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文藝片長線放映,“親情是治愈一切的力量”

發佈時間:2022-09-20 08:52:49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滕朝 周慧曉婉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海的盡頭是草原》《世間有她》《媽媽!》治愈暖心贏觀眾口碑,新京報專訪多位導演共話“暖”

文藝片長線放映,“親情是治愈一切的力量”

《海的盡頭是草原》《世間有她》《媽媽!》三部中秋檔的影片仍在熱映中,它們所帶動的溫情話題一直在發酵,很多觀眾紛紛對這幾部暖心之作表示感激,“看完有一種直達內心深處的暖意”,“能一直暖到國慶檔”。可見,在中秋佳節裏,觀眾對團圓溫暖元素的喜愛。新京報專訪這幾部影片的導演,請他們講述“溫暖”創作的幕後。

在創作《海的盡頭是草原》時,導演爾冬升去繁從簡,希望故事簡單,情感細膩,用最簡單的方法,把人性中善良的方面呈現出來。在《世間有她》中,李少紅、陳衝、張艾嘉三位女性導演以“她”視角觀照現實生活,做出溫情表達;《媽媽!》的導演楊荔鈉開拍前就很清楚,該片的色調應該是暖的,她認為愛其實可以化解一切苦難,片中一對老年母女用愛抵抗遺忘的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就像導演李少紅説的,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人們更加珍惜家人的存在,也逐漸體會到親情一定是克服任何困難的關鍵力量。疫情時期雖然有很多困難,但一定有很多讓人有所感悟的東西,能夠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

《海的盡頭是草原》 以小見大

爾冬升説,他不想再拍像《旺角黑夜》那樣的電影,之後的創作更想拍表現人性溫暖的作品。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古”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便為觀眾講述了一個充滿大愛的故事: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大批南方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危機。在這個關頭,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向中央請纓,本著“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將近3000名孤兒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給淳樸善良的牧民們收養。有觀眾留言,“散發著無限的愛意與包容”“這段苦難中的每一份善意與愛都值得被記住,並感激”。

導演爾冬升:用簡單故事,講述人性善良

爾冬升導演對這部戲是有點情結的。他很小的時候,姥姥就説過她是蒙古族,但遺憾的是,當時自己年齡太小,不記得姥姥家在內蒙古具體什麼地方。雖然有點遺憾,但當他來到草原的時候,有一種莫名的感覺。在創作過程中,他不想把結構做得太複雜,希望故事簡單,情感細膩,用最簡單的方法,把人性中善良的方面呈現出來就可以。

在影片創作期間,導演爾冬升帶領主創團隊收集、研究了諸多有關資料,看遍了手邊能找到的相關影視作品、書籍文獻,也走訪了多位當年真實的“國家的孩子”,從他們孩童時期片段式記憶裏,抽離、概括出真情實感,全新創作成一個完整電影。

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用細膩視角“以小家講大愛”,溫情還原這段傳奇故事,善良的內蒙古牧民和遼闊的草原,將“國家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不計血緣傾盡心力養育,哪怕自己還缺食少衣,也要竭盡所能讓孩子們吃飽穿暖。

由陳寶國飾演的哥哥杜思瀚,則在60年後踏上了尋找親妹妹的路途。關於如何理解這一角色的複雜心理,陳寶國表示:“這其中有他的懺悔,有他對親情的留戀,有他對生命的追隨追尋,還有就是要完成母親的臨終託付。”觀眾將在觀影過程中跟隨他的腳步,逐漸揭曉妹妹杜思珩的人生軌跡,猶如翻開一本貼滿回憶的舊相冊,背後每段故事都令人懷念和感慨。就像爾冬升導演所期待的那樣:“希望這部影片能感動觀眾,讓大家了解那段血脈相依、大愛互助的故事。”

馬蘇為“女兒”買零食建立感情

馬蘇在片中飾演草原額吉薩仁娜,她收養了從上海來的一個孤兒,用無私的愛養育孩子長大。進組前,馬蘇看了一些文字資料和相關影視作品,了解了那段歷史。“她們真的是爭先恐後去爭取收養資格,為了能夠收養孩子,把家裏最貴重的東西拿去賣了,節衣縮食也要養這個孩子”,馬蘇説,在她看來,薩仁娜代表的蒙古族母親,不是某一個人,而是一種草原母親的精神。

