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創新、試錯、共鳴”,特效賦能中國科幻電影騰飛

發佈時間:2022-08-18 09:05:23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秦金月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于8月13日至8月20日在北京舉行,其中的“北影節科幻論壇”更是中國科幻電影界的一次盛會。

中國科幻電影里程碑式影片《流浪地球》上映三年多以來,國內涌現出很多優秀的科幻題材影片,影片強大的特效給觀眾帶來了無比震撼的視覺體驗,而科幻電影的拍攝更是離不開電影特效的助力。

2022年的暑期檔,迎來了國産科幻片的一次爆發,《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明日戰記》在一個月之內相繼上映,尤為欣慰的是,這三部科幻電影的特效製作,基本都是由國內的視效團隊完成。

新京報記者採訪了《獨行月球》導演張吃魚、國內視效公司MOREVFX的視效總監張帆和李帥、《流浪地球》的特效總監丁燕來,以及《明日戰記》的導演吳炫輝,請他們講述這幾年國內視效技術為助力中國科幻電影崛起而做出的各種探索。在他們看來,如果單純從視效技術來看,國內視效技術正在飛速拉近與好萊塢的距離,目前國內視效更多的是欠缺對於各種視效類型的實戰經驗。張帆説,只要導演能隨意發揮想像力,國內視效基本都能幫助實現。丁燕來則表示,科幻電影跟國家的發展,跟社會的發展是緊密聯繫的,這種類型片其實也是一個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寫照,更是我們國家實力的一種證明。

提高效率

用虛擬拍攝替代傳統預覽,流程更完善

作為國內少數執導過科幻片的導演,被問及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給想要踏進科幻題材的創作者,張吃魚想了想,告訴新京報記者:“一定要做虛擬拍攝,那是個好東西。”

虛擬拍攝是近幾年國內視效公司一直都在嘗試的一種拍攝方案,張吃魚是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2020年2月,演員還沒有就位,張吃魚導演就提前讓視效部門介入到了《獨行月球》項目中。他知道,對於這樣一部體量龐大的科幻片,如果沒有紮實的視效做支撐,不可能實現他的想法。

衡量一家視效公司在業內的地位,其實就看它生物特效做得好不好。張吃魚導演找到了國內頂級視效公司MOREVFX,《刺殺小説家》中的“赤髮鬼和黑甲”,《外太空的莫扎特》中的“莫扎特”等生物特效都出自該公司之手,它還重度參與了《流浪地球》的視效製作。

視效團隊接手這個項目之後,為影片制定了虛擬拍攝方案。在虛擬拍攝之前,大部分視效電影前期都是採用動態預覽方式。傳統的預覽方式是導演先出一個分鏡,視效部門在分鏡的基礎上做成動態預覽,導演通過之後,就按照預覽進行實拍。

《獨行月球》中的視效類型是傳統預覽無法承載的,因為在傳統預覽製作中,電影幕後人員,包括攝影指導、動作指導很少參與進來,這就造成在實際拍攝過程中,攝影指導可能不想這麼拍,或者動作指導覺得這個動作無法完成,之前的預覽就沒法用。但前期如果採用虛擬拍攝的話,介入的幕後工作人員要比傳統預覽方式多,除了上手實操的製作藝術家外,攝影指導、動作指導,甚至機械組、移動組都會參與到虛擬拍攝中,和正式拍攝區別不大,只不過不用打光,不用把演員叫到現場,讓動作演員去吊威亞,儘量去模擬拍攝現場。很多方案都是大家在現場磨合出來的,等於在前期就把整個團隊先磨合了一遍,做了一個演練,在實拍階段就能夠比較準確地執行出來。即便後面的實拍會面臨一些問題,如果要改方案的話,都會有一個預知,在創作層面這是一套更完善的流程。

在虛擬拍攝之前,視效部門會提前把一些視效戲的內容,跟導演、攝影指導、動作指導、美術指導等人溝通。因為虛擬拍攝的時候還要帶著虛擬環境,環境的尺寸、高度、表演的空間,都需要在虛擬拍攝的時候規劃出來。

導演張吃魚説,虛擬拍攝這套流程效率很高。電影中的一些重場戲都進行了虛擬拍攝,拍完再進行剪輯。在實拍之前,張吃魚對這些重場戲有多少鏡頭,呈現效果如何已經非常清晰,等到實拍的時候,就按照虛擬拍攝,下通告單,在現場基本就是執行計劃。

對於拍攝前期時的必要溝通,《流浪地球》的特效總監丁燕來也非常重視,“視效部門要事先多與導演組和攝像、美術等部門溝通,確定好哪些鏡頭在後期是可以通過數字特效手段實現,因為並不是所有部門都懂特效,也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所有的鏡頭都可以在很短的週期完美做出來,只有事先做好溝通和理解,視效參與了敘事,大家合作更有效率,才能合力令一些鏡頭呈現得更加完美。”

