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磊 龔格爾 王康 姚海軍 淩晨 管子卿
【一線講述】
編者按:
今年年初,電影《流浪地球2》、電視劇版和動畫版《三體》等幾部重量級科幻作品上映開播,讓科幻文學IP再度“出圈”。影視界掀起的這波“科幻熱”,映照了中國科技“硬實力”與影視攝製“黑科技”的蓬勃發展。當下的中國年輕人,越來越多地仰望星空、暢想未來,科幻作品恰能起到對“星辰大海”之夢的催化作用。讓我們與科幻文學、影視從業者及科幻迷一起,共同探討中國科幻的發展之路。
用科幻影視講述中國故事
講述人:電視劇《三體》總導演 楊磊
我是一個科幻迷,年少時讀過很多科幻作品。2006年,當我看到《科幻世界》雜誌連載的小説《三體》時,內心充滿了震撼。
科幻原本是舶來品,好萊塢科幻電影模式的成功讓觀眾將科幻與大製作、大特效相關聯。但實際上,西方科幻的內核,仍是滲透到血液中、鐫刻在基因裏的價值與文化。而《三體》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在中國人自己的文化背景下,原創了15個思想實驗。我認為,中國科幻必須跟我國幾千年的文明和當下的現實生活相結合,要用中國人的態度與價值觀去表達對未來的看法。《流浪地球》“要帶著家去流浪”的設想反映了中國人的家國情懷,而《三體》主角們的選擇則代表了中國人同舟共濟、團結一心的精神。我們希望以這部劇強烈地表達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讓世界更直觀地看到這種“中國式解法”。
為了最大化地呈現小説的魅力,我們堅持實景拍攝,為此跑遍了大半個中國。讓人欣慰的是,觀眾非常認可這份努力。拍攝期間,我感受到國産影視行業有了紮實和完備的體系。十年前,好的影視特效必須到國外做。如今,很多特效都由我國特效技術總監、一線創作人員、合成師獨立完成。劇中人列電腦等很多場景需要精準的本土化表達,只有中華兒女才能再現《三體》的精神內核。
現在,中國科幻發展迎來了“最好的時代”。我相信“國産科幻熱”不是一種短暫的現象,而是一種基於文化自信的熱情,這份熱情會一直持續下去。只要我們保持熱愛、積極探索,中國科幻一定會越來越好,中國的影視從業者也會一步步建立起中國科幻的文化自信。
讓想像力的種子生根發芽
講述人:《流浪地球2》製片人、編劇 龔格爾
今年春節,對整個《流浪地球2》團隊來説都是令人難忘的。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時,觀眾給予我們寬容和支援,使得“小破球”得以遠航;四年過去,《流浪地球2》迎來了新起點,我們與觀眾的關係也更加密切。觀眾的支援托舉起“流浪地球”,我們也和觀眾一起討論“流浪地球”將飛向何方。
《流浪地球2》的背後,是創作團隊的成長和努力。當60余家視效公司整齊劃一地按時交付視效鏡頭時,我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力量——創作團隊中每個人對中國科幻傾盡全力的付出,為的是能對得起觀眾對中國科幻電影的期待。
2016年,《流浪地球》剛開始籌備時,製作一部中國科幻電影似乎是個奢求。而如今,越來越多觀眾支援著不斷涌現的科幻作品。最令我感動的是,央企“國家隊”為中國科幻堅定助陣,一句“你們儘管想像,我們負責實現”讓我內心洶湧澎湃。我深刻地感受到,強大的中國科技、中國製造、中國方案,正孕育出越來越多對中國科幻抱有信心的觀眾。正如劉慈欣所説,中國是現在全世界最有未來感的地方。科幻與現實交相輝映的自豪感,屬於中國科幻領域的每個工作者。
在《流浪地球2》的路演中,我們接觸到了很多中小學生科幻迷,他們心中想像力的種子正在發芽。我想,科幻事業不是五年、十年的事,而是一代又一代人伴隨科技發展的長期文藝創作需求。在科教興國的戰略背景下,我期待有越來越多的優秀科幻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期待原創科幻電影持續大放異彩。我們,與每一位觀眾同行。
中國科幻需要更多原創表達
講述人:電子機械設計師、大王星實體特效工作室創始 人王康
2011年,我因穿著自己設計的鋼鐵俠鎧甲上班而走紅網路。此後,我毅然從上海一家公司辭職,回到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投入實體影視特效中。
電視劇《三體》是我們進入影視圈的第一個項目。記得那天,當《三體》的美術指導找到我們,想實現V裝具的變形和穿戴時,我們十幾個人圍著會議桌認真討論,全身心都是對這份事業的激情。我們決定:做,不計成本。
為《流浪地球》系列電影製作機器人MOSS也是一段難忘的經歷。説實話,接到《流浪地球》團隊邀請時,我並沒有意識到這將是一部寫入中國科幻影史的電影。當時,團隊正面臨很多發展上的困難,3D列印技術也不像現在這樣成熟,但我們最終還是完成了任務。那段時間,我們進行了半個多月的跟組,每天平均睡3個小時,很累,也很快樂。
實體特效是電影工業化的重要一環,《流浪地球2》讓我們看到了影視衍生品、數字和物理特效等方方面面的進步。我相信,《流浪地球》種下了很多科幻的種子,而且已經發芽了,一定會帶來越來越多的驚喜。
我想對熱愛科幻的朋友説:不是只有參與到科幻電影裏才能發光發熱。中國科幻不只需要影視大片,同樣需要小説、動畫、漫畫、實驗短片等其他形式的作品,我很期待看到這些生機勃勃的原創表達。