最開始,馬蘇和在片中飾演女兒的小演員是陌生的。拍第一場戲的時候,小女孩很客氣地稱呼她“馬蘇阿姨”。為了建立起關係,取得小女孩的信任,馬蘇慢慢開始和“女兒”培養感情。因為小女孩愛吃辣,馬蘇就特意為她在網上買了很多牛肉乾等零食寄到劇組裏。沒多久,兩人關係相處就很融洽,小女孩也很熱情,改口叫“馬蘇媽媽”。

馬蘇説,要用愛讓她感受到所有一切,相信自己就是她媽媽。因為小孩演戲,有時候會注意力不集中,但當馬蘇跟她説,爸爸媽媽還有哥哥,都是愛你的,那孩子真的下意識地哭了,哭得一發不可收拾,都哄不好。當時馬蘇也很驚訝,她感受到這4個月來投入的感情,小女孩是真切感受到了。

草原母親從來沒有私心

在片中飾演草原阿爸伊德爾的阿雲嘎,從小在草原長大,他知道草原母親有多辛苦,大家雖然看著草原很美,夕陽西下,余暉很漂亮,但80%的時間是很殘酷的,牧民們很辛苦,從早忙到晚。阿雲嘎説,蒙古族的家庭裏,實際撐起整個家的基本上都是女人。在這樣空曠的草原上,她要養育一群兒女,尤其是“三千孤兒入內蒙古”的真實歷史中,“草原額吉”在那樣艱難的條件下養育了那麼多孩子,雖然不是自己親生的,但草原母親從來沒有私心。

片中有一場戲,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馬蘇飾演的草原母親捨不得給自己的孩子吃,將奶豆腐給了收養的女兒來補充營養,結果女兒因為吃不習慣都吐了出來。

阿雲嘎説,他很佩服導演爾冬升,能夠敏銳地捕捉到這種細節。城裏人吃奶豆腐不習慣,但牧民也覺得雞蛋的味道怪怪的。電影中就有一段阿雲嘎飾演的軍人父親,從外面帶回來煮熟的雞蛋給家人吃的場景,結果王鏘飾演的兒子吃了一口就面露難色。

阿雲嘎聽他姨講述過,姨夫在邊疆當兵時,每次回家都會帶一些草原上沒吃過的東西。有一次拿回來一些雞蛋,姨夫就給家人做炒雞蛋吃,但炒完之後,家人都吃不慣,覺得味道奇奇怪怪的,“我姨把那個鍋刷了很多遍,還是有那個味”。

《世間有她》 平凡之愛

電影講述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普通人如何在困境中找尋愛與希望的治愈故事。李少紅、陳衝、張艾嘉,三位導演以“她”的視角觀照現實生活,三個篇章裏每個平凡的“她”,都細膩地呈現出普通人面臨困境時的堅韌和不屈不撓,以及家庭成員在平常小事中尋找到了初心以及溫暖的堅持。有觀眾動情留言,“致敬困境中仍尋找善與愛的你”“能治愈,能喚醒,能舒緩,也能暖心”。

導演李少紅:以女性視角,做溫情表達

以往的抗疫類電影聚焦的視角比較宏大,展現全國人民在疫情期間共同抗疫,更多是從醫護人員等角度出發,導演李少紅認為《世間有她》的特別之處在於,講述的是很落地的故事,從一個普通家庭的老百姓立場出發,以女性視角作為切入點,做出溫情的表達。

李少紅認為,拍攝這個故事的最大用意是讓觀眾重視親情的力量。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世界都回歸了家庭,人們需要珍惜家人的存在,也逐漸體會到親情一定是克服任何困難的關鍵力量:“拍《世間有她》的時候,有很多細節就是在電影里加入蕓蕓眾生的生活體驗和感受。我們的回憶已經習慣了忙碌和奔波,現在突然因為這個特殊情況讓我們相守在一起,甚至還有四五個月的時間相處,這件事情在以往是難以想像的,既陌生又親切。”

在李少紅看來,《世間有她》是中秋檔期的一分子,可能它很難有很好的票房成績,但這部電影卻能給觀眾很深入的情感共鳴,大家能在這部電影裏找到生活中的記憶點,畢竟這部電影講述的生活非常貼近每個人這幾年的切實經歷,每個家庭成員在這段特殊日子裏都有著切身感受。

導演陳衝:除了溫暖親情,都沒有那麼重要

在疫情初期,陳衝也有非常強烈的表達欲。她收到了製片人董文潔的邀請,希望她用女性視角來講述女性關注的事情。“短片對我來説是有吸引力的,就像一個作業習題,我也希望用這個契機嘗試新的敘事方式。於是邀請了易烊千璽和黃米依演繹一對情侶被放逐兩地的故事。我希望的表演是非常平實的,非常普通的,能夠給觀眾呈現最真實、最溫柔的感情,最開始我對這兩位演員也有顧慮,但他們讓我非常驚訝,每一位演員演的都是心裏面真實的東西。”

