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什剎海:千帆競發的漕運碼頭如何成為三潭靜水

發佈時間:2023-03-16 10:50:31 |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周坤朋 | 責任編輯:蘇向東

銀錠春早 張儒剛繪

舊鼓樓北口清末曾有北藥王廟、大覺寺、娘娘廟。

北京紫禁城外西北角靜靜躺著三片湖泊,自東向西依次為前海、後海和西海,統稱“什剎海”。三片水泊是京城唯一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湖岸散落著眾多王府宅邸、名人故居及大片的衚同和四合院,可謂京城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景區內來往穿梭的人力車夫在向遊人講解時,會時不時提起“海子”“積水潭”“港口”“漕運碼頭”,歷史上繁盛的漕運碼頭是怎樣成為三片寧靜水泊的呢?

白蓮潭為基礎的水利體系

漕運碼頭是這片水泊曾經的繁盛標誌。關於什剎海漕運的歷史記載可追溯到遼金時期。據史料記載,今天的什剎海、北海、中海等水泊,在遼代時原為一片廣袤的湖泊,後世稱為“三海大河”。湖泊位於古高梁河下游,是永定河改道遺留的故道。

西元1153年,金遷都燕京,在遼南京的基礎上建金中都。此時三海大河水域遼闊,風光旖旎,金主利用此地秀美的自然風光興建了太寧宮(後改名萬寧宮),作為休閒娛樂的離宮,並於湖中遍植白蓮,稱之為“白蓮潭”。

為解決城市漕運問題,金代圍繞白蓮潭構建了一個系統的漕運水利體系。據考證金廷先是利用曹魏車箱渠下游河段,疏通了一支漕河,通入通州潞河(今北運河)。但因漕河運力有限,金代又開鑿了金口河,引永定河水,經北護城河,東入潞河。永定河“地勢高峻,水性渾濁”,金口河漕運最終未能成功。此後,金代在金口河下游河段的基礎上修建了閘河,自白蓮潭南端引水,東與潞河相通,並將高梁河水源移至甕山泊,保證水源供給,這樣經由閘河的漕船都可駛至中都城。白蓮潭也因連接漕河和閘河,成為金中都漕運體系的核心,起著重要的調蓄作用。自此這片寧靜的水泊漸起波瀾,多了宮苑的熱鬧和漕運的喧囂。

商賈雲集宛如秦淮

蒙古政權的入主揭開了這片水泊大規模漕運開發的序幕。1264年忽必烈聽從劉秉忠的建議,決定建都燕京,仍稱中都。此時金中都城水源不足、地勢低窪,且宮殿已被蒙古騎兵焚燬,不宜在舊址建築新城。而白蓮潭一帶水泊廣袤,環境優美,且水利條件良好,忽必烈初到燕京時(1260年)就曾駐蹕於此處的萬寧宮,綜合權衡後,他于至元四年(1267年)命劉秉忠以白蓮譚為依託重新規劃大都城。劉秉忠以白蓮潭為核心進行城市規劃:將白蓮潭南部圈入了皇城內部,即太液池(現北海、中海),池周邊環繞佈置宮城、隆福宮、興聖宮和禦苑;北部則被隔于城外,改稱積水潭,即為今天什剎海的雛形。

蒙古人以遊牧為生,世代居住于草原,他們習慣將草原上水面寬廣的水泊稱為海子或泡子,因此積水潭在元代時又稱為海子。大都城建立之後,這片水泊位於城市中心,上承西山水系,下接京南諸流,重要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不凡的“命運”,很快成為一處舳艫蔽水的繁華港口。

元大都城市規模龐大,每年都會消耗大量的糧食物資。最初這些物資主要由南方江浙一帶供應,經京杭運河和海運只能運抵通州。為此元代在金代漕河的基礎上,修建了壩河,自積水潭北端引水,向東與潞河相接。通過壩河可以運送少部分糧食物資至大都城,其餘大部分只能通過陸路運輸。

但通州離都城路途遙遠,陸路運輸需要人拉馬運,尤其到雨季,道路泥濘艱澀難行。為解決這一問題,元代科學家郭守敬主持修建了通惠河,先是開鑿白浮-甕山引水渠,匯集白浮泉、玉泉山等西山泉水至甕山泊,再以甕山泊為調蓄水庫,經高梁河引水至積水潭。再在金代閘河基礎上修建河道,自積水潭東岸(今萬寧橋處)引水,向東南流至通州,在張家灣附近匯入潞河。如此一來,南來的糧船經過通惠河逆流而上便可直抵大都城內的積水潭。

通惠河開通後,積水潭成了重要的貨物碼頭和物資集散地。南北往來的貨船皆在此吞吐,一時商賈雲集,“川陜豪客,吳楚大賈,飛帆一葦,經抵輦下”,沿岸建有諸多集市,特別是齊政樓附近更是熱鬧非凡。《析津志》記載:“樓之東南轉角街市,俱是針鋪。西斜街臨海子,率多歌臺酒館。有望湖亭,昔日皆貴官遊賞之地。樓之左右,俱有果木、餅面、柴炭、器用之屬。”湖面南北船隻往來、絲竹管弦、燈火搖曳,宛如江南秦淮。

