代市區河段魚蝦絕跡,河水終年黑臭。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保護中更新、在更新中保護,近年來,“一江一河”已有近百公里的岸線貫通開放,上海城市形象隨之一新。

祥泰木行舊址重修建設為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2021年5月15日)。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最好的江景奉獻給市民。一條新的生活“秀”帶上,曾經的祥泰木行,成為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當年“遠東最大制皂廠”的生産原址,變身“皂夢空間”白七咖啡館;黃寶妹工作過的國棉十七廠,現在則是遊人如織的上海國際時尚中心……

清澈的河水奉獻給市民。歷經三十年、三期整治,蘇州河已從“黑如墨”變成“美如畫”,魚遊淺底、鷗鷺翔集、綠廊綿延,水上航線開通,賽艇運動精彩。

“留住城市變遷的印記,有形的是把歷史建築和遺存的原樣保留,無形的是讓人們從公共空間的肌理和細節中留住城市的記憶,感受鄉愁、匠心與傳承。”上海市楊浦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錢彬説。

“一江一河”競涌奔騰,文化力量催動城市生機。上海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種類最多的中後期石庫門建築群張園經過四年保護性修繕,被賦予全新商業功能和業態;有著232處優秀歷史建築的徐匯衡復風貌區,用“微更新”留住原汁原味的海派風情……

新型文化空間:美美與共潤人心

夜幕降臨,外灘萬國建築群燈火輝煌;修舊如舊的武康大樓滄桑而神秘,遊人如織……1058處、3075幢優秀歷史建築,397條風貌保護道路(街巷),250處風貌保護街坊,44片歷史文化風貌區賦予上海精緻時尚的氣質。

歷史、當下和未來,在一批批新型文化空間中交匯融合、滋潤人心。

上海圖書館東館南閱讀廣場內景(2022年9月28日)。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都市繁華很近,“詩和遠方”不遠。人們可以在被譽為“林中玉石”的上海圖書館東館,將“夢境森林”化作閱讀景觀;也可以在朵雲書院滴水湖畔的“最美書店”,看日出日落……

“中心城區10分鐘、郊區15分鐘”公共文化圈基本形成,美術館、劇場、設計創意機構自然形成群落,上海在全國率先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城市文化同樣賦能經濟脈動。2022年,上海文化創意産業總産出佔全市GDP的13%左右,文創企業總體發展韌性較強、活力較足。

文化共鳴,美美與共。上海在持續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中,彰顯自身文化自信與文化品格。

從去年到今年,上海博物館“從波提切利到梵谷”大展,與外灘東一美術館來自義大利烏菲齊美術館的罕見波提切利文藝復興真跡遙相呼應;一江之隔的浦東美術館,來自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時間的輪廓”展以及來自西班牙提森博物館的藝術珍藏陸續上新。

上海市民遊客在上海豫園商城中心廣場觀看街頭藝術表演(2023年5月7日)。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沿著中華文明探源的脈絡,上海博物館“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的第二展“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大展”蓄勢待發。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説:“我們計劃匯聚出土文物超過320件組,重現五千多年前長江下游文明之輝煌。”甲骨陶符、青銅重器、秦磚漢瓦在上海奉賢博物館匯聚一堂,“丹甲青文——中國漢字文物精華展”正向人們講述跨越千年的漢字之美,展示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綿延不絕的生命力。

透過一件件文物,感受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從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各處博物館和美術館內外摩肩擦踵、熙熙攘攘的觀眾人群,才是這座城市文化畫卷中最亮眼的“主角”。

賡續文脈,書寫華章。弘揚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堅定文化自信,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上海正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不斷創造新的榮光。

文字記者:王永前、楊金志、郭敬丹、孫麗萍、鄭鈞天

視頻記者:潘旭、陳傑

編輯:王曙暉、傑文津、廖翊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