特殊的疫情給陳衝非常深刻的感悟,對親情、友誼、愛都有了很深刻的感受,她突然覺得,除了溫暖的親情,很多東西都沒有那麼重要,“家人很難得有這麼長的時間相互陪伴,孩子從學校回來,丈夫也有幾個星期沒有上班,自己也有了時間去閱讀、去思考、去沉澱,這段特殊時間之後讓我更珍惜親情、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真的覺得沒有什麼東西比這個更重要的了。”

導演張艾嘉:困難時期,也要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

張艾嘉執導的故事發生在疫情期間的中國香港,講的也是家庭、愛情。鄭秀文飾演的梁靜思是位攝影記者,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是要強的職場女性,在她的身上聚焦了很多當下備受關注的話題:事業與婚姻,夫妻與家庭、生活困境、家庭情感……

張艾嘉覺得用女性視角講述故事是一個挺特別的契機:“我總覺得在逆境的時候,我所有的成長和進步都會發生。疫情時期雖然有很多困難,但一定有很多讓人有所感悟的東西,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我想講的也是有溫度的溫暖故事。”

拍攝前期,張艾嘉在報紙上看到很多照片,讓她非常有表達慾望,這幾年有了很多時間觀察,也讓她看到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有了很多改變:“很多關係有機會重新恢復,所以我創作了這樣一個故事,希望在這當中學習到、找到生活美好的一面。”

《媽媽!》 親情如詩

影片講述了一位85歲母親照顧65歲阿爾茨海默病女兒的現實主義親情故事。影片自上映以來便備受觀眾好評,大讚影片“一首獻給生命的散文詩”、“洋溢著最原始又最真摯的愛”、“令人重建對生活的勇氣”。

導演楊荔鈉:愛可以化解苦難

在上一部作品《春潮》裏,導演楊荔鈉已經講了一對母女,她們是撕扯的、刻薄的、不可調和的關係。到了《媽媽!》中,導演很清楚這部電影的色調,它應該是暖的,她認為愛其實可以化解一切苦難,這是整個社會還有人際關係必不可缺的一個因素。

片中文淇飾演的周夏,在導演看來,代表的是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女性,有不同的生命力。曾經一度迷失的周夏帶著小女兒,回到了馮濟真(奚美娟飾)的家裏,也是這部電影一個代際的延續。更重要的是,導演想通過這個角色闡述一種良善的人際關係。片中馮濟真和周夏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當她最開始看到一個迷茫的生命的時候,她可能也會想到年輕時的自己,她什麼話都沒説,只是讓周夏感到她的善念,導演覺得這就是信任,她認為信任是所有人際關係當中最美好的。其實馮濟真也對周夏重復著一個資訊,就是母親跟女兒説的,無論怎樣我都愛你。周夏也很聰明,她也很快接收到了馮濟真的善意,考上了成人大學,人生開始有一個很正向的方向,導演認為這也是她對馮濟真很好的回饋。她們在這個關係裏面,是代際的一個延續,也是一種雙向救贖。

母女二人用愛抵抗遺忘

影片《媽媽!》講述了一對退休教授母女以愛對抗遺忘的故事,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女兒病情漸重,逐漸將媽媽忘記,而母親用堅韌溫暖的母愛由被照顧者轉變為照顧者,始終陪伴在女兒身邊,兩位老人在生命尾聲重新做了一次母女。

片中有一場戲,母女二人來到湖邊休憩,媽媽深情脈脈地凝望著專注吃著冰淇淋的女兒。此時的女兒已罹患阿爾茨海默病,天真爛漫的神情之外卻早已認不清母親的樣貌,而媽媽則依舊守候在女兒左右,愛意不曾消退,正如小時候照顧女兒的模樣。吳彥姝、奚美娟兩位國家一級演員細膩入微的對望眼神,意蘊深長,情感穿透力十足。

影片結尾,落日余暉下, 母女二人盛裝來到海邊逐潮踏浪,身影動人,情感漫溢。吳彥姝、奚美娟幾乎不用對白,僅靠肢體和表情就將這對母女深切的親情和無懼的心態演繹得淋漓盡致,穿透銀幕。影片開放式結局也留下巨大想像空間,令無數觀眾沉浸其中,“震撼到貼緊椅背無法動彈久久緩不過來”,“面對命運,坦然面對、坦然接納、坦然擔負”。

采寫/新京報記者 滕朝 周慧曉婉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