嘗試創新

採用遊戲引擎和動作、面部捕捉,動作更擬人

《獨行月球》的視效總監張帆表示,片中月面部分的視效製作也屬於目前國內視效比較難的部分。獨孤月和金剛鼠環月計劃那場戲,視效團隊大膽採用了遊戲引擎的製作方案。這套方案在以前的傳統流程裏邊是沒有的,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遊戲引擎來代替傳統的渲染,算是一次比較新的嘗試。“這種做法令特效整體製作速度會更快,品質也很高,我們會結合本身的引擎,開發一些插件和工具去輔助製作,幫助我們流程跑起來更順一些”,張帆説,其實之前的《刺殺小説家》《外太空的莫扎特》等都會有一些單獨為這個項目輔助開發的工具。

《外太空的莫扎特》是國內首次實現實時動作捕捉和面部捕捉的電影。該片視效總監李帥説,這套拍攝流程,是針對這個項目去創新搭建的,之前國內還沒有這種拍攝方法。在這套流程下拍攝,導演可以很直觀地在監視器上看到虛擬角色和演員的互動表演,在現場對表演進行調整,這些基礎表演在前期拍攝的時候定好,就能很大程度節省後期動畫環節的製作時間,動畫藝術家就不用再去揣摩這個角色應該怎樣去表演,動作是什麼樣的,因為導演在前期拍攝的時候就已經搭好了,後期要做的是在之前的基礎上再去細化。

《外太空的莫扎特》和《獨行月球》都採用了動作捕捉技術,但前者是慣性動捕,可以在任何場景裏使用,後者屬於光學動捕,只局限在棚裏,需要在棚裏架好動捕的攝像頭去捕捉資訊。並且,《外太空的莫扎特》中,“莫扎特”有大量臺詞,需要跟演員對話,它的形象偏卡通一點,肢體動作上更傾向於擬人一些。

積累經驗

多接觸不同類型特效,成長更快速

《流浪地球》取得空前成功後,很多優秀的國産科幻片也都紛紛上映,所以很多觀眾一直在發問,“我們的國産科幻電影是不是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對於這個問題,丁燕來冷靜地表示,特效製作體量比較大的科幻片,整體上來説,通過我們與自己電影工業的縱向對比,包括製作的水準,包括整體製作的工業化流程來説,其實每年都會有進步。但與世界頂尖水準相比,我們還是有差距,但這個差距也在逐漸縮小。同時他也向觀眾和業內呼籲,請再多給視效行業一些時間和理解,“我們這個職業包括這個行業,是需要試錯的,是需要有經驗的沉澱積累的。為什麼在《流浪地球》之前,我們大家心裏都沒有底,因為沒有一個真正的國內視效公司,能夠操盤這麼大體量的科幻片,大家都沒有操作過這個事,所以説大家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也是在不斷地試錯,從這個試錯中吸取經驗,我們才能夠從中看到哪些是不足的,我們還有什麼地方是需要進步的。”同時他也向觀眾對中國科幻電影的包容表達感謝,“最應該感謝的是觀眾,他們對於中國科幻片的包容,對於我們這個行業的包容,鼓勵了這個行業,這才又帶來《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等科幻片的成功面世,這也同樣給投資方一個信心,那就是中國的特效團隊,是可以做好這種大片的。”

暑期檔上映的三部科幻題材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明日戰記》,基本都是由國內的視效團隊完成的。

《外太空的莫扎特》和《獨行月球》的視效是由MOREVFX完成的,《明日戰記》的視效也全部由中國特效團隊完成,主要視效是由古天樂的公司“天下一”製作,MOREVFX也負責了七八十個視效鏡頭。

在視效總監李帥看來,之所以越來越多的科幻電影選擇國內團隊合作,有溝通成本的原因。因為跟本土團隊溝通起來,大家都在一個文化語境裏,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能很好地傳達給對方,溝通效率會比較高。但如果找一些南韓或者美國團隊合作,他們對中國的一些文化不一定理解那麼透徹,做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導演想要的。

張吃魚導演在拍攝《獨行月球》之前,就考慮到這一點,因為電影是部喜劇,需要濃厚的當地文化,外國團隊可能理解不了片中的一些包袱,溝通也比較麻煩。並且,從現實層面講,如果找好萊塢頂級特效公司,他們可能不會把最好的人才放在一個中國的項目上。但與MOREVFX合作,他們一定傾盡全力來做這件事。

如果單純從視效技術來看,李帥覺得,國內在這方面已經比較接近好萊塢,差距肯定是有的,但國內視效團隊成長特別快,正在飛速拉近這個距離。近幾年,國內很多導演開始借助視效去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嘗試不同類型片子,這才有了國産科幻電影的發展。

