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350余件文物亮相 北京藝術博物館(萬壽寺)再度對公眾開放

發佈時間:2022-09-16 15:24:1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謝榮宇

中國網北京9月16日訊 (記者 秦金月)在歷經五年修繕之後,9月16日起,北京藝術博物館(館址萬壽寺)再度對公眾開放。

據介紹,本次開放區域主要為萬壽寺中路前六進院以及東路方丈院,其中方丈院為騰退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

觀眾參觀需提前預約,可在館內看到經過修復的山門殿頂彩繪“洪福齊天”,以及慧日長輝殿內原狀陳列的佛像等萬壽寺重要歷史文物遺存。

北京藝術博物館(萬壽寺)(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明清寶剎萬壽寺的歷史沿革

萬壽寺始建於明萬曆五年(1577年),由萬曆皇帝的母親慈聖皇太后帶頭捐資修建。寺院選址于西直門外,長河北岸,廣源閘西側。萬曆皇帝欽此匾額“護國萬壽寺”,內閣首輔張居正為其撰寫碑文。

清代,萬壽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吉祥、福瑞的嘉名而受到清皇室的重視,歷經康熙、乾隆、光緒三朝的重修、擴建,規模遠超明代,成為自昆明湖向東,長河沿岸僧廬梵剎之首。

1979年,萬壽寺作為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北京藝術博物館正式成立。博物館本著“邊修繕、邊開放”的原則,將寺院局部對外開放,並將寺中的部分房舍改建為文物庫房與展廳,舉辦各種展覽,接待來自國內外遊客的參觀。2006年,萬壽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至2022年,萬壽寺開啟了新一輪的修繕工程,對中路建築進行大規模修繕;對西路行宮建築進行修繕規劃;對東路的棚戶進行騰退處理,並開展考古發掘工作,摸清了萬壽寺東路遺址的保存狀況、佈局、規模和形制等基本情況,為今後的保護與展示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北京藝術博物館(萬壽寺)(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350余件文物精品亮相博物館

重新開放後的北京藝術博物館坐落于萬壽寺內。目前,博物館新設基本陳列為:萬壽寺歷史沿革展、佛教造像藝術展、吉壽文物專題展、清代皇室書畫藝術展以及中國傳統傢具展。展覽展示了北京藝術博物館藏各類文物精品350余件,其中珍貴文物60余件。

其中,萬壽寺歷史沿革展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近五年萬壽寺修繕、考古發掘過程中新發現的珍貴文物,尤其是在修繕過程中發現的祭孝惠章皇后的疏文將首次與觀眾見面。

佛教造像藝術展分別展示了漢傳佛教造像藝術及藏傳佛教造像藝術兩個主題。

吉壽文物專題展精選了北京藝術博物館與“壽”主題相關的珍貴藏品,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了人們追求生命的理想期盼以及儒家尊老孝道的傳統美德。

清代皇室書畫展,通過館藏清代皇室及其後裔的書畫作品,清晰的反映清皇室書畫藝術及其傳承面貌。

中國傳統傢具展,借助館藏明清至民國的40余件傢具,展現中國傳統傢具不同時代之美。

除了展廳內部的重新改造,經過五年修繕的萬壽寺院落乾淨整潔、服務設施齊全,新增了院落中樹木、大殿以及石碑的説明牌,為公眾參觀增加了便利性。除此之外,館內還增設了數字放映廳、學者書屋、文創空間、以及“萬壽郵局”“斫木堂”“錦繡坊”等多個觀眾互動休閒區域,形成了一個多展示、多體驗的藝術博物館。

北京藝術博物館展品:象牙微刻群仙祝壽圖牌(中國網記者 秦金月 攝影)


北京藝術博物館展品:鬥彩蝠海紋碟(中國網記者 秦金月 攝影)


北京藝術博物館展品:套五色玻璃鶴鹿同春圖鼻煙壺(中國網記者 秦金月 攝影)


北京藝術博物館展品:青玉鶴銜桃、靈芝擺件(中國網記者 秦金月 攝影)

北京藝術博物館展品:象牙雕羅漢像一組(中國網記者 秦金月 攝影)

北京藝術博物館展品:牡丹花蝶圖緙絲團扇(中國網記者 秦金月 攝影)

北京藝術博物館無量壽佛殿內的滲金多寶銅佛塔,為明代天啟年間所鑄造。(中國網記者 秦金月 攝影)

北京藝術博物館內學者書屋一角(中國網記者 秦金月 攝影)

北京藝術博物館(萬壽寺)院內一角(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北京藝術博物館(萬壽寺)院內一角(北京市文物局供圖)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