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會·角裏”朱家角大清郵局120週年紀念展21日在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大清郵局“角裏客廳”舉行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上海2月21日電 (記者 繆璐)“信會·角裏”朱家角大清郵局120週年紀念展21日在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大清郵局“角裏客廳”舉行。本次展覽以“信會”為主題,展覽分為“清代郵品”和“書信展覽”兩個部分,並推出“好久不見書信博物館”以及多款“信”字文創産品。
朱家角大清郵局成立於西元1903年,是華東地區保留下來的唯一的大清郵局舊址,至今已有120年曆史,也是本地最早的郵政機構。1953年遷址到北大街放生橋附近,2001年被列為青浦區文物保護單位。郵局舊址的門外矗立著的倣清代銅制鑄龍郵筒,是朱家角的一張獨特的名片,現在仍保留著郵遞書信的功能,彰顯著“車馬慢,書信長”的復古浪漫。
“信會·角裏”朱家角大清郵局120週年紀念展21日在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大清郵局“角裏客廳”舉行 主辦方供圖
“這是我第一次觸及百年水鄉古典建築,在中國同事的幫助下逐漸讀懂中國古典建築的獨特韻味,於是在設計中我們基本保留了建築的原始結構,特別是老門窗、臨水的美人靠,還有房子原有的裝飾性元素也都被悉數保留和再利用。”作為朱家角大清郵局建築設計團隊中的一員,木君設計總監Justin是位地道的英國人,他表示,對於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尊重是他動手設計前的第一要義,“讓古今新舊能夠在這裡進行溝通,也希望人們走進建築的時候在歷史的痕跡中感受現實。”
“信會·角裏”朱家角大清郵局120週年紀念展21日在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大清郵局“角裏客廳”舉行 主辦方供圖
據大清郵局市場部總監李安琪介紹,新的朱家角大清郵局,將以打造4個1為目標——1個品牌、1個空間、1個平臺、1份傳承。在這座見證了時光的建築裏,將中國郵驛歷史和朱家角大清郵局的新空間、文化的新融合體驗展現給廣大群眾,繼續傳揚歷史文化與中國傳統書信文化的魅力。
開幕式現場,詩人、作家吳斐兒朗讀了一封來自上海郵政博物館的回信。這封回信拉開了“朱家角大清郵局對話世界博物館計劃”的序幕,未來朱家角大清郵局將收到更多的回信,將拉近大清郵局與世界的距離,推動中華傳統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此外,全新升級後的朱家角大清郵局還建立了“大清郵局文創設計師智庫平臺”,開幕式現場智庫平臺首批簽約藝術家代表朱敬一表示,智庫將聯名優秀的設計師、藝術家、插畫師等,共創共建共用,共同創意、選品、設計、出品,深挖傳統文化內涵,結合全球先鋒創意,共同打造青浦文創城市名片。
現場“清代郵品”展覽中,展出了1878-1909年間發行的12款不同的清代郵票,有大龍郵票、蟠龍郵票以及宣統元年紀念郵票等;清代紅條封及清代老上海、北京明信片。其中,有一件特別的展品——清代大龍郵票。
“信會·角裏”朱家角大清郵局120週年紀念展21日在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大清郵局“角裏客廳”舉行 主辦方供圖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煙臺、牛莊(今營口)設立郵政機構,附屬於海關內,正式發行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大龍郵票”一套3枚,郵票圖案正中為一條五爪蟠龍,騰雲駕霧,並襯以雲彩水浪。郵票的面值(用銀兩計算)分別為:“一分銀”(綠色,寄印刷品郵資)、“三分銀”(紅色,寄普通信函郵資)、“五分銀”(橘黃色,寄掛號郵資)。(完)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