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藝作品走出去 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發佈時間:2023-02-22 09:27:44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王昕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文藝作品走出去 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堅持“兩創” 書寫史詩·新征程 新輝煌)

核心閱讀

正是因為聚焦人類共同的未來,加入獨特價值表達,中國科幻文藝才能在海外傳播中引發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喜愛。

網路作家群體龐大、網路文學和網路時尚文化同頻共振、內容出海和生態出海相輔相成,使中國網路文學及相關影視作品的海外影響力持續擴大。

海外受眾不但想從中國文藝作品中感受飛揚的想像力、絢麗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也有體認現實、感受歷史,從各個維度觀察思考當代中國的需求。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近期熱映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以宏大的“逐月計劃”賦予李白詩句全新意涵。中國古人的時空體認和當今世界各國觀眾的科幻想像,在視聽震撼與史詩敘事中交匯對接。將中國文化資源和類型文藝相結合,進行更契合當代語境的創造性表達,是當下文藝創作的重要方法,也是我國科幻文藝、網路文學、網路視聽等文藝樣式蓬勃發展、引領潮流、海外傳播日益廣泛的重要經驗。

為世界科幻注入中國想像

中國科幻走出國門,在海外引發熱烈反響,是近年來中國文藝海外傳播的重要收穫之一。2015年劉慈欣的小説《三體》獲國際大獎,《三體》系列逐漸風靡全球。2019年郭帆執導的《流浪地球》成為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之作,在海外吸引大批影迷。2022年電影《獨行月球》帶著奇妙想像和動人情懷走進海外院線。今年春節期間上映的《流浪地球2》躋身北美周票房前十,引發海外觀眾熱議,在海外評分網站收穫大量好評,一些外國影評人發佈評論視頻,自發宣傳影片。在《流浪地球2》熱映的同時,國産劇集《三體》也在同步播出,海外流媒體平臺出品的《三體》劇集也計劃於今年上線。

中國科幻海外影響力的迅速擴大,一方面是因為科幻關注人類面對的共同挑戰,具有跨文化傳播的優勢。當今世界正面臨許多新課題,空間探測、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也帶來新的可能與挑戰。科幻文藝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以充滿想像力的方式對人類普遍經驗進行思考和回應。另一方面也在於中國科幻對科幻類型程式的準確把握。以劉慈欣為代表的創作者對世界經典科幻作品有著廣泛的吸收和自覺的轉化,中國科幻大片也在對科幻類型的繼承與創新中不斷提升製作水準,進一步滿足海內外觀眾的觀賞需求。重要的是,中國科技發展的巨大成就為中國科幻提供了巨大支撐。

與此同時,中國科幻成功創造了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風範的新科幻敘事。《三體》系列小説、《流浪地球》系列影片、電影《獨行月球》等通過情境設定和視聽演繹,讓讀者和觀眾真切感受到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在挑戰面前理應團結一心。詳盡的設定、豐富的細節、感人的故事、震撼人心的場景,《流浪地球》系列影片中“帶著家園去流浪”的豪情、移山逐月的英雄主義,讓解決人類共同危機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深入人心。

正是因為聚焦人類共同的未來,加入獨特價值表達,中國科幻文藝才能在海外傳播中引發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喜愛。

展示今日中國的生機和活力

除了科幻小説及其影視改編的走出去,網路文學及相關影視作品的出海也是近年來中國文藝海外傳播的重要方面。近3年來,中國向海外年均輸出網路文學作品超過1萬部,涵蓋的題材類型極為豐富,被翻譯為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韓語、越南語、泰語等語言。據《2021中國網路文學藍皮書》統計,截至2021年中國網路文學海外市場規模突破30億元,海外用戶達1.45億人,並初步建立了海外本土化的傳播體系。根據網路文學改編的影視作品不僅在國內熱播影視劇中佔比很高,而且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取得良好播出成績。