張帆也很認同這個觀點,他覺得目前國內視效欠缺的就是經驗。畢竟,好萊塢的視效工業已經發展了幾十年,而國內的視效才剛剛起步,沒有人教,還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要一個坑一個坑地跳,去積累經驗,沒有捷徑。國內視效公司如果能更多接觸不同特效類型,剛開始可能沒有經驗,但這個項目做完之後,觀眾能看到視效水準的提高,視效團隊也在飛速成長。如果《獨行月球》中金剛鼠看到母袋鼠的那場戲,現在來做的話,張帆覺得會快很多,不會再耗費將近一年時間了。

從個人情懷和興趣來講,張帆更想嘗試像《環太平洋》中的那種大型機甲的視效,這是他喜歡的類型,目前國內還沒有,“如果在我們本土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寫這麼一個故事,應該也挺好看的”。

機甲科幻片《明日戰記》的導演吳炫輝是特效師出身,從業20餘年曾做過很多港片特效製作,比如曾三度獲得金像獎最佳視效獎的《風雲2》《鬼蜮》《投名狀》,這次執導中國首部硬核機甲科幻片,他認為《明日戰記》的特效鏡頭數量在亞洲同類型片中首屈一指,“片中空戰和車上大戰兩場戲加起來已經超過800多個鏡頭,整個影片特效製作用了五年,我們努力拍好,不會讓觀眾稱這部戲為‘偽好萊塢’。”但他同時也表示,特效量在他眼中不是衡量視效的標準,他同樣看重的是挑戰與創新,“這部電影在五年前啟動,如果你將時光倒轉到五六年前去想,那個時候中國科幻電影發展比較薄弱,影片數量非常少,大家也基本沒有什麼科幻的概念。我和(《明日戰記》主演、製片人)古天樂是超級科幻迷,都對科幻電影有很多想法,最難的挑戰是整個製作團隊究竟對科幻電影的知識或者理解程度有多高。拍古裝片我們輕車熟路,但做科幻片,現有的資料儲備不多,而且大多是來自於國外,所以古天樂希望能用自己的想法、出發點和技術去做。有很多困難和挑戰,我們需要去經歷和克服。”

全面升級

特效技術與國家科技發展同步加速,觀眾更信服

很多觀眾都説,《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之後,國産電影在不同視效類型上進行了探索。張帆説,從行業內部的普遍共識看,路陽執導的《刺殺小説家》的“赤髮鬼”這個角色,在國産電影的視效中達到了一個新高度,生物角色的技術難度上了一個新臺階。“大家喜歡去比一比哪個更難,其實它不是一個類型,沒法做比較。視效有不同的方向,就像大樹一樣,有很多分支,《刺殺小説家》《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等都在不同分支上走了很遠”。

業內認為,視效技術每三年都會做一次迭代。在張帆看來,三年都是慢的,視效內部的迭代很快,有時候一年多,整個後期的製作流程都會大變,包括內部新技術的更新,內部的整合開發,還是挺頻繁的。“我們前幾個月剛更新的流程,現在又開發新的了,所以國內的視效進步這麼快,我們只能馬不停蹄地一直往前趕”。

MOREVFX正在忙於為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2》的視效製作,電影將於2023年大年初一上映。相較于4年前的《流浪地球》,張帆説,導演在第二部中的想法更跳躍一些,視效難度會更高,“完全是高了1-2個數量級,但在整體視效品質上也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目前國內嘗試科幻題材的,大都是一些青年導演,比如郭帆、陳思誠、張吃魚等,這些導演給從事視覺特效的張帆和李帥留下的印像是:比較能接受新鮮事物、對虛擬拍攝或動作捕捉都非常感興趣。

在拍攝《獨行月球》前,張吃魚導演對於特效技術的了解和大多數人差不多,知道有這方面的技術,具體細節不是太了解,但他特別願意去學習。李帥説,科幻題材的視效量肯定會很大,如果有導演想要嘗試這個類型,還是要多多了解學習虛擬拍攝的流程,畢竟一些傳統的拍攝方式,已經滿足不了目前科幻類型的拍攝需求。

對於中國科幻片近年取得的成績和引發的自豪與共鳴,丁燕來認為科幻片是一個很重要的電影類型,它其實跟國家的發展是緊密聯繫的,《流浪地球》的成功,也令觀眾産生自豪感和共鳴,“這是屬於中國的科幻電影,屬於我們自己的特效。也正是得力於中國這些年航太技術的大力發展,我們這麼多衛星、空間站和航太員上天,做了很多科考的工作,所以才能夠令觀眾信服,感覺到《流浪地球》的很多背景是可以成真的,我們是可以做到的,這是我們中國的未來。能令觀眾産生共鳴很重要,更會拉近觀眾與電影之間的距離,這樣中國科幻電影才會發展,其實也是反向印證我們國家在科技發展方面的強大,所以科幻類型片的不斷成功上映,一定也是我們國家實力的一種證明。”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