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2021中國音樂人報告:音樂人整體收入持續增長

發佈時間:2022-06-10 11:32:37 | 來源:法治日報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蘇向東

近日,《2021中國音樂人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第十六期E法數字音樂論壇發佈。《報告》基於對音樂産業創作主體現狀的調研,梳理了音樂産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併為産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未雨綢繆的發展建議。

《報告》顯示,因維權成本過高而導致音樂人放棄維權的情況較為普遍。

短視頻平臺受青睞

根據《報告》,2021年音樂人整體收入持續增長,沒有任何音樂收入的音樂人佔比為38.47%,同比下降13.53%;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音樂人數量超四成,28.65%的音樂人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

與此同時,數字音樂平臺作為音樂人主要作品發佈渠道的優勢有所下降,短視頻成為整個中國音樂人的媒體平臺,音樂人在短視頻平臺上傳音樂佔比達65%。

《報告》顯示,有57.98%的音樂人通過數字音樂平臺獲得收益,高於2019年的41%,但比起2020年的75%,佔比卻有所降低。對此,《報告》認為,除了受到疫情的影響外,這與之前國家取消獨家版權模式的規定也相關。2021年7月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曾下發公告,要求打破獨家音樂版權等行業禁錮,國內音樂作品市場開始進入後獨家版權時代,這也讓音樂人有了選擇更多展現平臺和合作方式的機會。

越來越多的音樂人選擇短視頻平臺作為推廣自己音樂作品的方式。《報告》顯示,2021年,有64.75%的音樂人上傳過音樂短視頻,2020年這一數據則為54.08%。同時,有61.67%的音樂人有直播行為和直播經歷。

短視頻行業推動著音視頻創作者不斷産出更多優質內容,優質的視頻內容資源將成為行業的競爭焦點。但也有不少受訪音樂人認為,在短視頻平臺流行的音樂同質化嚴重,是“快餐歌曲”和“口水歌”,使得音樂創作愈發不完整。

版權保護意識提升

後獨家版權時代,除了賦予音樂人更多可能性以外,相關部門也加大了對音樂作品智慧財産權保護的力度。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教授張豐艷認為,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正式實施,順應了音樂界多年以來的呼籲,不僅對以往的音樂盜版侵權行為起到了更大的震懾作用,而且為國內音樂行業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版權保護環境。

《報告》説,2021年的調查數據顯示,32.17%的音樂人將版權授權給了唱片公司、版權公司或平臺代理,音樂人將自己音樂作品授權使用最多的場景分別為“短視頻音樂”“翻唱”“K歌App”。同時,2021年音著協會員數同比增長44%,音樂人的版權保護意識以及對於版稅收入的期待在普遍提升。

但當侵權行為發生時,更多的音樂人選擇了放棄維權。“不知道該如何維權”“維權成本高”“沒有能力完成維權”是阻礙音樂人維權的重要原因。多數音樂人表示,維權的成本高、週期長,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即使維權成功,所得補償甚至不及維權投入,更不用説彌補侵權造成的損失了。對此,《報告》認為,投入産出比過低是音樂人放棄維權的根本原因。音樂人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財力去維權,但收到的回報卻微乎其微,大大打擊了音樂人維權的信心與積極性。只有盡可能降低音樂人的維權成本,簡化維權程式,讓音樂人看到維權所帶來的成果與希望,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版權保護。

完善版權管理系統

如何解決音樂行業版權保護面臨的挑戰,推動行業整體向好發展,並持續改善音樂人的生存發展環境?

近年來,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不少音樂人、協會和平臺通過區塊鏈技術探索音樂版權管理的更多可能性。區塊鏈技術可確保音樂的生産、購買、銷售、聽取和管理在公平和透明的前提下運作,對音樂行業而言可以大大減少盜版的危害,激發創作活力。

張豐艷説,“希望整個中國音樂産業能夠結合元宇宙、區塊鏈等新技術,走在最前端。”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及受眾品味的不斷提升,行業對於音樂作品的內容、製作、宣傳等方方面面的標準也在不斷提升。張豐艷還認為,在曲庫管理方面也要有突破,使音樂創作主體獲取應得的版稅收入。

《報告》針對版權保護問題提出如下建議:加強持續教育,提升音樂人專業水準;利用科技手段,助力産業發展,完善版權管理系統;扶植演藝空間,簡化審批程式;平衡利益分配,提高收入水準;成立非營利組織,推動産業發展。比如,很多國家存在志願律師組織,為音樂人及藝術從業者提供免費法律援助,加強出口扶持,擴大國際影響等,以保障音樂人版權權利,增加音樂人收入,推動音樂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