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引領新風尚 第四屆中國設計大展及公共藝術專題展開幕

發佈時間:2023-02-21 16:23:4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蘇向東 | 責任編輯:姜壹平

中國網2月21日訊 由文化和旅遊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設計大展及公共藝術專題展20日在深圳開幕。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展覽組織委員會主任盧映川致辭並宣佈展覽開幕。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展覽組織委員會主任覃偉中,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譚玲,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展覽學術委員會主任吳為山分別致辭。

盧映川指出,本屆展覽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設計和公共藝術高品質發展,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廣大設計和公共藝術工作者有效推動設計、藝術、科技融合發展,推出的一大批彰顯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展現中華審美風範的設計和公共藝術成果的集中展示,是設計和公共藝術領域的一次盛會。他強調,本屆展覽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和公共藝術實現新發展,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新貢獻。

本屆展覽以“新起點·新風尚”為主題,以案例方式搭建策展結構和展示線索,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高度梳理展示近年來設計和公共藝術取得的豐碩成果和寶貴經驗。

展覽分為主體展和灣區特展兩部分,共計展出122個案例,1331件作品,同步設立線上展覽,綜合運用圖文、視頻、三維動畫、實物等形式,多維度展示案例作品的主題和內容。

主體展分為“展現國家形象”“推動産業轉型”“助力文化建設”“引領社會風尚”“改善生態文明”5個板塊,展示了近年來我國設計和公共藝術領域文藝工作者聚焦社會現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與時代同步伐,有效推動美術、藝術、科學、技術融合發展的歷程。重點展示了圍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等國家重大活動以及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抗擊新冠疫情等重大主題,彰顯中國精神和中國氣派、展現中華審美風範、融合科技創新成果、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一批優秀設計和公共藝術作品。

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 100週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舞美設計

作者 孫天衛  創作時間2021年

主體展“展現國家形象”板塊,集中展示了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等國家重大慶典活動中涌現出的一批優秀作品。這些作品以生動的視覺語言展現新時代國家形象、營造盛大莊嚴的活動氛圍,激勵著新時代的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為增強人民力量、振奮民族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

重慶叢林——重慶市兩江新區金山意庫創意園區外墻壁畫

作者 繪造社 創作時間 2020年

 “推動産業轉型”板塊,展示了以高鐵為代表的國之重器等一系列中國智造優秀産品,設計在其中借助數字網路與智慧技術形成跨領域、跨産業的全新設計智造協同創新模式,構築出大國重器創新的中國設計道路與話語體系,以産品構建了新時代的國家形象。其中“舊貌變新顏:工業遺址與歷史遺址的基因重構”案例,展示了設計師借助曾經輝煌的人文景觀,深入挖掘歷史價值,將建築原有的功能屬性與現代生活有機結合,創作出新的建築景觀。通過對工業遺址與歷史遺址的基因重構,讓人們在都市生活中體悟“時間博物館”的情境。

上海永嘉路口袋廣場空間設計

作者 上海阿科米星建築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創作時間 2019年

傳統手工藝所擁有的人文情感,是人們追求美好與詩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新喚醒傳統技藝的生命力。“助力文化建設”板塊通過系列作品,展示了設計的參與突破了傳統手工藝的單一技術維度,促進了傳統技藝的傳承,讓科技與手工共創、人機結合成為新的可能。

“青綠無邊”桂海晴嵐藝術節

作者盧徵遠、汪莎、賓澤蒼、孫海波、于黎曼 創作時間 2021年

“引領社會風尚”板塊聚焦了以城市空間“微更新”策略延續千年文脈的多種實踐;以公共藝術融入商業空間帶來的新消費體驗革命,公共藝術將購物中心變成了劇場,顧客既是觀眾,又是劇中人。數字化技術的介入,使得公共藝術與商業空間有機融合,促進了消費體驗的轉型升級。設計同樣賦能鄉村振興,設計師們深入挖掘鄉村文化資源,整合産業技術,共創“設計+工業網際網路”鄉村建設模式,探索設計從産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等方面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徑和方式。

城市 ID:設計為灣區賦形

《時間記憶》燈光裝置設計

作者黃光輝、馮少媚創作時間2019年

展覽首次設立“灣區特展”,旨在以設計和公共藝術的形式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灣區特展分為“魅力灣區”“共生灣區”“潮流灣區”“視覺灣區”“創想灣區”5個板塊。

本屆展覽主體展和灣區特展分別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和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展出,展覽持續至3月16日。展覽期間,還將舉辦學術論壇和導覽導賞等公共文化服務活動。(記者 蘇向東)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