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民族文化宮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題活動

發佈時間:2023-06-14 09:44:0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姜一平

活動現場

6月9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博物館在行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題論壇在民族文化宮舉辦。本次活動由民族文化宮、北京博物館學會指導,民族文化宮博物館、北京博物館學會非物質文化遺産(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北京博物館學會非遺專委會)主辦,北京藝術博物館、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協辦。來自民族文化宮、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北京博物館學會非遺專委會、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北京文旺閣木作博物館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參加活動,就北京地區博物館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等方面的實踐與經驗等進行交流研討。全國政協委員,民族文化宮黨委委員、副主任們發延和北京博物館學會非遺專委會主任委員賀陽在論壇活動中致辭。北京市博物館學會常務理事、民族文化宮博物館館長陶穎和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田輝、北京藝術博物館副研究員李曄等作了主旨發言。會議由民族文化宮博物館副館長崔德志主持。

全國政協委員,民族文化宮黨委委員、副主任們發延致辭

們發延在致辭中指出,把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産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民族文化宮使命在肩,責無旁貸。希望通過這次研討交流,推動我們進一步增強對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理解,加深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堅定文化自信自強,將博物館的力量凝聚起來,將博物館人的智慧匯聚起來,一同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北京博物館學會非遺專委會主任委員賀陽致辭

賀陽在致辭時指出,博物館既是我們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陣地,也是我們追問傳統的場域。希望今天這次活動,為我們提供一次展開行動的契機,通過交流與分享的方式,激發更多的嚮往與想像,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貢獻力量。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館長陶穎作主題發言

在主旨發言環節,陶穎以“有形有感有效講好民族團結進步故事”為題,介紹了民族文化宮博物館在北京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傳承弘揚各民族文化遺産方面的探索。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田輝作了題為“守望相助,與美同行——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民族服飾博物館在行動”的主題發言。北京藝術博物館副研究員李曄分享了北京藝術博物館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方面的經驗。主旨報告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為北京地區博物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長田輝作主題發言

北京藝術博物館副研究員李曄作主題發言

在研討交流環節,與會領導和專家就文化遺産保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進行了廣泛的交流研討。大家表示,要以此次主題論壇為契機,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為傳承弘揚各民族文化遺産,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貢獻博物館的力量。

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民族一處四級調研員董春作交流發言

北京文旺閣木作博物館館長王文旺作交流發言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副館長袁宗剛作交流發言

中央民族大學博物館館長張銘心進行總結

最後,中國博物館協會民族博物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館長張銘心對此次論壇進行總結。張銘心館長高度評價此次研討會的交流形式和主旨意義,認為各家博物館的經驗分享和交流,為北京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開展博物館行業在文化遺産保護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的相關工作提供了借鑒。應繼續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博物館在行動”的活動,通過研討交流將博物館人的智慧匯聚起來,為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民族文化宮博物館副館長崔德志主持論壇

參加活動的領導和專家與工作人員合影

來源:民族文化宮博物館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