做科幻世界的“掘金人”
講述人:《科幻世界》副總編輯 姚海軍
2010年11月,我們和劉慈欣在成都西南書城進行《三體3:死神永生》的首發簽售。那時,網路媒體剛剛興起,科技界大V對這本書給予高度評價,科幻突破了原來的圈層。眾多科幻迷熱情高漲,趕到簽售現場排起長隊。這給我帶來了很大的觸動。
在我看來,“地球往事”三部曲的成功是芝麻開花式的,它改變了中國科幻的發展軌跡——科幻曾是小眾的類型文學,但《三體》證明:這樣的“小眾”也會爆發出無法想像的力量。
我做了20多年的科幻“掘金人”,編輯生涯和中國科幻的巨變交織在一起。1999年,我加入《科幻世界》編輯部,做過很多知名科幻作家的責任編輯。我深感,科幻産業需要升級,從圖書到影視是一個很自然的發展過程。圖書出版為影視開發奠定了良好基礎,影視開發的成功也會進一步推動圖書出版。
什麼是好的科幻作品?在我看來,首先要有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其次,開創性的科學幻想是最核心的價值,如《三體》裏“古箏計劃”“二向箔”等驚人的想像。最後,作者對當今世界、未來發展的理解與表達構成了科幻小説的“靈魂”。
科幻文學是科技時代的通俗文學。進入新時代,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經濟實力迅速增強,教育水準、全民科學素質大幅提升,科幻有了更堅實的發展根基。將於今年10月舉辦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會,更是中國推動科幻發展、整合科幻資源的絕佳契機。我相信,世界科幻大會一定能産生更強的聚集效應,中國科幻的未來必將更加輝煌。
始終熱愛便能長遠
講述人:科幻小説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 淩晨
1995年之前,我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科幻小説作家。是科幻迷群體促使我將一個夢境演繹成一篇小説,並漸漸成為職業科幻作家。我的創作初衷是對未來的關心,正是因為一群和我有同樣想法的人一起堅持,使我始終沒有放棄科幻,沒有放棄對未來的好奇、期待和審視。我由此找到了自己對社會的價值,有幸能為中國科幻的成長默默付出。
對我來説,創作科幻小説不僅是為了文學,更是為審視科技對人類社會的滲透和影響,對科技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和思索,始終保持對人類命運的深刻關注。我的創作風格比較寫實,喜歡把未來的某個場景拉到讀者面前,將未來世界像密碼一樣藏在故事的背景中,背面敷粉,靜水深流。
令我欣喜的是,中國科幻文學這十年來發展很快,越來越多的出版機構開始關注科幻文學,也有越來越多的新作家和作品涌現。年輕的作者們嘗試各種表達方式,以蓬勃的熱情將科幻從文學帶入各種相關領域:影視、遊戲、設計、音樂……但科幻小説依然是一種類型文學,受眾面前仍有一道“認知門檻”,如何讓科幻小説更接地氣,更被讀者理解並喜愛,這是中國科幻小説面臨的挑戰。
今天,科技發展催生出數量可觀的科幻迷。他們玩科幻遊戲、讀科幻小説、看科幻電影,科幻對於他們是熱愛,更是生活。我相信,只要熱愛,便能堅持,中國科幻的熱度便會經久不衰。
是科幻迷也是科普人
講述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 管子卿
讀高一時,我接觸到了第一部深深影響我的科幻作品——電影《星際穿越》。憑著這份熱愛,我課餘閱讀了一些物理前沿知識的科普資料,在填報高考志願時,最終選擇了物理。
大一時,我接觸到了《三體》,但並沒有馬上著迷。《三體》前期的基調是深沉的,與我所學的簡潔優美的經典物理完全不同。但隨著課程的深入,我開始理解《三體》中的科學邊界組織,尤其在接觸量子物理後,我更能接受《三體》裏的典型假説。帶著這樣的認知,我隨著主角們一起在未來時空遨遊。在這部小説中,能夠感受到文明進程的磅薄,每個角色在這股力量面前都十分渺小,卻又十分努力地生活著。
作為萬千科幻迷中的一員,我趕上了中國科幻的好時代,也趕上了科普自媒體的好時代。今年年初,乘著《流浪地球2》的風口,我寫了篇《物理博士生看〈流浪地球2〉是什麼體驗》,在物理所公眾號獲得了40萬閱讀量,大量粉絲聚集在公眾號裏交流互動。現在,評論區互動的頁面篇幅甚至超過了原文,讓我很有成就感。
我于2021年9月進入中國科學院讀研,並報名加入物理所的科普團隊。有時候,為了寫科普文中一個百來字的段落,得查閱三四個小時資料;有時候,我寫的內容不夠嚴謹,被讀者指出了紕漏。在這個過程中,我和讀者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最近我正在進行科幻系列訪談節目,比如,邀請《三體》電視劇中的科學顧問來聊聊幕後故事。
科學和科幻是互相成就的,有了過硬的科研實力,科幻小説中的設定和影視劇中的場景才能立起來;有科幻這樣的“軟實力”,大眾會更容易感受到科學的魅力。中國科幻的前途一片光明,我願繼續為大眾科普,繼續因熱愛而科研。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王美瑩、牛夢笛、詹媛、王斯敏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