網路文學的成功出海,首先得益於具有不凡想像力並適應網際網路環境的龐大網路作家群體。網路時代的到來,使每個人都有成為作家的機會。在國家文化政策扶持下,網路文學平臺逐漸探索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數以千萬計的網民進行網路文學創作,形成數十萬人規模的簽約作者隊伍。這一空前龐大的作家群體,廣泛吸收包括小説、影視、動漫、遊戲等在內的文化資源,開闢出空前豐富的題材類型,在競爭中不斷推陳出新,在國際傳播中展現出強大實力。

網路文學的成功出海還在於網路文學和網路時尚文化同頻共振。我國網路文學與網際網路發展同步,與網際網路時代的時尚文化聯繫緊密,形成了面向不同目標讀者、分門別類進行類型化書寫的創作模式。作者與讀者的線上即時互動反饋,也讓網路文學可以實時回應文化熱點。憑藉獨特的視角、好看的故事、快節奏的敘事、類型的融合創新,中國網路文學深受全球讀者喜愛。

網路文學海外影響力的持續擴大,還在於內容出海和生態出海相輔相成。從海外愛好者對中國網路文學的自發翻譯,到國內平臺佈局海外、在海外多地建立翻譯團隊、推出不同類型的優秀作品,再到大批海外讀者投身網路文學創作,在這一過程中,中國網路文學運營模式成功落地海外,構建起海外網路文學産業鏈。這些都促進了世界範圍內網路文學的創作傳播,激發了海外讀者對中國文學和文化的興趣。

如此充滿活力的文化業態輻射到影視領域,催生了一批在海外傳得開、叫得響的作品。《瑯琊榜》《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星漢燦爛》《蒼蘭訣》等劇集均由網路文學改編而成,通過創造性地設置古代背景,運用傳統文化符號意象,融合武俠、懸疑、愛情、傳奇等不同類型,演繹契合當代價值和情感需求的故事。這些作品不僅在亞洲取得優異傳播成績,也通過國際網路視聽平臺掀起觀看熱潮,證明中國文藝創作者以自身歷史文化資源編織的藝術想像,能夠獲得世界觀眾認可。

網路文學及其影視改編,是對網際網路時代中外文化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典型。作為引人關注的全球性文化現象,我國網路文學正以規模浩瀚的作品展示著創造活力。

讓更加豐富多樣的文藝作品走出去

當代中國文藝有著多樣的形式種類和豐富的內容譜係。在科幻文藝、網路文藝走出去的同時,傳統文學和影視精品也在走向海外,持續增強中國文藝的國際影響力。《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大江大河2》等現實題材影視作品,從個人和家庭視角生動展現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這樣的故事同樣跨越了不同語言和文化,贏得了海外觀眾的共鳴。

文藝創作只有植根歷史與現實,才能具有感動人心的力量;只有契合人類共同精神訴求並進行創造性表達,才能産生穿透時空的效果。2021年,電視劇《人世間》開拍後不久,就有國際知名影視公司購買其海外發行權。與過去海外平臺經常購買的中國古裝、懸疑、歷史劇集不同,該劇以普通百姓的生活軌跡,展示近50年來中國社會的變遷和個人家庭的起伏,呈現了真實的時代細節和動人的人物情感。這説明海外觀眾的關注點也在日益多元化,人們不但想從中國文藝作品中感受飛揚的想像力、絢麗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也有體認現實、感受歷史,從各個維度觀察思考當代中國的需求。現實題材作品在這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可以展現中國普通百姓在家庭生活、職業發展、情感生活等方面的故事,從而為海外受眾提供中國人的生活鏡像,發揮以藝通心的作用。

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上,世界各國的人們有著深刻共鳴,這是文藝作品溝通心靈的情感基礎。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和處處涌動著創造活力的當代中國,為文藝創作提供著不竭源泉。期待更加豐富多樣的文藝作品不斷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人民日報 王昕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