水源不足河道逐漸淤塞

隨著元明政權的更疊,積水潭的角色開始發生轉變。西元1368年,明大將徐達攻佔大都城,為便於防守,將元大都北城墻南退五里,以元代壩河上游為城墻修北護城河,並於城墻西北角積水潭北部最窄處,將湖的西北角隔于城外,即為後來的太平湖(現已被填埋)。

由於明初建都南京,無需大規模轉漕北上,燕京地區漕運水道年久失修,白浮泉斷流,積水潭水源減少。及至明成祖遷都後,漕運又得到重視。最初曾有疏浚白浮-甕山引水渠的建議,但此時明代在天壽山開始興建皇陵,引水渠需流經明皇陵之前,因此被認為“有傷風水地脈”,棄而不用,逐漸湮廢。由此積水潭只能依靠甕山泊和白浮泉原有水源,同時還需要給太液池供水,水量不足,水位下降,湖岸周邊出現大片的淺灘、濕地,逐漸縮減成蜿蜒相連的三片水域。

水泊縮減後,據記載明初曾在湖岸周邊的淺灘種植稻田。因水源匱乏、稻田用水,難以為通惠河提供足夠的漕運用水,河道因此逐漸淤塞。

城中第一佳山水

明宣德七年(1432年),皇城東墻東移,將通惠河城內的一段圈入了皇城內部,通惠河與三片水泊之間的聯繫被切斷,漕船駛入城內的可能性徹底喪失,只能經通惠河行至東便門外的大通橋。

由於港口功能喪失,積水潭從千帆競發的港口轉變成三潭靜水。少了幾分熱鬧和喧囂,多了幾分“寧靜”與“典雅”。三片水泊風景優美,四季皆景。明朝的官員在此修建起了府邸,隨後更多文人雅士選擇聚居於此,湖岸周邊一時名園薈萃。據《帝京景物略》中記載:“立凈業寺門,目存水南。坐太師圃,晾馬廠、鏡園、蓮花庵、劉茂才園,目存水北。東望之,方園也,宜夕。西望之,漫園、湜園、王園也,望西山,宜朝”。清幽的環境同樣受到僧侶道徒的青睞,越來越多的廟宇落址于湖畔,其中有鎮水觀音庵(匯通祠)、蓮花庵、十剎海寺、宏善寺、壽明寺、小龍華寺、廣化寺、真武廟、清虛觀、大藏龍華寺……,而什剎海此時始得其名,據北京史地專家侯仁之先生考證,“什剎海”一名就來源於明代寺廟“十剎海”,只是把“十”字又諧音寫作“什”字而已。《天府廣記》中記載:“十剎海在龍華寺前,萬曆中陜西僧三藏建。”此名源於明代沿岸建有許多寺廟。

除了府邸寺廟,什剎海湖畔還有眾多文人聚集的廳社,如供雅集的蓮花社、供清賞的古墨齋、供美食的蝦菜亭……閒暇之時,京城文人多會在此談經論道、結社賦詩。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米萬鐘,詩人三兄弟袁崇道、袁中道、袁宏道等,都對什剎海青睞有加。久居什剎海的明代大學士李東陽描寫什剎海的詩詞達十多首,其在《慈恩寺偶成》詩中讚嘆什剎海:“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幾多閒歲華……”

有清一代,城市水利重點主要是城外皇家園林。什剎海由於水源不足及上游河道年久失修,加上周邊人口增加,人為填湖,水泊逐漸萎縮成一長條瘦窄的水面。清乾隆時期曾多次對什剎海疏挖清淤,和珅在什剎海前海西岸修建了一座府宅(今恭王府),據説為了便於交通,他在前海西北水域修了一道南北向的堤岸,稱為“和堤”,將前海西北角切出一塊水域,稱為西小海(現已消失),這樣什剎海水域就由明代的三片水域變成了四片。

在周邊環境上,清代什剎海延續了明代的典雅,但多了幾分“貴氣”。明代府第、亭園、寺廟多已消逝、凋零,取而代之的則是新一代王府,比較有名的有恭王府、醇王府,此外還有成王府、慶王府、阿拉善王府、羅王府、濤貝勒府等。什剎海景色秀麗依舊,人文活動有增無減,清朝著名才子納蘭性德、朱彝尊、陳維崧等都曾在此留下過足跡。

民國以後,北京城市發展陷入無序狀態,什剎海也因疏于管理淤積嚴重。但這幾片水泊依舊深受文人、名士的垂愛,轉而成為民國官宦、名流和文人的聚集地,留下了眾多名人故居。

輾轉百年,煙雲消散,今天的什剎海依舊是北京著名的風景勝地,而且更加熱鬧:遊客穿梭、酒吧林立、市肆繁華。船舶雲集的歷史場景雖已不見,但仍能從湖岸四週的遺跡中探尋到歷史的痕跡:歷經滄桑斑駁的萬寧橋、重獲新生的玉河古道、富麗堂皇的王府、古樸幽僻的名人故居……還有透著西洋氣息的酒吧。從千帆競發到三潭靜水,這片水泊一直伴隨著北京發展,見證了帆檣林立的漕運繁華,目睹了群賢薈聚的鼎盛,濃縮了古城幾百年的記憶,也沉澱下古都深厚的底蘊,源遠流長,繼往開來。

(作者單位:北京建築大學人文學院)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