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華誼CEO王中磊:新一代中國電影創作者應迅速成長起來

發佈時間:2022-08-19 11:05:3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張銳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國網北京8月19日訊 (記者 張銳)在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華誼兄弟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分享了他對困難中的中國影視業的希冀和感受,對講好中國故事的最新體會,並透露了遲遲沒能上映的重磅項目《美人魚2》的最新進展。

王中磊(受訪者供圖)


疫情襲來,影視行業也不能倖免。但在2020年8月,影院第一次復工後,華誼兄弟的《八佰》票房狂收31億人民幣,成為當年的救市之作。當年9月,華誼兄弟對外公佈了“H計劃”第七季的片單,片單中電影達到18部,其中就有影迷盼望已久的周星馳作品《美人魚2》。然而兩年過去了,《美人魚2》至今沒有確切要上映的消息。

“其實《美人魚2》受到了疫情的很大的影響,因為這部電影100%的後期特效全是在境外完成的,而且是有大概20多家公司。在兩三年當中,這20家公司其實已經倒閉了一半以上。所以周星馳導演其實一直在調整他的整個後期的團隊,換新的公司來做。影片裏有很多部分,後期其實已經完成一半,然後等於還是要重新去做。境外的這些服務性的公司可能比我們國內的電影公司受到的衝擊還要大,”王中磊解釋道。

不過,他説,現在的好消息是,這些都已經進入正軌。“希望能夠在今年的四季度完成整個電影的製作,然後希望《美人魚2》可以儘快的上映,希望讓觀眾也別太久等了。”

然而疫情一直在變化和反覆。今年早些時候的疫情,曾導致上海、北京等城市全面關停影院,電影行業再受重創,甚至被列入國家需要扶持的“特困行業”。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憂慮,中國電影的儲備量可能已經漸漸不足,內容缺口將越來越大。不過王中磊認為,現在來看,在電影的數量方面還沒有直接的影響,“因為前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它有個慣性。但是未來兩三年會碰到這樣的問題,不單是數量,可能就是市場的衝擊,比如説過度的依賴檔期,過度的依賴單部影片或幾部影片的成績,然後這個市場就變得不太健康,我覺得這個是我們可能要面臨的問題和解決的事情。”

“可能大多數公司都會減少産量,有主觀的,有客觀的各種原因,希望是可以儘快的恢復起來。希望這個疫情能夠過去,疫情防控的結果跟政策能夠讓所有的行業可以恢復起來。”

今年3月底,華誼兄弟在國內上映了他們與羅蘭•艾默裏奇導演合作的合拍大片《月球隕落》,然而遭遇新一輪疫情,導致其票房表現受到嚴重影響。但王中磊表示,做這樣的項目,很大一部分原因並非為了純粹的投資收益。

“其實華誼是最早做中外合拍的電影的公司。我們在90年代末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用國外的資金,國外的電影技術和電影理念,拍攝了大量華語電影導演的作品。現在其實華誼參與像《月球墜落》這樣的電影,主要還是希望與最先進的世界電影業保持密切的接觸,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在他看來,科幻電影是未來中國電影的一個非常大的新電影類型,但現在的問題是,無論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工業水準還是從業人員的經驗,其實都是有限的。王中磊曾去探班《流浪地球2》,這部即將於明年春節上映的科幻巨制代表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最高水準。但他的感受是,用現有的經驗技術創作出這樣高規格的國際水準的電影,實在是很難。

“一部A級製作的科幻電影,在他們的工業基礎上,其實基本上拍攝期大概就是三個半月,然後後期五個月,一年之內其實完成了整個製作和市場過程。而在我們這兒,一部作品的拍攝時間和後期時間就會非常長,這樣同類型的電影可能需要花四年時間才能做出來。”

在過去十年裏,華誼兄弟除了做電影外,也落地了五個電影小鎮,還做過“影遊聯動”。如今,他們也緊跟時代潮流,積極探索著更多的可能性。在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強國論壇上,王中磊提到他們正在元宇宙領域進行探索與佈局。早在今年5月,華誼兄弟就發佈了元宇宙內容計劃,將為元宇宙助力內容建設,同時也希望元宇宙為影視內容創新帶來更多可能性。

“我們做了很多事,但是也只做了一件事,圍繞電影這件事,讓電影變得更加有想像力,”他説,“很多人都説現在是個‘躺平時代’,但今天論壇上我們所有的電影人、電影公司都是20年以上的,我們不會躺平、中國電影也不會躺平。我們會繼續完成新的十年征程。“

對於中國電影走出去,以及如何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王中磊也有了一些新的體會。“我們國産電影的對外的輸出是有很多種方式,一個是比較商業化的影片發行,讓更多的國外觀眾看到。還有一個就是拍攝的題材,可能國外的觀眾會比較感興趣。再一個就是通過一些國際電影節,讓很多國外的電影觀眾知道這部電影。電影節實際上相當於是一個傳播的機器,這些方面其實中國電影都做了幾十年的嘗試,也曾經階段性取得過很好的成果。”

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于冬曾提出請國外的電影人來用他們的方式和拍攝方法去講中國的故事,對此,王中磊認為也是方法之一。“但我覺得更多的還是應該鼓勵國內的導演。因為他們對我們的生活對我們所有的電影故事是最了解的。我覺得更多的是要掌握國際電影的講述方式,所以我認為還是應該是‘Made in China’,就是主創應該是中國人,是中國的創作者,但是他掌握了一種國際性的電影語言,讓國外觀眾看的時候不會覺得有距離感。”

“所以我覺得新一代的中國電影的創作者,應該迅速成長起來,讓世界觀眾通過電影這樣的一個最容易傳播的文化介質來了解中國。”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