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15日訊(記者 蘇向東)“譬若香山:犍陀羅藝術展”今天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開幕。展覽由故宮博物院和巴基斯坦國家遺産與文化署考古與博物館局共同主辦,是截至目前在中國境內舉辦的最大規模的犍陀羅藝術展。
耳飾 金 前1世紀 塔克西拉博物館藏
此為一隻水蛭形狀裝飾和垂飾組合而成的金耳環。耳環上半部分是無花紋的水蛭狀新月形,有扣環。水蛭上挂著一個可以動的圓環,圓環上挂著花蕾形狀的垂飾。水蛭是薄金片構成的,核心為紫膠或瀝青,這種做法來源於希臘人,在塔克西拉的首飾匠中很常見。
展覽選取了來自巴基斯坦和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共203件(套)。其中巴方文物173件(套),多為考古發掘出土,時代自西元前2世紀至西元10世紀不等。除了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早期佛菩薩造像、佛傳故事、佛本生故事、佛塔建築構件等犍陀羅石雕藝術之外,還有金銀器物和首飾,充分展示了犍陀羅藝術的風格多樣性及其藝術魅力,以及多元文化交融的歷史原貌。故宮博物院文物30件(套),大多從古代犍陀羅地區通過高原絲綢之路上斯瓦特、喀什米爾等藝術中心進入中國西藏西部。這些文物對古格王國的金銅造像風格與藝術産生了強烈的影響,展現出中國與巴基斯坦文化藝術交流的悠久歷史。
“犍陀羅藝術通過絲綢之路東傳,主要有兩個方向:第一條是通過西域經過新疆、河西走廊進入中國腹地;第二條就是通過斯瓦特、克什米爾、拉達克進入中國西藏阿裏地區。”展覽策展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長羅文華表示,“第一條路線公眾了解較多,第二條路線,很少有人關注。此次展覽即以第二個方向為主,這是展覽的創新點。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展覽讓更多人認識到高原絲綢之路與犍陀羅藝術的歷史淵源。”
古代犍陀羅的考古遺址主要分佈在今天興都庫什山和喀拉崑崙山的南端,這裡是絲綢之路連接南亞次大陸的重要樞紐,地中海文明、伊朗文明、中亞草原文明和印度文明的交匯之地,多元文化在此激烈碰撞後鍛造出豐富多彩的文明。展覽以“芳香國:多元文化下犍陀羅文明的誕生”“犍陀羅藝術的輝煌”和“犍陀羅藝術的余輝”三個單元,從古代犍陀羅文明發展的角度,為觀眾展示犍陀羅文化的藝術魅力及其影響。
展覽將展至6月15日。觀眾可通過“故宮博物院”微信小程式實名預約。
酒神金盤 直徑16.5釐米 金 西元前1世紀
犍陀羅地區 伊斯蘭堡博物館
金盤浮雕有四頭翼獅與四蕨類葉片,中央頭像呈希臘貴族面相。依據發上所飾葡萄葉,一般認為其為古希臘神話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他是宙斯之子,護佑著希臘的農業與戲劇文化。狄俄尼索斯推動了古代社會的文明,表明地中海的葡萄種植和釀酒技術在犍陀羅的流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