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明對話新階段,講好中國故事該如何發“問”?

發佈時間:2022-10-31 09:23:49 | 來源:中國新聞社 | 作者:周慶安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新社北京10月30日電題:文明對話新階段,講好中國故事該如何發“問”?

作者周慶安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國際傳播命題,成為中國新聞從業者越來越重要的歷史使命和時代擔當。

國際傳播命題源自文藝復興之後,隨著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逐漸確立和民族國家概念産生,國際傳播的命題逐漸拓展。但跨文明對話和交流的歷史進程,卻遠遠早于國際傳播。國際傳播的研究者和踐行者,都自覺和不自覺地在跨文明對話的交流語境和歷史之下,在文明多樣性、文明互鑒、文明包容互通的歷史情境當中,不斷汲取國際傳播的能量和智慧。

如果從跨文化交流、跨文明對話的視角看待今天的國際傳播,中國的國際傳播完成了跨文明對話的三個歷史階段,正在走向第四個更重要的歷史階段。

跨文明對話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在第一個歷史時期,跨文明對話之間的主體更多以自發手段進行交流。這種接觸不以民族國家為單位,甚至不以民族為單位。比如,絲綢之路上的跨文明對話帶有很強的自發性質。在此進程中,所有跨文明對話的主題和目標都不以“傳播”來開展,但客觀上確實形成了對話和傳播的效果。

放眼歐洲,基督教文明和阿拉伯世界的碰撞,甚至更早時期碰撞所産生的跨文明對話的産物,也都留在人類歷史之中。在此階段,雖然“國族”概念沒有完整出現,但遺留的最豐富的遺産,是文明之間彼此的尊重、興趣,甚至是信任。絲綢之路、鑒真東渡、遣唐使等歷史,都體現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同民族的信任關係,為今天的新聞傳播、國際傳播提供非常重要的歷史基礎。

“以西方歌劇藝術形式講述東方流傳千年史詩”的《鑒真東渡》亮相美國加州洛杉磯帕薩迪納市政禮堂。張朔攝  文藝復興以來,隨著國際傳播逐漸發展,尤其是傳播技術的成熟,跨文明對話進入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更多追求對話和交流的語境,傳播成為國族、民族國家的特定需要。傳播者帶著身份主體意識逐漸認識世界,並講述屬於自己的聲音。中國進入這一歷史進程的時間相對較晚,但從傳播視角看,很多中國歷史典籍都有形或無形地敘述這些故事。

如郭嵩燾的《使西紀程》,看上去是一本紀實文本,但更多反映的是傳播中應當考慮的問題。又如近年來歷史學家很關心的《燕行錄》《熱河日記》,以傳播學的視角解讀,我們看到的是對中國的觀察,是一種對話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文化的主體性和文明的多樣性,以及對文化主體性的理解接納就變得非常重要。

遊客在位於河北省南皮縣的張之洞紀念館參觀。張之洞作為後期洋務運動的領袖人物,為中華民族重工業、輕工業及近代軍事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洋務運動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産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翟羽佳攝

遊客在位於河北省南皮縣的張之洞紀念館參觀。張之洞作為後期洋務運動的領袖人物,為中華民族重工業、輕工業及近代軍事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洋務運動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産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翟羽佳攝  第三個歷史階段,是20世紀末以來的“平臺曆史階段”。在此階段,隨著全球化程度逐漸加深以及社交媒體時代到來,更多個體不僅擁有了遷徙的自由、旅行的資本、全球交易的資格,也擁有了對話的資格。由此産生了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在全球範圍內打造平臺?

從國際傳播的主體階段進入平臺階段,中國不僅要成為國際傳播中的重要角色,也要構建全球對話的平臺。試想,如果全世界的學者、有識之士在中國式話語平臺上,就全球文明對話、發表自己的主張,對於全球傳播新秩序的構建將具有重要意義。

下一個階段是什麼樣的歷史進程?

在文明對話的前三個歷史階段,中國不斷完成國際傳播能力的建設。下一個歷史階段的目標,則是對多樣文明的尊重和對多樣文明、多種主體的再現。

如今,除民族國家、文明主體,國際傳播中還有各種新的身份認同群體。比如工人、農民群體等職業群體,電競玩家群體,網路上的年輕人群體,以及海外華僑華人這類特殊的文化群體。這些群體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民族、國家,卻帶有非常強的文化烙印。當前,中國的國際傳播要逐漸完成從觀看到對話、從告知到分享、從理解到認同、從主體到平臺的構建。

在國際傳播中,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今天中國給出的清晰答案,中國要把答案告訴世界。中國也在和世界共同追求和探索答案,例如新冠疫情何時能真正從生活中消失,全球化在遭遇重大歷史挫折後能否延續,當談論和平與發展時,是否應注意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世界?

在歷史進程中,“問”的過程本身就帶有非常強烈的傳播和溝通本能。尤其在今天,當觀念的衝突在意識形態領域不斷外溢,情緒化的政治不斷發酵,人們更多地用“體驗”代替真正意義上的知識構建。“問”是一種更理性、更平和、更包容地講好中國故事的方式。我們要更多從“平臺”視角、從分享和認同出發去構建有效的中國故事,這需要長期的努力。(完)

作者簡介:

周慶安,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學委員會主任;兼任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新聞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培養指導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教學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主要從事國際傳播與公共外交、媒體與外交政策分析、政治傳播與新聞發佈等研究,還是國內多家媒體的國際時評專欄作者。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